APP下载

2008 -2017年汕头市某三甲医院道路交通伤害住院患者的特征分析

2020-04-05陈洪江王霞吴瑶玲廖灿林胡军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流行特点汕头

陈洪江 王霞 吴瑶玲 廖灿林 胡军

【摘 要】目的:分析汕头市某三甲医院2008-2017年道路交通事故住院病例的流行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运用Excel 2010和SPSS 20.0进行不同率、构成比的比较和检验等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7年间该三甲医院共接收因道路安全事故住院病人10833人次,其中男性7587例(70.0%),女性为3246例(30.0%)。16~25岁为高发年龄段(25.20%),从16岁开始,受伤住院人数随年龄段的增大而减少,各年龄段构成比不同(P<0.01)。头部损伤最多(54.43%),髋及下肢损伤(19.70%)和肩及上肢损伤(10.09%)次之,其余部位受伤占比不足六分之一(15.79%)。摩托车引起的交通事故最多、行人第二、自行车第三(P<0.01)。结论:15-35岁男性为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危人群,摩托车为重要危险因素,头部损伤为主要受伤部位,个人及相关部门应根据事故特点,共同努力降低事故发生率,以减少精神和财富损失。

【关键词】道路交通事故;流行特点;汕头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260-02

前言

为了更好地了解汕头市市区道路交通安全的流行特征,同时进一步了解交通事故人员的受伤情况,本研究旨在分析了汕头市某三甲医院2008-2017年道路交通伤害住院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旨在为汕头市道路交通安全建设以及院前急救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减少道路交通受伤人数及汕头市文明城市的建立贡献一份力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病例资料来源于汕头市某三甲医院,对象是2008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的道路交通伤害住院患者。

1.2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2008-2017年汕头市某三甲医院的道路交通伤害住院病例进行分析,包括时间、事故涉及的违法行为、车辆类型、受伤人员的性别和年龄及受伤部位。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 2010对数据初步处理,不同年龄按≤15岁、16-25岁、26-35岁、36-45岁、46-55岁、56-65岁、>65岁进行分组。不同率、构成比的比较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数据结果

2.1性别年龄分布

16~25岁为高发年龄段,15岁以下占比最少。从16岁开始,受伤住院人数随年龄段的增大而减少,各年龄段构成比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12.438,P<0.01)。详见图3-1。其中,男性7587例,女性为3246例,男女比例约为7:3,构成比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39.526,P<0.01)。

2.2 受伤机制

2008-2017年该三甲医院共收住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病人10833例,其中摩托车驾驶人员有6477例,行人有2242例,自行车驾驶人员有1391例,其余交通工具引起的有723例。

2.2.1性别

男性因摩托车受伤入院比例是女性的3.01倍,因步行受伤入院比例是女性的1.32倍、因脚踏车受伤入院比例是女性的1.8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图4-2。不同性别中,事故发生机制前三位均依次为摩托车、行人、脚踏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 年龄

如图4-3,所示,摩托车使用者中16-25岁年龄段事故发生率最高,分别是26-35岁、36-45岁、46-55岁、>65岁年龄段的1.58、1.86、2.25、8.39倍(P<0.05);行人交通事故发生率各年龄段变化较平缓,其中>65岁的行人交通事故发生率最高为18.1%;自行车使用者各个年龄段分布较为波动,其中≤15岁年龄段的自行车使用者交通事故发生率最高,为18.5%;小汽车使用者交通事故发生率从16-25岁年龄段开始上升,到26-35岁年龄段到达顶峰为28.3%,之后随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

2.2.3受伤部位

由图4-4可知,各个交通事故发生类型中,除轻型货车或篷车及重型运输车外,均以头部损伤最为多见。而引起各部位损伤的损伤机制中均以摩托车最多。

3 分析和讨论

在交通事故伤害中,头部损伤最为常见。可能原因是机动车使用数量持续上升,但仍有大部分道路使用者不重视戴头盔等保护措施。头部损伤医疗消费及住院费用高昂,给个人和政府带来极大的负担[1],应当予以重视。建议城市居民骑两轮车出行时要佩戴头盔以及保护重要关节的护具。遵守交通规则,如使用对应车道、不闯红绿灯等,杜绝酒驾、疲劳驾驶,避免长时使用手机,减少因分心所致交通事故。其次,交通部门做好人车分流的工作,加强违法行为处罚。全民社会也应该倡导安全驾驶的观念[2-3]。最后,大力发展院前急救系统尤为重要,道路交通伤害发生以后受伤人员合理的搬运、抢救和治疗有可能大大降低其致死率和致残率。

摩托车使用者是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危险人群。可能原因如下:建议通过改变以上状况来降低摩托车使用者发生事故的风险[4]。行人交通事故中年龄>65岁的发生率较其他年龄组高,因此建议该群体出行时应格外谨慎,注意交通安全,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或乘坐小汽车出行。有关交通部门或可通过立法限制大于65岁的人群使用摩托车。自行车道路伤害是造成青少年受伤的重要原因,同时给青少年帶来的死亡远多于成年人[5-6],因此成年人应该对该年龄骑自行车的群体进行进一步的劝导教育,学校及相关道路交通宣传部门应当加强道路安全法规知识的教育,尤其对小于15岁的骑自行车群体进行宣教。

4 结论

头部损伤十分常见,落实头盔的使用尤为重要。绝大多数事故发生在摩托车驾驶人员,应加强这部分人群的管理。此外,公共交通系统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交通压力,应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 WHO:Global status report on road safety2018[J].

[2] 汕头市道路交通基本数据2019[J].

[3] van Dijck J, Dijkman M D, Ophuis R H, et al. In-hospital costs after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quality assessment[J]. PLoS One,2019,14(5):e216743.

[4] 譚文艳,苏敏. 汕头市某社区居民摩托车交通安全知识、态度的调查分析[J]. 伤害医学(电子版),2015,4(04):21-25.

[5] 吴鸣,苏军良. 汕头市摩托车交通特征及对策研究[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7(06):114-119.

[6] Mcadams R J, Swidarski K, Clark R M, et al. Bicycle-related injuries among children treated in US emergency departments, 2006-2015[J]. Accid Anal Prev,2018,118:11-17.

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临床医学重点建设学科专项资金,002-18119101。

2019年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9A1515010800。

2018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No.20181560129。

猜你喜欢

流行特点汕头
林倚旭作品
广东汕头成立大数据联合实验室
黄征作品
开放扩容:打造大汕头湾区新格局
山羊痘的流行及防治措施
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仔猪副伤寒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基于鸡球虫病及防治措施研究
猪轮状病毒病的防控技术
浅谈猪高热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