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社会工作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4-05王艺蒙
王艺蒙
为实现中国“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治理是一个宏大的工程,基层治理是其中关键的一环,而社会工作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对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河南省的社会工作事业在发展前进的道路上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一现状不仅使得社会工作事业自身的发展受到阻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南省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国际社会工作者联合会对社会工作的概括为:社会工作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职业,是促进社会改革和发展、提高社会凝聚力、赋权并解放全人类的一门学科。社会工作的核心准則是追求社会正义、人权、集体责任和尊重多样性。社会工作服务是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在中国的语境下具体是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统筹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方法和技能,为困难对象提供困难救助、矛盾调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等服务的活动。社会工作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推动社会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对改善民生、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河南省的社会工作服务事业起步较晚,与广东等发达地区差距巨大,是基层治理的一大短板,准确把握新时代对社会工作事业的新定位、新要求,实现全省社会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已成当务之急。
一、主要问题
(一)全社会对社工认知度不高
社会工作主要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根据具体情况为困难对象提供帮助。它的作用主要是提高受助对象的社会功能,使其与周围环境之间达到和谐的状态。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特困家庭、孤儿、农村留守儿童和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帮助他们树立生活信心、解决实际问题、修复社会功能、改善生活品质,让他们心里有底、生活有靠、发展有望,与周围环境达到和谐的状态。在发达国家,社会工作者有着很高的职业威望和社会地位。社会工作者所占的人口比例往往被看作是一个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但是,河南省一些政府部门对推动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重大意义认识不够清楚,将社会工作看成是简单的工作,对社会工作的专业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全面的认识。与此同时,广大民众对社会工作一知半解,把社工当作义工,将社工服务混同于志愿服务,甚至有完全不知“社工”二字的情况。可见,社会工作缺乏政府和社会这两大主体的认可。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霍耐特教授的承认理论角度来讲,承认包括感情上的支持、认识上的尊重、社会交往中的重视,主体间的承认形式包括爱(友谊)、法律(权利)、团结,河南省社会工作发展目前最缺认可的就是这样一种“承认”。
(二)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2011年5月,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暂行办法》,随后省级、市级逐年细化政策要求,相继发布相应的法律条文,一脉相承地力促社会工作发展,至今,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政策体系。而河南省现行的社会工作相关的法律和政策,首先是未形成宏观的相对完善的支持体系;其次是,现有政策主要从政府的管控角度出发,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会工作的发展产生了制约性的影响。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需要政策提供支撑,需要鼓励和激励,而不是制约和约束。
(三)人才队伍建设乏力
目前,广东省社会工作持证人数8.2万人,开发社会工作岗位4.8万个,登记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1486家。而河南省只有持证社会工作者8340人,2018年年底,全省共有1000多个社会工作岗位,登记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仅仅213家。河南省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高校有15所,其中郑州市有郑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等6所院校。从数量上来看,河南省高校每年培养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生700至800名,再加上一些学校培养的专科毕业生,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数量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然而,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不到30%。更有甚者,2019年,河南某高校社工专业专科毕业生54人,仅有1人从事社工行业。综上可见,河南省社会工作行业专业人才的紧缺程度令人担忧。
(四)各级财政投入不足
2018年,广东省全年投入财政资金17亿元,用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扶持社会工作机构发展,投入规模和总量居全国前列。而同样是2018年,河南省各级财政共投入资金仅仅5000万元,有记录以来累计在社工领域投入资金仅1亿元。而广东省内仅广州一市累计投入财政资金就达25亿元。“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资金投入而言,河南省与先进省份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而是天壤之别,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对策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保障
社会工作的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政策的支撑与引导。推动社会工作立法,一是要尽快制定和完善社会工作相关的基本法律法规,完善社会工作发展政策体系,将全省统筹与地方实际相结合,明确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会工作者的法律地位,明确各级政府的任务,明确保障监督措施以及相关法律责任,在全社会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尤其要健全优惠政策扶持机制,从制度建设、政策扶持等方面为社会工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建议成立由省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各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省级社会工作服务发展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严格推进社会工作发展政策措施的全面落实。
(二)拓宽应用领域,增加服务供给
全面推进河南省社会工作服务供给,逐步拓宽社会工作应用领域,服务领域要从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逐步扩大到残障康复、禁毒帮教、社区矫正、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纠纷调解、应急处置等领域,服务地域从城市扩展到农村,服务对象从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延伸扩展到流动人口、受灾群众、有特殊需要的妇女等群体。服务地域从城市扩展到农村,尤其需要谋划“后脱贫时代”社会工作服务于相对贫困群体的新作为。建议制定“十四五”全省社会工作服务发展规划,破解公共服务政策“碎片化”和“间断性”难题。提升社会工作服务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实现“社会工作进万策”、社会工作服务全覆盖的生动局面。
(三)强化资金投入,兜住民生底线
一是明确经费来源的主渠道,为确保省市各级财政提高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应将社会工作服务发展纳入本级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与本地社会工作服务人口、类型、范围、需求等相适应,用于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支持社会工作机构发展。二是打通关节,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社会工作领域,筹集民间慈善基金助力发展社会工作服务;引导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社会工作领域,可以形成多元化投入,促成民办社工服务机构创新创业的新局面。三是参照经济建设的“PPP模式”,提倡以政府和民间资金配套的方式支持社会工作,双方按一定比例出资,共同推进。
(四)聚力人才引进和培养,完善考核机制
1.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壮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一是着力引进兼具资质和经验的国际、国内人才团队,为社会工作事业引入最强大脑。二是加强高校社会工作教育同社会工作实务机构合作,推进社会工作教育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实践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比重。三是对现有社会工作人才进行系统化培训,提高专业能力。四是重视原有社会工作人才保留,避免人才流失。
2.制定和完善社会工作相关考核机制,破除发展屏障。
一是将社会工作发展水平作为政绩指标,切实考核评估。二是制定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激励措施,落实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专业培训、住房保障、创业优待优惠等方面的工作机制。三是研究出台社会工作者薪酬动态增长机制,提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待遇。四是拓展社会工作职业发展空间、开辟人员晋升通道,促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稳定发展。
(五)重视媒体宣传,促进多方“承认”
要重视各类媒体渠道,如电视节目、报刊、自媒体平台等,对社会工作的正向宣传,以此促进多方的“承认”。可以运用承认理论分析河南社会工作的发展问题,秉持承认的主体性、主体间关系、承认的共同体的基本视角,分析社会工作群体和政府部门对社会工作的承认内容及形式,给出承认的基本框架。在促进河南社会工作发展的实践向度上,既要重视在承认关系中处于优势地位的政府和社会的责任,也要强调社会工作群体的自我承认问题,而后者或许是对承认理论的应用上的另一个突破口。
参考文献:
[1]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综合能力[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7.
[2]广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广州市社会工作服务条例,2018.
[3]调研时间:2019年12月5日,地点:Z市某社区,对象:社区居民,性别:男,年龄:42.
[4]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5]罗观翠,刘晓玲.广东社会工作发展报告201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6]南方都市报网易号.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A3J0LIG05129QAF.html
[7]凤凰网.http://hn.ifeng.com/a/20190320/7287880_0.shtml
[8]李慧.河南省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成效及问题研究[J].信息周刊,2019年第2期.
[9]调研时间:2019年12月16日,地点:Z市某社会工作机构,对象:社会工作者,性别:女,年龄:20.
[10]界面网.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2722058.html
[11]王思斌.走向承认:中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J].河北学刊,2013年第6期.
(作者單位: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