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增强深部成像技术测量健康成人后极部脉络膜厚度△
2020-04-05张翔翔包菁吕志刚叶丹妮
张翔翔 包菁 吕志刚 叶丹妮
(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眼科 金华 321000)
脉络膜为一层以血管为主的组织,在高度近视、黄斑变性等眼底病的发生中均起着重要作用。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等检查不能提供脉络膜横断面信息;常规眼部B超虽能提供脉络膜的轴向和横向图像,但分辨率差;传统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虽能清晰显示视网膜各层结构,但对脉络膜成像却有限。OCT增强深部成像(enhanced depth imaging-OCT, EDI-OCT)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对脉络膜层进行厚度测量,为临床观察并测量脉络膜提供了良好的手段。本研究旨在运用EDI-OCT测量正常人脉络膜厚度,比较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间的脉络膜厚度差别,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在我科门诊检查的健康成人共66例(132眼)纳入研究。纳入标准:最佳矫正视力≥0.8,屈光度≤±3.00 D;能配合并完成医学验光、OCT检查;入选患者及家属均知晓并同意参与研究,且该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排除标准:①有青光眼、视神经病变、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等眼部疾病史;②有眼部外伤史及手术史;③有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病等全身疾病史;④不能配合医学验光、OCT检查。将所有受检者分为3组:31~45岁组22例(44眼),平均年龄为(37.27±5.07)岁,其中男性11例、女性11例;46~60岁组22例(44眼),平均年龄为(53.32±3.24)岁,其中男性11例、女性11例;61~75岁组22例(44眼),平均年龄为(69.50±4.01)岁,其中男性11例、女性11例。
1.2 方法 每例受检者均由同一位医师进行双眼裸眼视力、眼压、眼前节裂隙灯及散瞳后前置镜眼底检查,并由同一位经验丰富的验光师进行HRK-7000A自动电脑验光仪客观验光及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
脉络膜厚度测量:所有受检者均采用Cirrus HD-OCT(Zeiss,德国)进行脉络膜厚度测量。选择EDI模式,对黄斑中心凹处进行水平方向扫描,每张OCT图均由100个扫描图叠加成像获取,应用仪器自带测量软件,手工自定义测量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高反射线外部至巩膜内表面的垂直距离即为脉络膜厚度(图1)。分别对黄斑中心凹、鼻侧3 mm及颞侧3 mm处脉络膜厚度进行测量,每个数值均由同一位测量者进行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别对不同测量点、不同眼别、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间的脉络膜厚度进行比较,均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图1 EDI-OCT检测不同年龄正常人脉络膜厚度(脉络膜横断面扫描图像) A.32岁女性;B.40岁男性;C.50岁男性;D.55岁女性;E.65岁男性;F.71岁女性
2 结果
66例受检者均完成EDI-OCT检查。66例受检者年龄为31~75岁,平均年龄为(55.24±15.22)岁,其中男性为(57.16±14.87)岁,女性为(53.63±15.35)岁,两者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P>0.05)。
66例(132眼)受检者所测得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为(289.41±64.78)μm,较颞侧3 mm处脉络膜厚度[(240.84±61.08)μm]及鼻侧3 mm处脉络膜厚度[(161.37±57.73)μm]要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450和20.245,P值均<0.05)。66例受检者中66眼右眼所测得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为(291.09±64.80)μm,较66眼左眼所测值[(287.72±65.13)μm]略厚,但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2,P>0.05)。66例受检者中33例(66眼)男性受检者所测得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为(298.61±68.18)μm,较女性受检者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280.21±59.92)μm]要厚,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1,P<0.05)。31~45岁组22例(44眼)受检者右眼所测得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为(320.80±44.74)μm,46~60岁组22例(44眼)受检者右眼所测得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为(307.75±54.12)μm,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77,P>0.05),两者较61~75岁组22例(44眼)受检者右眼所测得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239.68±46.23)μm]均厚,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46,P<0.05;t=7.909,P<0.05)。
3 讨论
脉络膜的正常血管形态及功能是维持视网膜功能的基础;脉络膜血供异常会进一步引起视网膜光感受器功能异常,从而导致多种视网膜脉络膜疾病[1]。测量脉络膜形态、结构的改变,可为多种视网膜脉络膜疾病提供诊断依据。以往对脉络膜厚度的测量多依赖病理组织学检查。脉络膜高度富含血管组织,离体后出现收缩,导致病理检查并不能真实反映脉络膜厚度[2]。随着检查技术不断提高,新型OCT的EDI技术运用眼球追踪和降噪技术,可最大限度突破脉络膜外层限制,从而增加脉络膜图像的清晰度,最终可清晰显示全层脉络膜并定量检测[3]。
我们应用HD-OCT的EDI技术对66例(132眼)健康成人的正常脉络膜厚度进行定量测量。结果显示后极部脉络膜随测量位置而有变化,其中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最厚,中心凹鼻侧3 mm处脉络膜厚度最薄。曾婧等[4]、Tan等[5]研究提示黄斑区脉络膜厚度最厚。可能与黄斑区代谢需求高有关,正常人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显示黄斑区的脉络膜荧光充盈较其他区域更快、更浓密,表明黄斑区的脉络膜血液循环较其他区域更加丰富[6]。
有研究[7-9]结果表明不同性别间的脉络膜厚度差异较大,男性的脉络膜厚度要比女性厚,不仅表现在黄斑中心凹下,距黄斑中心凹3 mm的鼻、颞侧脉络膜厚度男性均大于女性。可能的原因与激素水平有关[10-11],激素水平可能会影响脉络膜血流,从而影响脉络膜厚度[12];男性青春期持续时间更长,体内激素维持时间更久,所致脉络膜厚度更厚。
Karapetyan等[3]、Gupta等[8]提出,随着年龄增大,脉络膜厚度逐渐变薄,脉络膜毛细血管密度及腔径逐渐减少。有研究者[13-15]亦提出正常人年龄与脉络膜厚度呈负相关,随着年龄增加,脉络膜厚度每年减少约为3.14 μm。本研究的结果显示,30~45岁组较46~60岁组受检者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略厚,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60岁组受检者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较61~75岁组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正常人脉络膜厚度并非完全与年龄呈负相关。本研究中受检者年龄>60岁者,较中年受检者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明显变薄,提示与年龄呈负相关。可能是因为老年人(>60岁)体内激素水平明显下降,致脉络膜血流明显下降,脉络膜血管密度及腔径降低,引起脉络膜厚度明显变薄;而受检者年龄<60岁者,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与年龄相关性不大。该结论与上述国外多项研究观点存在不一致,可能是由于本研究与国外研究选取的年龄段、样本量、仪器以及地区、种族的差异性有关,另外还需考虑与目前脉络膜厚度只能手工测量有一定关系,需要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
本研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发展中国家老年人阶段的划分:44岁以下人群为青年人,45~59岁人群为中年人及60岁以上人群为老年人,以此将受检者分为3组:31~45岁组、46~60岁组及61~75岁组。上述结果已提示老年受检者较中年受检者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变薄。由于脉络膜为外层视网膜提供营养物质并运走代谢产物,随着脉络膜变薄,黄斑区外层视网膜血液循环及营养供应减少,从而出现各种视网膜脉络膜病变[16-18]。通过定量检测脉络膜厚度,可以为临床视网膜脉络膜相关疾病诊断提供准确、快捷的方法。
影响脉络膜厚度的因素除了上述的年龄、性别及测量部位,还包括屈光度、眼轴长度、昼夜变化及全身情况等因素。研究[19-20]表明,近视眼中,屈光度数越高,脉络膜厚度越薄,两者间呈正相关关系;相反,随远视程度增加,脉络膜均显著增厚[21]。脉络膜厚度与眼轴呈显著负相关,Tuncer等[9]指出脉络膜厚度减少79.63 μm/mm。脉络膜厚度存在特定的昼夜变化趋势,晨时较薄,下午时较厚;此外,脉络膜厚度与体位、收缩压及糖尿病等有关[22-24]。
本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一为样本量偏少,小样本测量并不能完全准确描述正常人脉络膜厚度的相关相连性。另一方面,本研究在实施过程中仅测量了中心凹颞侧和鼻侧一定范围内的脉络膜厚度,而未涉及上方和下方的脉络膜厚度。因此还需更大样本及更多部位来进一步观察研究脉络膜厚度。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EDI-OCT对健康成人脉络膜厚度的测量,对测量部位、年龄及性别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EDI技术能定量检测绝大多数人的脉络膜厚度,建立正常人活体脉络膜厚度的定量值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EDI-OCT是研究脉络膜活体变化的有效工具之一,在评价各种眼底病的脉络膜厚度方面具有较重要的临床价值。我们对脉络膜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全面,不同时间点针对不同人群的研究所得到的只是脉络膜的一部分结论,因此对脉络膜的更全面认识需要大样本的观察数据及长期的连续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