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心理训练对初三学生体育中考的重要性与建议
——以篮球行进间投篮测试项目为例

2020-04-05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实验组测试心理

(诸暨市安华镇初级中学 浙江 绍兴 311821)

前言

体育比赛和体育考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和考生不光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现代体育技能训练技术日益先进的情况下,运动员之间的运动技术技能的差距越来越小,学校体育教师的体育技能教学水平也越来越高,那么心理方面的因素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心理训练可以使人的心理向好的、积极的方向发展。但在现实中,有的老师还是没有意识到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只强调对技术动作的教学而忽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有的老师已经意识到了心理训练的重要性,但是苦于没有好的方法、手段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由于体育课时数少,课堂时间短,面对诸多的心理训练方法显得无所适从,从而影响到学生体育中考某些项目的成绩不理想。包括本人曾也有过一次惨痛的教训:在一次教初三年级学生的过程中,有一个女学生,身体素质相当好,篮球行进间投篮技术也很好,很多男生都自愧不如,平常基本可以保持在十八、九秒的水平,可以说是远远领先于当地制定的女生测试标准。那么本人以为她考满分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就忽视了对她心理方面的训练,结果体育中考的时候出问题了,随着场地、环境、氛围、测试裁判员等因素的变化,心理也发生了变化,紧张的情绪使得技术动作变形,结果满分十分,只拿到八分。而那些技术一般般的学生由于平时对他们要求严格,“训斥”多了,开导多了,心理素质、承受能力提高了,随着技术能力的提高,大部分得到了满分,这对我的教训是非常的深刻。从那时起我非常的重视学生的心理,和抗压能力的训练。在不断的实践、实验过程中也摸索出了自己的一些简单的,便于操作的,行之有效的心理训练的方法。本文将在其他专家研究的基础上,以篮球行进间投篮测试项目教学为载体,通过实验,再在心理训练方法上和广大同行做些交流和探讨。

1、心理训练的概念和作用

1.1、心理训练的概念

心理训练是指对运动员或学生的心理进行有意识的专门训练使其发生变化,以适应运动比赛或运动项目测试的过程。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心里训练的最新文章中指出,心里训练是指通过学习、掌握和应用“心理技能”,使心理正常的人成为心理超常的人,并能在运动竞赛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技能水平,取得更好的成绩。还研究出了很多的心理训练的方法:如放松训练法、自生训练法、超觉静坐法、生物反馈法、隔离训练法、自我指导放松法、想象训练法、暗示训练法、思维中断法、快速集中法、心理振奋策略等等。心理训练的方法可以说是相当的丰富,理论水平是相当的高,对心理训练的作用也是研究的相当透彻。

1.2、心理训练的作用

心理训练对体育教学、体育中考和比赛所起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学生提高情绪调控能力。

运动员和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经常会受到情绪问题的因扰,比较突出的情绪问题是在体育考试、表演和比赛时的过度紧张,不良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体育比赛成绩和考试成绩。通过在体育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对远动员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可以逐步提高他们的情绪调控能力,有效地解决这些情绪问题。

(2)有助于学生增强意志品质和抗压能力。

体育活动与运动员和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抗压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意志品质差和抗压能力弱常是一些运动员和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坚强的意志品质有利于他们克服体育活动中种种种困难,如环境、当时的现场氛围,等主客观的不利因素和条件。而在体育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对运动员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可以增强他们意志品质和抗压能力。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安华镇初级中学初三4个班级中每个班级抽5男、5女,4个班共抽40人。其中一班、二班2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三班、四班20名学生作为实验组。

2.2、研究方法

(1)观察法。

在平时教学和学生自主练习的过程中,不施压、轻松随意的环境下,通过观察选取40名篮球行进间投篮技术比较好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为实验作准备。

(2)比较分析法。

在整个实验过程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最后的测试成绩和心理表现进行比较和分析。

(3)实验法。

①实验前的准备

首先,在平时教学和学生自主练习的过程中,不施压、轻松随意的环境下,通过观察选取40名篮球行进间投篮技术比较好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然后对这40名学生在不预先通知的情况下组织一次模拟测试,测试的结果:对照组成绩如表1,实验组成绩如表2。在测试中,通过观察发现这些学生有以下一些现象:a.测试前口干,表情严肃且脸色发白;b.反复的向测试裁判问各种问题;c.执意要用自己带的球测试;d.测试时运球跑动的动作僵硬,出手力度不受控制,球掉在地上去捡时拿不住球,反复脱手,甚至紧张到去捡时冲的过猛脚踢到球,把球踢得老远。在投不进补投时变得毫无章法,乱投一起,到后来干脆自暴自弃不测了。从测试的结果看,两个组的成绩都不是很理想,在测试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状况也是相当的糟糕。

表1 对照组实验前的测试成绩

表2 实验组实验前的测试成绩

②实验实行

实验实行时,对一班、二班的20名学生还是按正常的技术教学为主,没有对他们进行心理训练教学措施。而对三班、四班的20名学生进行了心理训练教学措施:

第一阶段:首先运用语言开导法,时刻提醒他们,练得时候要像测试的时候那样认真对待每一次练习,不能随便,不能敷衍了事,测试的时候则要像平时训练时那样放松。让他们提高对自己的认知,以前之所以达不到要求,是因为心理上紧张的问题,而不是技术上的问题。然后运用不断施压的方法,在上课前让他们自己做测试前的准备,规定时间到后就开始测试,机会3次(中考有2次机会),3次中只要一次达到标准就可以,3次都达不到中考满分标准的,深蹲300次或者跑个1500m,经过几堂课的练习后学生就能适应这个压力了。适应后,加大压力,只给2次测试机会,几堂课后多数学生又能适应了,而且较稳定,个别学生还是3次才能达到标准。最后只给1次机会,这时很多学生压力会大增,发挥失常,一段时间训练后,70%的学生能适应了,小部分学生虽然还有点紧张,但比刚开始时候大有改观。经过以上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最后按中考的2次机会的测试,这时基本都能达到中考的标准了,而且都比较稳定,都表现的比较从容自信。

第二阶段:不断变换测试场地,因为平时上课时学校的体育教师会经常在一块自己固定的场地上进行教学活动,学生会对这块适应,一换场地有的学生就会产生不适应的现象,使得测试时发挥失常。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让他们习惯于场地的变换,最后达到测试都稳定。

③实验结果

进过一段时间训练,学校组织一次初三年级体育模拟考试,测试结果为:对照组一班、二班中的研究对象共20人,测试成绩如表3,实验组三班、四班中的研究对象20人,测试成绩如表4:

表3 对照组实验后的测试成绩

表4 实验组实验后的测试成绩

3、实验结果分析

(1)通过一段时间不采用心理训练的教学,对照组实验后测试成绩和实验前的成绩相比较,虽然有一定的进步,但是仍然不是很理想。跟实验组实验后的成绩相比更是远远不如。测试时大部分学生都表现的比较紧张,还是像实验前的那次测试时的表现:①测试前口干,表情严肃且脸色发白;②反复的向测试裁判问各种问题;③执意要用自己带的球测试;④测试时运球跑动的动作僵硬,出手力度不受控制,球掉在地上去捡时拿不住球,反复脱手,甚至紧张到去捡时冲的过猛脚踢到球,把球踢得老远。在投不进补投时变得毫无章法,乱投一起,到后来干脆自暴自弃不测了;

(2)通过一段时间采用心理训练的教学,实验组实验后的测试成绩和实验前的测试成绩相比较,有了非常大的提升,有18人得到了满分,满分率达到了90%的水平。实验后的测试成绩也是远远领先于对照组实验后的成绩,在测试时学生们都表现的比较从容,淡定,动作技术稳定,而且同学之间都会相互加油鼓励。并且在其它项目的测试时也是表现的非常的自信。

4、结论和建议

4.1、结论

通过实验组学生在测试中从容、淡定,自信心强,技术动作发挥稳定,对照组学生在测试中过度紧张,技术动作变形等充分说明:对初三年级学生体育中考进行心理训练,是重要的,是必要的。实验中运用的心理训练方法也是简单可行的,且是有效的。

4.2、建议

(1)建议广大的体育教师要深刻认识和体会到学生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建议体育教师要对众多的体育教学心理训练方法作分析和研究,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心理训练方法,由于学校体育课堂课时数少,课堂时间短,所以心理训练的方法要简单、可行、且有效。

猜你喜欢

实验组测试心理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心理感受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