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检查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浅析
2020-04-05吴海辉
吴海辉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 福建 宁德 352100)
膝关节作为人体最大的屈戍关节,承担着负重、传递啊载荷及为小腿活动时提供力偶的功能,由于位于人体两个最大的杠杆臂中间,负载较大,在剧烈的体育运动、交通事故或高空坠落事故中,损伤风险极高[1]。在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膝关节损伤类型有半月板损伤、内侧副韧带损伤、外侧副韧带损伤、前交叉韧带损伤等,损伤后及时入院诊治,借助现代化影像学检查手段,诊断骨折症型、骨折范围及病情性质,对于后续取得理想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帮助。此次试验旨在探究核磁共振检查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将具体研究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将我院在2018 年1 月—2019 年10 月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200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一共为112例、女性一共为88 例;年龄分布在18 ~72 岁,年龄均值为(46.13±12.48)岁;其中,其中,左膝损伤65 例,右膝损伤135 例;关节腔积液69 例,半月板损伤57 例,韧带损伤48 例,骨质改变26 例;交通事故伤75 例,体育运动伤48 例,重物压砸伤45 例,高空坠跌伤32 例。
1.2 方法
1.2.1 CT 检查 此次检查选用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生产的SOMATOM Definition 64 排128 层螺旋CT 扫描机,检查时,取仰卧位,足部先进,患者膝盖自然伸直,扫描范围为膝关节上下250 至300mm,左右1mm,扫描球管电压120kV,电流250mAs,层厚4.0mm,螺距0.8mm,间隔4mm;进一步使用标准算法对容积数据进行重建处理,并通过骨算法对CT 轴位影像进行重建处理,再进行图形后处理,最终完成三维容积重建。
1.2.2 MRI 检查 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AVANTO 1.5T 磁共振扫描仪,在检查过程中,指导受检者行仰卧位,足部先进,双下肢自然伸直,膝关节外旋15°,膝关节下垫海绵垫,将待扫描膝关节置于表面线圈内,固定稳妥后,进行DWI、T1WI、T2WI 平扫。扫描获取的数据传输至ADW 4.6 后处理工作站,然后进行分析处理;检查后指导受检者静坐20 分钟左右,如果没有异常,则即离开,检查工作结束。
1.3 判定标准
对CT 检查与MRI 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计算其诊断正确率,对比探究核磁共振检查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4 统计数据处理
此次采取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相关计数数据用百分比(%)表示,然后使用卡方值χ2进行验证;P<0.05,表示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有统计学研究的意义。
2 结果
MRI 在关节腔积液、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骨质改变等膝关节损伤中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0%,高于CT 检查的79.5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MRI 是一种影像学诊断技术,具备分辨率高的明显优势,并且能够经多方位对膝关节解剖结构进行扫描,显像全面且清晰,根据信号差异可准确判断损伤类型,当出现片状、不规则长T1 及T2 信号,自上而下分布着T1WI 与T2WI 低信号、T1WI 与T2WI 高信号、T1WI 与T2WI 等信号,为关节腔积液;如若三角低级信号内有球状、裂隙状或线条状阴影,为半月板损伤;如若表现为边缘模糊的条状、增粗阴影,为韧带损伤;如若表现为T1WI 低信号,T2WI低信号或高信号,软骨组织可见凹陷、断续表现,为骨质改变[2]。而对于CT 诊断来说,主要优势为:扫描时间短、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能够基于任意平面实现图像重建,并基于冠状面、矢状面等多方面将膝关节损伤情况显示出来,但敏感度低于MRI,无法有效诊断半月板损伤及滑膜损伤[3]。
表1 CT 及MRI 正确诊断膝关节损伤情况对比[n(%)]
此次试验中,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MRI 诊断准确率高于CT。综上所述:核磁共振检查可准确诊断膝关节损伤,使损伤的类型、范围及程度明确出来,为进一步的诊疗工作提供有效凭据,临床应用价值高,所以具备推广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