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研究
2020-04-05张伟
张 伟
(上海市奉贤区奉城医院 上海 201411)
乳腺良恶性肿瘤在育龄期、围绝经期女性当中的发病率较高,随着我国作息、生活习惯的不断变化,乳腺肿瘤的发病率也随之提高。乳腺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两种肿瘤疾病的治疗方法不同,预后也有较大的差异。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直接影响了临床对患者的治疗处置方法。病理穿刺活检是临床诊断“金标准”。影像学检查能够在不对患者进行创伤的前提下进行疾病诊断,安全性强、痛苦小。本文对所选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开展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 年1 月—2018 年5 月54 例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根据患者疾病类型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实验组为良性肿瘤患者,对比组恶性肿瘤患者,27 例/组。实验组年龄26 ~69 岁,平均年龄(49.37±19.63)岁,病程3 ~15 年,平均病程(12.41±2.59)年。对比组年龄27 ~68 岁,平均年龄(48.51±19.49)岁,病程4 ~16 年,平均病程(11.38±4.62)年。患者均在我院经过病理活检确诊为良性或恶性乳腺肿瘤,患者均首次诊断,无手术、化疗病史,无妊娠期、哺乳期患者,病灶直径均可通过影像学检查顺理观察。两组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所选患者均开展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利用GE 公司Signa HDxt 1.5T 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检查,利用专用8 通道线圈检查,叮嘱患者去除胸部的饰品,穿着病服检查。叮嘱患者俯卧位躺在检查台上,将双乳自然垂落在线圈内。利用多模态方式进行检查,对患者开展7 期扫描,每期扫描时间在1 ~1.3 秒左右,层厚1.6mm,层距0。对患者高压注射Gd-DTPA 对比剂,选择患者肘正中静脉注射,对比剂剂量按照患者体重选择0.1mmol/kg,注射速度控制在2.5ml/秒。检查完成后将数据传送到工作站中处理,并由3 名医师对摄片进行观察和诊断。
1.3 疗效判定
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确诊例数/总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无,均数±标准差(±s),t检验,计数资料:诊断准确率,率(%),χ2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诊断准确率92.59%,对比组诊断准确率96.29%,两组诊断准确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诊断准确率比较(±s)
表1 两组诊断准确率比较(±s)
组别 例数 确诊例数 诊断准确率(%)实验组 27 25 92.59对比组 27 26 96.29 χ2 / 5.37 5.37 P / >0.05 >0.05
3 讨论
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的肿瘤性质,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措施、预后甚至生存时间,临床针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除观察患者症状表现外,还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方法进行检查[1]。传统检查方法包括B 超等手段,患者利用B 超检查能够观察到患者的病灶位置,但对良恶性的辨别效果相对较差。为改善患者诊断准确率,需要对患者进行更加准确的影像学检查,多模态磁共振检查,是以磁共振原理为基础的综影像学检查手段。磁共振检查的优势在于,能够对患者乳腺肿瘤的形态、钙化显示等情况进行有效的观察,减少重叠对检查结果的影响,促进患者诊断效果的改善,同时能够明确区分和观察良恶性肿瘤之间的差异,对患者的诊断有较大的帮助[2]。尤其利用多模态磁共振检查后,能够明确减少普通磁共振扫描后存在的不清晰问题,在良恶性肿瘤的区别诊断中有较大的帮助作用。
多模态磁共振检查与传统磁共振检查有较大区别,对体积较大、形态特征明显的乳腺良恶性肿瘤有较为明显的区分作用。本次实验中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多模态磁共振检查后,能够明确观察到两种肿瘤患者的肿瘤情况,并帮助临床对两种肿瘤进行有效区分,促进患者诊断与治疗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对所选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开展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检查的鉴别诊断准确率高,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