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植入的磁共振成像诊断及影像学表现研究
2020-04-05金琼龙
鲁 洁,金琼龙
(余姚市人民医院 浙江 余姚 315400)
胎盘植入属于危重病症,一般发生于多次剖腹产手术的产妇中,对产妇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可能造成产后大出血,危及孕妇生命安全[1]。所以在产前对胎盘植入情况进行检查与诊断,有利于确定产妇的危重程度,更好的为产妇提供医疗资源,改善产妇预后效果。所以临床上对孕妇的产前孕检中,需要提高胎盘植入诊断准确率,以磁共振成像诊断的方式能够形成对胎盘植入的影像学检查,以影像学表征反映产妇胎盘植入情况,及时为孕妇提供更好的医疗资金,减少高危因素对孕妇生命健康的影响。磁共振成像诊断有利于为胎盘植入进行分型,确定胎盘植入的不同情况,提供更加准确的临床参考依据[2]。为进一步探讨磁共振成像诊断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我院32 例胎盘植入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具体探究,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06 月至2019 年06 月收治的胎盘植入患者32 例。患者平均年龄为(28.9±4.3)岁,孕龄为(24 ~40)周。其中,首次生产的孕妇为2 例,二次生产孕妇24 例,三次生产孕妇6 例;有剖腹产史孕妇20 例,有人工流产史孕妇8 例,同时有剖腹产与人工流产史孕妇2 例。
患者纳入标准:①患者皆于我院确诊为胎盘植入;②患者接受MRI 检查;③患者无较严重的器官病变类疾病影响;④患者影像学检查资料完整;⑤患者无精神障碍、意识障碍等。
1.2 方法
全部患者接受磁共振成像诊断,以1.5TMR 扫描仪进行扫描诊断,患者保持仰卧位,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平缓呼吸,对于部分自主呼吸较难控制的患者,可给予鼻腔导管给氧支持[3]。对盆腔进行MRI 平扫,扫描序列依次为冠状面、矢状面、横轴面。T2WI 为胎膜植入扫描中的重要序列,可采用多平面单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并借助T1WI 为辅助诊断。非脂肪抑制T2WI 软组织分辨率较高,对胎盘绒毛结构能够清晰显示,且胎盘植入患者中,T2WI信号较高,在子宫肌层较薄的位置信号较低,且信号均匀,与怀孕初期的信号有明显差异[4]。
1.3 观察指标
对扫描图像进行分析,主要观察胎盘附着位置、T2W1胎盘内有无条状信号,结节状信号、信号是否均匀,清晰、有无胎盘组织突出情况、子宫轮廓有无改变、子宫与邻近组织脂肪间隙有无消失、局部肌层变薄。根据磁共振成像诊断,以影像学图像表现确定是否胎盘植入。在胎盘植入分型中,分为粘连性胎盘、植入性胎盘与穿透性胎盘[2]。粘连性胎盘属于侵入子宫浅肌层胎盘,影像学表现中,胎盘最厚位置与胎盘黏连位置一致,胎盘一般呈浅弧形,子宫肌层连续,肌层内无异常信号;植入性胎盘属于侵入子宫深肌层胎盘,影像学表现中,胎盘最后处与胎盘植入位置较为一致,与最厚处有约1cm 相差,胎盘一般呈浅弧形,可见结节状膨出,肌层信号无异常;穿透性胎盘属于侵入子宫比邻器官胎盘,影像学表现中,胎盘最厚处与胎盘植入位置一致,胎盘一般呈结节状膨出,肌层信号呈多发结节状或粗颗粒状高信号,膀胱肌层信号异常。
2 结果
磁共振成像检出例数31 例,检出率为96.88%。在检出胎盘植入的患者中,根据MRI 检查与手术确定,胎盘分型结果如下表1 所示。
表1 胎盘分型结果比较
磁共振成像影像学表现为T2W1 胎盘内低信号影、子宫轮廓改变、胎盘外凸、子宫与邻近组织脂肪间隙消失、局部肌层中断、局部肌层变薄、胎盘内迂曲连续血管流空信号影。
3 分析与讨论
磁共振成像用于诊断胎盘植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检出率较高,且能够呈现较为清晰的影像学图像,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与应用价值。胎盘植入患者属于临床上的危重型病患,其由于孕妇子宫内膜遭受过损伤,胎盘绒毛组织发育不全所造成,给孕妇带来较大的生产危险。磁共振成像诊断在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能够辅助超声检查,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由于磁共振成像诊断在成像上具有全方位、多角度特点,所以能够更好的确定孕妇是否存在胎盘植入现象。根据对磁共振成像诊断的影像学表现可以发现,磁共振成像在胎盘植入分型上的确定较为准确,能够对胎盘侵犯子宫肌层的深度形成较好体现,确定患者危重程度。祁海峰[1]指出,以磁共振成像对胎盘植入进行诊断,在检出率上达91.4%,与本次研究结果较为接近,且提出以MRI 检查方式与手术诊断结果相差较小的观点,也与本次研究结果较为一致。李晓凡[3]等人指出,以磁共振成像诊断胎盘植入,影像学表现中,以子宫轮廓改变、胎盘外凸、子宫与邻近组织脂肪间隙消失为主,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总的来说,磁共振成像作为影像学检查手段,其在胎盘植入的检出率上较高,能够通过影像学资料反映患者胎盘植入情况,对胎盘植入进行分型,在准确率上较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