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低渗透油藏CO2驱最小混相压力实验

2020-04-04王磊飞袁维彬王学生

岩性油气藏 2020年2期
关键词:混相细管采收率

代 波,王磊飞,庄 建,袁维彬,王学生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陕西延安 716000)

0 引言

我国超低渗、致密油藏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储量丰富。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开采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超低渗以及致密油藏的开发所占比例不断提高,但是,由于超低渗、致密油藏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复杂等,导致注水开发难度大、效果差、单井产量低。CO2能充分溶解到原油中,使原油体积膨胀、黏度降低,具有降低界面张力、提高原油流动能力等优势。当CO2与原油达到混相状态时,界面张力消失,渗流阻力大幅度降低,有效改善了驱油效率。因此,CO2吞吐和CO2驱是提高超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方法。最小混相压力是注CO2提高油藏采收率的重要参数。为了研究油藏原油与CO2的最小混相压力,王欣等[1]、孙丽丽等[2]分别针对大庆J 区块低渗油藏和鄂尔多斯盆地超低渗油藏进行室内细管实验,得到最小混相压力低于油藏地层压力,表明大庆J 区块和鄂尔多斯盆地超低渗油藏利用CO2驱提高油藏采收率时CO2与原油均可达到混相状态;郭茂雷等[3]采用延长油田致密储层原油进行室内长细管驱替实验,测得最小混相压力高于油藏目前压力,CO2驱替以非混相驱为主;赵凤兰等[4]、商琳琳[5]采用五点法研究了烃类气体与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郑永旺[6]采用细管驱替实验法,并选取代表性的最小混相压力,在前人的基础上推导出适用于苏北低渗油藏埋藏深、地层温度高、油质重等特点的最小混相压力理论计算公式。李孟涛等[7]、郝永卯等[8]、许瀚元等[9]、肖啸等[10]选取饱和压力且用以上的实验研究了CO2与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

虽然前人通过实验对不同类型油藏的最小混相压力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主要采用的是细管实验的方法对高、低渗及稠油油藏进行研究[11-20],对于超低渗油藏最小混相压力研究较少,尤其是杏河超低渗区块最小混相压力研究处于空白。因此,采用可视化界面张力测试法(IFT)对杏河超低渗油藏CO2-原油最小混相压力进行研究,以期为杏河油藏注CO2增能方式提高油藏采收率提供理论支撑。

1 实验材料

实验用油为杏河油藏地层原油组分,采用PVT高压实验仪器,依据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21]配置模拟油,其密度约为0.56 g/mL,黏度为2.82 mPa·s,实验温度为地层温度59 ℃。实验气体是纯度为99.99%的CO2气体。

由于细管实验法测得油藏CO2-原油最小混相压力的可靠性较高,因此,首先采用常规细管实验方法对杏河油藏CO2-原油最小混相压力进行测量,然后与界面张力法测得的结果进行对比,为验证界面张力法测油藏最小混相压力的准确性提供了依据。

2 细管实验

细管实验严格按照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22]进行。实验时,通过细管模型进行不同驱替压力条件下的CO2驱油实验,当注入1.2 PV CO2后,原油采收率达到90% 时所对应的驱替压力即为该油藏CO2-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实验仪器主要包括长度约为10 m 内径约为3.8 mm 且内部填充约0.125 mm的石英砂细管和ISCO 高精度驱替泵,中间容器、恒温箱、压力表、气液分离装置,以及气液计量计等;实验温度为地层温度59 ℃。具体实验流程如图1所示。

当注入压力分别为16 MPa,18 MPa,20 MPa,22 MPa,24 MPa,26 MPa,28 MPa时,对应采收率分别 为 54.6%,64.32%,76.47%,88.51%,91.22%,93.17%,94.38%。通过对细管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绘制出相应曲线(图2)。

从图2 可以看出,随着压力的增高,采收率变化分为2 个阶段:①当驱替压力小于22 MPa 时,CO2与原油处于非混相状态。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压力增加,单位体积原油中溶解的CO2量增加,从原油中萃取出的轻质组分含量也相应增加,因此采收率增长较快;②当驱替压力大于24 MPa 时,由于CO2与原油达到混相,界面张力消失,渗流阻力降到最低。随着压力增加,由于体积压缩导致单位体积原油中的CO2含量相对增大,从原油中萃取轻质组分的量也逐渐增大,但由于单位体积CO2相对含量的增大幅度小于非混相状态下CO2相对含量的增大幅度,因此采收率提高幅度减小,曲线斜率减小。图2 中对2 条曲线进行线性拟合并延长,交点处即为最小混相压力。因此,由细管实验法测得杏河油藏CO2与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为22.3 MPa。

图1 细管实验流程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slim tube experiment

图2 采收率随驱替压力变化的关系曲线Fig.2 Oil recovery factor of crude oil-CO2system at various displacement pressure

3 界面张力实验

细管实验虽然能测定CO2-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值,但存在工作量大,测试周期长等问题,而可视化界面张力测试法通过可视化装置观察CO2与原油之间界面张力的变化来确定最小混相压力,不仅能观测到CO2与原油的混相状态,而且能大大缩短实验周期,减少工作量。实验仪器主要包括可视化界面张力测试室、注射器针头、显微镜、温度控制系统、图像处理系统、中间容器,以及ISCO 驱替泵等。具体实验流程如图3 所示。

图3 CO2-原油系统界面张力测试原理Fig.3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experimental apparatus used for measuring interfacial tension of crude oil CO2-crude oilsystem

实验步骤:①先用石油醚清洗实验装置,然后用热空气吹干,清除残留的石油醚,避免石油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②对实验系统抽真空,然后对可视化界面张力测试室进行加热,直到系统温度达到杏河油藏温度59 ℃;③在设定的压力下将加热后的CO2注入可视化界面张力测试室,当系统压力达到平衡后,将模拟油通过注射器针头注入可视化测试室;④当模拟油在针头处形成一个完整的油滴后,通过显微镜和摄像头可以获得不同时间的油滴图片,然后采用轴对称滴形分析法对油滴形状进行分析,从而计算出CO2与原油的动态界面张力;⑤改变实验压力,重复实验步骤③和④。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画出相应曲线,结果如图4 所示。

图4 不同平衡压力下CO2-原油系统界面张力及最小混相压力Fig.4 Interfacial tension and minimum miscibility pressure of CO2-crude oilsystem at various equilibrium pressure

由图4 可以看出:随着平衡压力的增大,2 个阶段内的界面张力均呈线性递减的趋势。在阶段Ⅰ,平衡压力为4.00~18.45 MPa 时,CO2不断溶解到原油中,导致界面张力呈线性递减的趋势,此阶段线性回归方程与平衡压力轴相交于22.5 MPa 处,即为杏河油藏最小混相压力;在阶段Ⅱ,平衡压力为20.56~27.60 MPa 时,由于CO2对原油中轻质组分的萃取,导致界面张力呈线性递减的趋势,此阶段线性回归方程与压力轴交于36.2 MPa 处,由于在该压力下原油中的重质组分和轻质组分都与CO2处于混相状态,因此认为该点压力为CO2与原油的一次接触混相压力。这2 条线性拟合曲线相交于18.76 MPa处,该压力值是CO2与原油相互作用并由CO2溶解于原油向CO2萃取原油中的轻质组分转变时的压力。当平衡压力从4 MPa 增加到28 MPa时,CO2-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由17.72 mN/m 降到1.56 mN/m。

对比分析细管实验与界面张力实验测得的最小混相压力值,发现二者相差仅0.9%,表明界面张力法在测量超低渗油藏CO2-原油系统的最小混相压力时也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但是与细管实验法相比,界面张力测试法不仅能简单、快速地测定油藏的最小混相压力,而且还能观测到CO2-原油形成混相的状态和确定二者一次接触的混相压力值,有利于CO2-原油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可为油田合理注气压力的确定提供依据。

4 结论

(1)从界面张力法实验可以得出,当平衡压力为4.00~18.45 MPa 时,由于CO2在油相中的溶解导致界面张力呈线性递减趋势;当平衡压力为20.56~27.60 MPa 时,由于CO2对原油中轻质组分的不断萃取导致界面张力呈线性递减趋势,二者开始转换时的压力约为18.76 MPa。

(2)界面张力法测得最小混相压力为22.5 MPa,细管实验法测得杏河超低渗油藏最小混相压力为22.3 MPa,二者仅相差0.9%,表明界面张力法测量能准确地测得目标超低渗油藏CO2-原油最小混相压力。

(3)界面张力法不仅能直接观测到CO2与原油的混相状态,而且具有测试周期短,工作量小等优势。因此,杏河油藏在测CO2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时应采取界面张力法。由于杏河油藏最小混相压力大于目前油藏压力(17.5 MPa),注气驱替以非混相驱为主。

猜你喜欢

混相细管采收率
基于混相模型的明渠高含沙流动底部边界条件适用性比较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第六届编委会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神奇的细管“抽水”实验
CO2-原油混相带形成机理与表征方法
参考答案
苏北区块最小混相压力预测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