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薯新品种临薯2号特征特性与配套栽培技术

2020-04-04

作物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结薯薯块品系

(临沂市农业科学院,山东临沂 276012)

甘薯因其具有鲜食、加工、保健、生物能源等多样化用途,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甘薯生产总体趋势是种植面积稳定上升,单产提高,种植区域也逐渐由丘陵山区的旱瘠薄地转向平原的中肥力地块。但当前生产上主推的甘薯品种耐涝、耐肥性差,在平原肥力地块普遍存在着同一品种连年种植、种传病害严重、茎叶徒长等问题,导致产量较低,品质和收益较差,严重制约着甘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1]。为此,选育出适应平原地块种植的甘薯新品种,对扩大甘薯种植区域、提升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 选育过程

临薯2号是临沂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紫色食用型甘薯新品种,登记编号为GPD 甘薯(2018)370078。具体选育过程:2011年以优良品系6-4-51为母本,经放任授粉杂交,获得杂交种子;2012年5月播种,经过苗床淘汰,对获得的实生苗于6月单株栽插大田,进行田间筛选鉴定。10月收获后,优选表现较好的单株,分别进行编号。2013年将中选的株系进行复选鉴定,开展小区试验,收获后经综合评定复选出编号为12137的新品系。2014年对编号为12137的新品系进行新品系比较试验,表现优异。2015~2016年,将新品系12137定名为临薯2号,参加山东省甘薯区域试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临薯2号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等特点,是一个适宜我国北方薯区种植的优良甘薯新品种。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生长特性

临薯2号薯块萌芽性好,出苗早,苗多、苗匀。植株半直立,前、中、后期生长势均强。叶片掌状深裂、绿色,叶脉绿色,顶叶淡绿色。茎绿带紫、有绒毛,秧蔓细、长1.6 m,单株分枝数10个。薯块长纺锤,有薯沟,薯皮细、紫红色,薯肉紫色,食味好,口感甜、面、黏。

2.2 结薯习性

山东省甘薯区域试验结果表明,临薯2号单株结薯4~5个,位置靠上,整齐、集中;平均单株薯重1.1 kg,比对照济薯21高0.35 kg,单个薯块重量0.22~0.28 kg,大小皆适宜蒸、煮、烤等食用;按结薯块数计,大、中、小薯率分别为22.5%、32.5%、45.0%,按薯块重量计,大、中、小薯率分别为37.3%、50.9%、11.8%,商品薯率高达88.2%(表1)。单株结薯数多、单个薯块重量高构成了该品种合理的高产性状。

表1 临薯2号结薯习性

2.3 抗病性

山东省甘薯区域试验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高抗根腐病、黑斑病,抗茎线虫病、蔓割病和薯瘟病(表2)。表现出综合抗性好、耐重茬的特点,且该品种耐肥、耐涝能力强,适宜平原地块种植。

表2 临薯2号抗病性鉴定结果

2.4 产量表现

2015~2016年临薯2号参加山东省甘薯区域试验,2年7个点次平均鲜薯产量37 801.1 kg/hm2,较对照济薯21增产7.94%,在12个参试品种中位居第4位;薯干产量比对照济薯21减产11.79%,位居第9位;烘干率为25.87%(表3)。其中,2015年平均鲜薯产量39 454.5 kg/hm2,比对照济薯21增产14.95%,薯干产量10 264.8 kg/hm2,比对照济薯21减产6.92%,淀粉产量6415.35 kg/hm2,比对照济薯21减产13.31%;2016年平均鲜薯产量36 147.6kg/hm2,比对照济薯21增产1.2%,薯干产量9066.6 kg/hm2,比对照济薯21减产16.66%,淀粉产量5783.55 kg/hm2,比对照济薯21减产20.75%。

2019年在临沭县石门镇示范种植临薯2号0.53 hm2,10月22日收获,单株结薯4~6个,单个薯块重量平均0.31 kg,平均鲜薯产量51 000 kg/hm2,创造了当地紫薯高产的典型。

表3 临薯2号2年区域试验产量表现

3 配套栽培技术

3.1 选用健薯,提早育苗

留种时注意选用健薯,剔除病、杂、退薯块,确保品种纯度。为保障早栽早上市,利用该品种出苗快的优点,育苗时间可比常规育苗提前20 d,即在3月上旬至3月中旬进行为宜。

3.2 深耕扶垄

年前深翻一次,冻垡熟化土壤。栽前用旋耕机犁地,疏松土壤。再用扶垄器扶起深沟大垄,垄宽90~100 cm,高30~32 cm,确保旱不过心,涝不到顶。

3.3 平衡施肥

依据临薯2号的需肥特性,高产田施肥应按照“增施基肥、重施钾肥、补施微肥”的原则,氮、磷、钾的比例以1∶0.5∶2.2为宜。中等肥力地块需施有机土杂肥45 000~60 000 kg/hm2,复合肥(16∶14∶20)750~900 kg/hm2,硫酸钾375 kg/hm2,钙镁微肥115 kg/hm2。

3.4 壮苗早栽,合理密植

春薯5月上中旬移栽,中等肥力地块栽插52 500~60 000株/hm2。如采用覆膜栽培,可提前10~15 d,栽后覆膜,待气温上升无霜冻时,再破膜放苗。夏薯6月上中旬栽种,一般地块栽插60 000~67 500株/hm2。栽时采用水平斜插法,栽深5 cm,及时浇好压根水,确保栽活[2]。栽插时选用薯苗长度、粗细一致的7~8叶的顶段壮苗[3],避免大苗与小苗、壮苗与弱苗混栽,确保苗匀,一插全苗。

3.5 综合防治病虫害

当前临沂市甘薯生产上的主要病虫害有麦蛾、白粉虱与病毒病、黑斑病、线虫病等,应重点防控。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采用农业、生物、物理措施,关键时期进行化学防治,将危害控制在最低水平。做好田园清洁卫生,清除病薯、病秧,建立无病留种园;采用杀虫灯、粘虫板等进行物理防治;应用性诱剂、天敌昆虫等进行生物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在薯苗栽插的关键时期于穴窝内撒施10%噻唑膦颗粒剂45~75 kg/hm2,可有效防治线虫病、地老虎、金针虫等地下害虫[4]。

3.6 控制秧蔓旺长

临薯2号虽属于中短蔓类型,但分枝多、再生能力强,尤其在平原地块或肥力高的丘陵地块,也容易出现秧蔓旺长现象。因此,在秧蔓栽插50~60 d后,依据气候及长势情况,提早控制旺长。可用打顶的方式控旺,即当秧苗主蔓长至40 cm时,摘除顶端生长点,待侧枝长至30 cm时,再摘除侧枝生长点。也可用生长调节剂进行化控[5],即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喷施5%烯效唑750 g/hm2,根据生长情况间隔7~10 d,再喷1~2次。

3.7 补充养分,防止早衰

9月中旬以后,甘薯生长重点主要转向薯块膨大,对钾肥的需求量较大,可通过叶面追肥方式补充茎叶生长所需养分,以延长茎叶生长活力,促使干物质向块根转化。可用叶面肥或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750 kg/hm2喷洒茎叶,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一般增产15%以上。如遇秋旱,要沿着薯垄裂缝处适时浇水,可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产量。

猜你喜欢

结薯薯块品系
椰糠与草炭配比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综合技术分析
“富硒多倍体蒲公英新品系”在太谷区试种成功
耐高温高湿的松毛虫赤眼蜂品系筛选
马铃薯不同基因型试管薯形成能力比较及遗传位点分析
红薯储藏期受害诊断技术及预防办法
不同激素及添加物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梵净山地区野生树莓引种试验
大理州优质蚕豆新品系比较试验
叶面调控对马铃薯新品种微型薯结薯的影响
红薯开裂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