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创作机制的探索与分析
2020-04-04殷学兵
殷学兵
(南京报业传媒集团,江苏 南京 210000)
一、微视频的类型分析
新媒体环境下,常见的微视频类型有三种,如表1 所示:
表1:微视频类型及特点
(一)微电影。具有时间短、成本低、制作简便等特点,是一种利用系统制作方式呈现完整故事线的视频形式。
(二)微纪录片。主要以记录真人真事、日常生活为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最终形成纪实性短片。如《舌尖上的中国》。
(三)微广告。是新时期背景下一种新型广告形式,也被称为微投,这种广告形式与传统广告不同,不是以企业策划和宣传产品为主,而是通过产品使用者录制视频,对产品印象进行分析,或对产品实用性即时演示,以达到产品宣传的效果。如小红书、红人推荐等。
二、微视频创作机制分析
(一)题材选择
新时期背景下微视频平台逐渐增多,其受众范围和参与群体也日益广泛,所以在微视频内容选材方面也相对丰富。不仅有动漫短片、幽默搞怪、时尚潮流等娱乐性题材,还包括网络安全、环境污染、公益教育等社会性焦点题材。这些题材类型均能够启发人们思维,引发观众思考。当前,除了社会群众自发性选材拍摄微视频外,部分评论类或访谈类节目也逐渐向微视频方向发展,这些节目在内容选材方面则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生动性。以此来吸引观众,促进观众参与互动,从而获得更多收益。另外,结合当前微视频选材内容来看,普遍存在平民化和自由化特点。由于新媒体环境下微视频创作门槛较低,任何人都能够拍摄视频内容,所以视频创作规则、审核机制也相对宽松,这也使得视频选题内容越来越平民化和自由化。群众作为视频创作者,可以将生活中所有点滴事件作为创作主题,这也使得微视频内容更加贴近社会群众真实生活,因此传播范围也更加广泛。
(二)叙事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多样化移动终端设备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为丰富影像艺术形式奠定了良好基础。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各种微视频叙事手法应运而生。所谓叙事,主要是通过系统性手段,合理安排事件之间的关系。由于微视频时长较短,所以在叙事和结构安排等方面也要体现“微观”特点。而任何叙事方式,都不能离开节奏感,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呈现完整的故事,不能沿用传统电影背景、发展、高潮、结局这一模式,而是要尽可能突出高潮部分,将其他部分合理压缩,从而保证微视频节奏明快,叙事清晰,达到微视频制作最终效果。
(三)视听呈现
微视频与传统视频相比,虽然在叙事和结构安排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但是在视听呈现方面却突出了个性化和多样化特征。有利于为观众呈现耳目一新的作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
1.造型方面。通过不同景别、丰富色彩、光影效果、特殊构图等方式,能够进一步强化视频画面效果。
2.镜头语言方面。微视频作品的特点在于体现“运动”与“静止”的真实性。上文提到,现如今微视频受众群体较大,任何人都能够通过摄影设备拍摄内容。由于不同的拍客对镜头的控制不尽相同,所以带来的镜头语言也存越来越丰富,不仅为观众带来了别具一格的观感体验,还有利于扩大视频传播范围。
3.声音配置方面。当前微视频制作中常用的声音有三种,分别为音乐、影响和人声。其中人声主要体现人物性格和特征,能够为视频情节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音乐则能够体现作品风格,烘托氛围。影响的应用大多用来重构环境,保证群众在观看微视频时能够集中注意力。在微视频制作中,做好音乐、人生以及影响之间的协调配合,有利于提高微视频整体效果,从而创作出具有精美质感和艺术魅力的微视频作品。
(四)后期剪辑
后期剪辑是表达视频风格、体现视频观念的关键环节。想要提高视频整体质量,扩大视频传播范围,不仅需要在后期剪辑中将视频冗杂内容剔除,还要做到出奇制胜,突出重点,将所有镜头连贯在一起。既要将视频内容精准表达,又不能太啰嗦或太空洞,如此才能充分吸引观众注意力。使视频以节奏明快、信息量足的最终效果呈现在观众眼前。另外,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电脑特效、数字媒体、三维立体等先进技术营运为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和完善了微视频后期剪辑手法。在新时期背景下,碎片化影音作品成为流行趋势,在后期剪辑过程中,应更加注重作品的个性化表达以及人文关怀,从而打造多样化微视频。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双向交流的媒体形式成为主流。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微视频以及篇幅小、成本低、形式自由、大众参与性强等多种优势,受到群众广泛青睐和喜爱。因此,对微视频创作机制进行深入探索和分析,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微视频创作水平和传播效率,同时促进我国新媒体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