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稻大田期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2020-04-03汤国琪
汤国琪
一、水稻大田期病害防治技术的基本概述
作为农业生产大国,近年来农业产业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满足区域人们对于粮食作物的需求,并促进当地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徽省基层产业机构开始了水稻的大面积种植,但病害的存在,在影响水到品质和产量的基础上,也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其中立枯病和稻曲病是水稻种植过程中常见的两种病害,对不同病害采取不同的防治技术,是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
1、立枯病防治技术的基本概述
经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可知,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立枯病有着极高的发病率,初期白天水稻呈现干枯状,夜晚恢复正常,后期随着发病周期的延长,水稻根茎发病部位的颜色开始慢慢加深,直到一周后干枯死亡。在对立枯病进行防治时,由于初期病症与猝倒病,为确保防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安徽省基层产业机构和劳作者在病害防治过程中,需通过观察水稻是否产生絮状物,来判断是否发生了立枯病,当确定为立枯病后,工作人员可采取如下两种技术进行防治,即:
(1)农业防治技术概述
在进行水稻种植过程中,一方面劳作者需对种植区域进行全面仔细检查,确保种植土壤无病菌、养料充分且为肥沃新土,倘若要在以前种植的苗床上进行二次播种,在播种前需对苗床进行深度处理,以此来降低床内病菌,另一方面在播种时,为取得预期的种植质量和种植效率,劳作者还需根据种植时的气温和天气状况,进行洒水和洒图作业,从而在确保良好通风性和充足光照条件下,进行播种作业。
(2)药物防治技术概述
当立枯病发病后,为从根本上降低病害的进一步扩散,在发病初期,基层产业机构和劳作者可通过配置甲霜恶霉灵药物800倍液、噁霜嘧药物1000倍液、百菌清可药物600倍液,来进行喷洒作业处理,从而防治立枯病进一步扩散的同时,为预期种植目标的获得奠定良好基础。
2、稻曲病
与立枯病发病部位不同的是,稻曲病只在水稻穗部发病,发病后谷粒裂开时成淡黄色块状,影响谷粒质量和产量的同时,也对企业的整体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在进行稻曲病防治过程中,安徽省基层产业机构和劳作者所采取的防治技术也有两种,即在进行农业防治时,为取得预期的防治目标,在播种前农户需提高对种子选择的重视度,并做好药物拌种工作,从而在驱散病虫、预防细菌感染的基础上,也为预期种植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另外在播种前,还需对土壤病菌和营养物质含量进行全面检查,在保证土壤无病、肥沃的前提下,通过喷施壮穗灵,强化作物生理机能。除此之外,在进行药物防治过程中,在不同生长周期所用的药物也不尽相同,拌种时用到的药物是福尔马林或硫酸铜,而在抽穗前用的则是多菌酮粉剂或于稻丰,通过兑水喷洒来降低稻曲病的发病率,提高农作物种植质量和种植效率。
二、水稻大田期虫害防治技术的基本概述
就目前来看,随着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展,如何有效地提高水稻种植质量和种植效率,是现阶段基层产业机构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核心发展方向,此外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粮食作物的质量标准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而虫害的存在不仅降低了水稻产量,更对水稻品质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经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可知,在当前水稻种植过程中,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对于水稻生长所产生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具体而言在进行防治作业过程中,针对不同的虫害,安徽省基层产业机构和劳作者需采取不同的防治手段,即:
1、稻纵卷叶螟防治技术概述
农业防治技术和药物防治技术也是现阶段劳作者进行稻纵卷叶螟防治时采取的两种技术手段,具体来讲其防治工作能否落实到实处,在一定程度上对水稻种植质量和产量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就目前来看,在水稻农业防治过程中,为降低虫害的发生率,一方面基层产业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需从根本上提高对病虫害防治的重视度,确保田间灌溉的时间、程度符合農作物生长规范要求,并通过利用搁田等方式,以此来影响稻纵卷叶螟的生长环境,从而降低在增加幼虫死亡率的基础上,为预期种植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在进行药物防治过程中,现阶段阶段常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物主要是4000倍维克达乳液、5000倍顶康可溶性颗粒剂等,即当发现稻纵卷叶螟后,劳作者需按照一定比例配置上述药剂,并通过喷洒等方面,为水稻产量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2、二化螟
根据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可知,二化螟是水稻种植过程中,对种植质量和产量影响最大的害虫之一,故此在进行农业防治过程中,一方面基层产业机构和劳作者在水稻播种时,需尽量选择虫源较少的田或旱地用作留种田,并在水稻收割后及时将更换水稻场地,做好后期的阳光暴晒工作,从而有效地、深度地消除二化螟虫卵,另一方面在进行药物防治过程中,劳作者需在充分了解二化螟的生理周期的基础上,控制好用药时间和用药量,如在二化螟羽化初始阶段,采用50倍液敌敌畏进行药物封剁,以此来杀死二化螟。
简而言之,随着近年来我国对农业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关注度的不断提高,为从根本上提高农作物种植产量和质量,在满足区域人们对粮食作物需求的基础上,促进当地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基层产业机构和劳作者需从根本上提高对病虫害防治的重视度,在秉承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的基础上,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手段,从而在降低病虫害发病率的基础上,为预期种植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单位:246314安徽省潜山市源潭镇农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