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位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影响
2020-04-03周玉娥尹丽娟杨慧波
周玉娥,尹丽娟,杨慧波
(1)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儿科,云南昆明 650011;2)昆明市儿童医院书林院区新生儿科,云南昆明 650034)
早产儿由于胎龄不足,各个系统未发育完全,其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差,各个系统发育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因此早产儿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呼吸暂停是早产儿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胎龄30~32 周的早产儿呼吸暂停发生率为50%,34~35 周的早产儿呼吸暂停发生率为7%[1]。俯卧位可以减少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生,改善早产儿潮气量和动态肺顺应性,降低气道阻力,提高氧分压[2]。俯卧位可促使早产儿身心健康、减少并发症,提高早产儿存活率[3]。体位护理是早产儿护理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合理的体位护理能为早产儿营造舒适的身心条件,改善心肺功能[4]。在的临床工作中,常给早产儿采用仰卧位。自2018 年1 月以来,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室尝试给频繁发生呼吸暂停的早产儿采用俯卧位,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1 月至2019 年9 月在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室住院的早产儿120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 例。纳入条件:(1)28 周≤胎龄≤34 周;(2)900 g≤出生体重≤2 000 g;(3)机械通气的早产儿;(4)撤除机械通气的早产儿。排除条件:严重的肺部疾病,先天性心脏病,颅内出血等严重病例。两组患儿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卧位方式
1.2.1 实验组(俯卧位组)给频繁发生呼吸暂停的早产儿采用俯卧位,每天6 次,每次3 h,6次空隙期间给患儿以侧卧位2 h。
1.2.2 对照组(仰卧位组)常规给早产儿采用仰卧位,3 h 更换体位1 次,仰侧交替。
1.3 评估指标
24 h 呼吸暂停发作次数,每次呼吸暂停发作持续时间,经皮氧饱和度上升情况,心率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X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比较,实验组可以减少患儿呼吸暂停发作次数,缩短呼吸暂停持续时间,见表1。
两组患儿比较,实验组可以提升患儿经皮氧饱和度,改善心率,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呼吸暂停发作次数,呼吸暂停持续时间比较Tab.1 Comparisons of the duration and frequency of apnea i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表2 两组患儿经皮氧饱和度,心率比较Tab.2 Comparisons of the percutaneous oxygen saturation and heart rate i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3 讨论
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时间>20 s,伴有心率减慢<100 次/min,并且伴有发绀[5]。呼吸暂停是早产儿常见并发症之一,早产儿呼吸暂停如不及时干预,将会导致患儿长时间缺氧引发脑损伤,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临床研究表明,体位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有重要意义,在体位护理中,给早产儿采用俯卧位,能够使早产儿胸廓与肌肉保持协调运动状态,改善肺通气,使动脉氧合得到有效改善。减少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生[6]。相比仰卧位而言,俯卧位更贴近胎儿在母体的体位,更能使早产儿身心舒适和情绪安静[7]。俯卧位能更好的支撑稳定胸廓,充分利用膈肌后1/3 的功能,使胸廓与腹部运动的协调性较好,提高呼吸效率,减少呼吸暂停[8]。俯卧位使患儿腹压增高,改善胃肠功能,促进胃排空,从而改善呼吸功能[9]。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健康、提高早产儿存活率。
机械通气的早产儿采用俯卧位,能较好的调整患儿胸部、腹部运动协调性,减少膈肌运动受到腹内容物的影响,增高呼吸效率。不同体位护理可对肺组织进行“重新分布”,采用俯卧位的机械通气早产儿,垂直线的压力梯度减少,各部分肺通气较均匀,从而改善氧和状态[10]。增加潮气量、动态肺顺应性,使得气道阻力降低,氧分压增加,呼吸暂停发作次数、消失时间、持续时间缩短,改善氧合功能及患儿的肺功能[11]。相比于仰卧位而言,俯卧位的睡姿能够有效改善肺部顺应性以及潮气量,同时能减小气道阻力,对辅助治疗呼吸暂停安全有效,非常适合临床推广应用。有研究认为[12-13],机械通气的早产儿采用俯卧位能够改变胸膜腔压力,通过重力影响,减轻肺组织压力,促进肺组织复张,减少肺内分流,进一步促进氧合改善。此外,对萎缩区域肺泡的重新舒张有促进作用,能够有效促使血流和气体进行再分布。撤机后的早产儿痰液、分泌物较多。此时给患儿采用俯卧位,可以起到引流痰液、分泌物的作用,降低通气死腔,促进肺复张,减少呼吸暂停。从表1 可以看出,俯卧位能有效减少早产儿呼吸暂停发作次数和呼吸暂停持续时间。
在给早产儿采用俯卧位时,姿势正确,在患儿周围放置马蹄形(U)型护理圈,马蹄形上方铺柔软的毛巾,形成鸟巢样的空间,我们把它称为鸟巢式护理,用34 cm×75 cm 的毛巾对折后扇形折叠放置于鸟巢中央,另一块34 cm×75 cm 的毛巾对折后扇形折叠横放于鸟巢中央毛巾的前1/3 段,将患儿胸、腹紧贴在鸟巢中央的毛巾上,肩部抬高2~3 cm,头偏向一侧,头端床面摇高15°[14],四肢呈蛙状。俯卧位采取三阶梯姿势:即头、胸、腹均高于腿部,维持头和腹部在水平位可提高患儿的舒适度[15]。护士要加强对患儿的巡视,防止患儿活动,体位发生改变,口鼻贴于床面引起窒息。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仰卧位的早产儿如果出现呼吸暂停,给刺激后立即采用俯卧位,患儿的经皮氧饱和度会迅速上升,心率恢复正常。从表2 可以看出,俯卧位能很好的使早产儿经皮氧饱和度上升,心率改善。对早产儿康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应予以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