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试验和真菌培养联合检测对侵袭性真菌病诊断价值以及临床疗效评价

2020-04-03杨璇彭敏颜刘志锋郝国庆姜朝新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真菌病聚糖敏感性

杨璇,彭敏颜,刘志锋,郝国庆,姜朝新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 佛山 528200)

侵袭性真菌病指的是人体血液、组织被真菌侵袭后,在机体部位繁殖、生存,造成器官、组织损坏或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1]。肺侵袭性真菌病指的是肺部被真菌侵袭,给肺部功能造成严重损伤,导致肺部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闷、头晕、咳嗽、无力、失眠及干呕等症状。国内研究[2]表明曲霉丝状真菌与酵母样真菌是常见的病原菌。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肺侵袭性真菌病患者102例与肺感染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G试验与G试验联合真菌培养检测,以探究其对肺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价值,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侵袭型真菌病患者102例,设置为研究组,另选取102例非感染者作为参照组。纳入标准:伴有临床感染证据;伴有真菌感染高危因素。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全;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G试验:标准品溶液a制备:选取(1,3)-β-D葡糖糖标准品,将1.5 mL溶解液加入至标准品中,配置成200 pg/mL,进行1 min以上涡旋震荡;标准品溶液b制备,将0.5 mL标准品溶液a置入无热源转移管中,并加入0.5 mL溶解液,配置成100 pg/mL涡旋震荡1 min以上;标准品溶液c制备:将0.5 mL标准溶液b加入至无热源转移管中,另加入0.5 mL溶解液,配置成50 pg/mL涡旋震荡1 min以上;标准品溶液d制备:将标准品c加入至无热原转移管中,并加入0.5 mL溶解液,配置成25 pg/mL,涡旋震荡至少1 min;标准品溶液e制备,将0.5 mL标准溶液d加入至无热原转移管中,并加入0.5 mL溶解液,配置成12.5 pg/mL,涡旋震荡至少1 min,借助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进行检测,对血清中(1,3-β)-葡萄牙含量进行计算。

真菌培养:应用沙保氏培养基对真菌进行培养,选用接种环沾10 μL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在培养基中进行均匀接种,35 ℃条件下恒温培养24-48 h,选取可疑菌落,应用梅里埃生化鉴定卡对可疑菌落进行鉴定。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G试验检测、G试验检测与真菌培养检测结果,分析G试验、及G试验检测与真菌培养检测灵敏度与特异性。分析实验室与G试验、G试验与真菌培养联合检测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G试验、G试验与真菌培养检测结果对比分析与单独G试验检测相比,联合检测结果明显较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G试验、G试验与真菌培养检测结果对比分析(Mean±SD)

2.2 两种方法诊断灵敏度与特异性对比分析 102例感染患者同时进行G试验与真菌培养,两者同时阳性有11例,两者同时阴性有48例。G试验阳性有15例,真菌培养阳性28例,与G试验检测侵袭性真菌病相比,G试验与真菌培养检测特异性与敏感性明显较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种方法诊断灵敏度与特异性对比分析

2.3 实验室指标与检测结果相关性对比分析 患者NEU%及WBC水平与检测准确性呈正相关,见表3。

表3 实验室指标与检测结果相关性对比分析

3 讨论

真菌对肺部组织、支气管及气管进行侵袭后,引发肺部炎症反应及气道黏膜炎症反应,导致肺部组织发生病理性损害,该现象被称为肺侵袭性真菌病[3]。其中常见的真菌为曲霉丝状真菌与酵母杨真菌,该真菌均属于念珠菌。多见于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器官移植患者以及重症监护室患者。近几年来,糖皮质激素与广谱抗生素应用量逐渐增加,使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4]。以往诊断方法包括病理组织活检与针吸。这些方法敏感性较低、检出率低、给患者机体造成损伤较大,因此,在临床中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真菌侵袭肺部时,(1,3)-β-D葡萄糖利用释放作用,于人体体液中出现,一般采用G试验早期诊断是否发生毛孢子菌、曲霉属、念珠菌属等侵袭性真菌感染[5]。G试验存在的局限为只能判定是否出现真菌侵袭性感染,无法有效确定感染真菌类型[6]。输注白蛋白以及应用抗生素后会造成患者葡聚糖含量上升,进而导致G试验假阳性上升。另外,重症患者输入蛋白制剂或者食用菌类食物后,也会造成假阳性上升[7]。使用卡泊芬净等抗真菌药物时,会导致假阴性上升。

现阶段,血清特异性抗原检测特异性高、敏感性高且具备操作便捷等优点受到临床高度关注。大多数真菌细胞壁中含有(1,3)-β-D葡萄糖,作为真菌特异性物质的一种,一旦出现真菌感染,(1,3)-β-D葡萄糖被释放血液或其他体液中,因此,侵袭性真菌感染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为(1,3)-β-D葡萄糖。曲霉属真菌细胞壁的特异性多糖成分之一为半乳甘露聚糖,在发病7周左右,半乳甘聚糖水平有所上升,但经CT检查与临床症状检查无特异性表现。尚未进行真菌培养前,半乳甘露聚糖抗原定性测定有利于早期诊断真菌感染。然而,半乳甘露聚糖主要用于曲霉菌感染,在广谱真菌感染中诊断价值较低。与G试验相同,多种因素均可造成其诊断结果假阳性上升。以往真菌培养需要耗时长,且存在外源性污染及敏感性低等特征,临床中应用较少。但真菌培养可培养出利于药敏与鉴定真菌,有助于临床指导用药[8]。

有研究应用半乳甘露聚糖、G试验以及真菌培养检测侵袭性真菌感染,结果表明,三者联合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单项检测。本研究因半乳甘露聚糖检测与G试验检测无显著差异,故单纯使用G试验检测以及G试验与真菌培养联合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联合检测诊断结果较高,且联合检测敏感性与特异性高于单独G试验检测结果。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也有研究应用G试验与半乳甘露聚糖试验检测侵袭性真菌感染,结果表明半乳甘露聚糖检测敏感性与特异性均低于G试验组。因此,研究中未应用半乳甘露聚糖试验检测。有研究指出G试验及真菌联合检测侵袭性真菌感染敏感性与特异性较高。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单项G试验检测相比,联合检测敏感性与特异性明显较高,有统计学差异,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通过分析联合检测与患者CRP水平、NEU及WBC相关性表明,准确性与其呈正相关。

综上所述,肺侵袭性真菌病实施G试验与真菌培养联合检测诊断价值高,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猜你喜欢

真菌病聚糖敏感性
小麦型饲粮中添加酸性木聚糖酶对肉鸡消化道食糜黏度的影响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计及需求敏感性的电动私家车充电站规划
木聚糖酶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断奶仔猪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小麦麸皮戊聚糖提取、功效及应用研究进展
非淀粉多糖对肉鸡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痤疮患者皮肤敏感性的临床分析与治疗
教育类期刊编辑职业敏感性的培养
PCR技术在使用亚胺培南治疗的患者中检测真菌感染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