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对孕妇和胎儿的临床价值探讨

2020-04-03邹培伟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产前检查孕妇新生儿

邹培伟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广东 广州 511400)

产前免疫检验项目属于孕妇怀孕过程中保持健康的基础,开展免疫检查之后,能够掌握孕妇孕期疾病,观察孕妇以及胎儿各项临床指标,明确分娩方式,避免各类不良事件的出现,有效预防孕妇与胎儿产生意外[1]。本文对于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对于孕妇以及胎儿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就诊分娩孕妇8000例中的2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孕妇分组,给予其中100例孕妇常规产前检查,将其作为对照组,给予剩余100例孕妇免疫检查,将其作为研究组;对照组100例孕妇中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36岁,平均(24.4±2.9)岁,孕周时间最短18周,最长40周,平均(37.5±2.7)周,其中包含经产妇54例,初产妇46例;研究组100例孕妇中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35岁,平均(36.8±2.8)岁,孕周时间最短19周,最长41周,平均(36.8±2.9)周,其中包含经产妇56例,初产妇44例;两组孕妇临床资料对比不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此次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100例孕妇接受B超以及血压等常规产前检查。研究组100例孕妇在常规产前检查基础之上接受免疫检验项目:在空腹状态下采集孕妇的静脉血,通过有效处理之后获得血清,开展梅毒以及艾滋病等检验,其中梅毒检查包含梅毒螺旋体抗体以及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乙肝、艾滋和丙肝;倘若孕妇检测结果显示阳性,那么需要再次为其开展抽血检验,对疾病情况进行确诊[2-3]。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孕妇妊娠以及分娩期间危险因素的出现情况。记录两组新生儿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结果通过SPSS 16.0软件加以处理,各项计量资料利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统计处理通过χ2与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孕妇分娩期间危险因素出现情况[n(%)]

2 结果

两组孕妇分娩期间危险因素出现几率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研究组新生儿中不存在畸形和窒息病例,对照组新生儿中产生畸形9例,窒息14例,两组新生儿出现畸形以及窒息几率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由于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在孕妇和新生儿健康保障中存在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开展检查过程中,检验工作人员需要提高孕妇免疫检验意识,将其以往错误认知及时纠正,转换孕妇错误想法,从而有效保证免疫检验项目的配合度[4]。由于免疫检查能够掌握孕妇身体情况以及传染性疾病情况,所以产前检查结合临床检验医学,能够显著提高孕妇分娩安全性,降低威胁新生儿生命和健康的危险事件出现。文献资料表明,我们国家具有乙肝类型疾病患者数量在疾病总数中占据9%,其中大部分患者受到母因遗传引发疾病[5]。根据本文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组孕妇分娩期间危险因素出现几率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两组新生儿出现畸形以及窒息几率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在产前检查中应用免疫检验项目效果理想,能够显著提高孕妇分娩安全性,保证新生儿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产前检查孕妇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孕妇睡眠质量的研究进展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对孕妇和胎儿的临床价值研究
这些孕妇任性有理
细辨新生儿的“异常信号”
警惕孕妇缺乏维生素B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