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傣族与汉族中学生身体素质对比分析

2020-04-03段桂香王玉洪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傣族年龄段汉族

段桂香,王玉洪

学生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长大以后才能更好的报答社会和国家,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关系到社会进步、国家的未来发展,加强青少年体育教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是国家和政府一直以来的一个重要工作。身体素质作为衡量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是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水平的基础。中学时期是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增长速度较快的时期,呈现出发展的最佳状态。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不仅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最积极、最有效的方式,而且能促进学生的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使云南成为我国诸多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傣族是云南省特有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亚热带气候的西双版纳、德宏、耿马、红河等地区。傣族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是我国国民体质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傣族与汉族中学生身体素质的研究有利于了解和掌握我国少数民族青少年身体素质现状以及与汉族青少年的差异,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实施有效的体质健康促进干预提供指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云南傣族、汉族中学生(13~15岁)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2014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具体样本量见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及数据,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表1 研究对象样本量 (人)

1.2.2 专家访谈法

设计访谈提纲对相关专家、学者等进行访谈交流。

1.2.3 对比分析法

对云南省傣族、汉族中学生的速度、耐力、力量、柔韧素质指标(见表2)进行比较分析。

表2 各年龄段测试指标及内容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SPSS统计软件对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速度素质分析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反映机体运动的加速度和做大速度的能力,是人们在生活和参加体育运动中一项不可缺少的身体素质。速度素质包含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三种。50m跑具有强度大、距离短的特点,能较好的反应学生的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对云南傣族中学男女生与汉族中学男女生50m跑的成绩对比分析,由表3可知,13岁傣族男生的速度素质优于汉族男生,而14和15岁两个年龄汉族男生的速度素质则要优于傣族男生,且15岁时差异显著,13-15岁各年龄段男生速度素质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明显。对13-15岁汉族中学女生与傣族中学女生50m跑成绩对比分析,由表4可知,汉族女生各个年龄段速度素质与傣族女生相比差异不大,各年龄段的差异没有男生的明显,13-14岁这两个年龄段中傣族女生的速度素质优于汉族女生,而到了15岁,则汉族女生的速度素质优于傣族女生。总体来说,在低年龄中傣族中学生的速度素质要优于汉族中学生的速度素质,而随着年龄增长,汉族中学生的速度素质提高明显,且优于傣族中学生。

表3 傣族与汉族中学生(13-15岁)

注:*为P<0.05,* * 为P<0.01。

表4 傣族与汉族中学生(13-15岁)

注:*为P<0.05,* * 为P<0.01。

2.2 耐力素质对比分析

耐力素质是指人体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特定强度负荷或动作质量的能力。按人体的生理系统分类可以将耐力素质分为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肌肉耐力又可分为动力性力量耐力和静力性力量耐力;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属于心血管耐力。中学生在进行耐力素质的测试时,女生采用800m跑,男生1000m跑,测试结果反映受试者心肺长时间的能力。男生方面由表5可知,汉族男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耐力素质提高明显,傣族男生在这三个年龄段中,14岁的年龄段耐力素质较好。此外,13、14岁傣族男生的耐力素质要优于汉族男生,且差异显著,而15岁时汉族男生的耐力素质要优于傣族男生。女生方面由表6可知,13岁傣族女生的耐力素质优于比汉族女生,而14、15岁时,汉族女生的耐力素质优于傣族女生,14岁时差异不大,15岁时显著差异。综上所述,13-14岁年龄段中,傣族中学生的耐力素质要比汉族中学生的耐力素质要好,而到了15岁这个年龄段,汉族男女生要优于傣族男女生。

表5 傣族与汉族中学生(13-15岁)

注:*为P<0.05,* * 为P<0.01。

表6 傣族与汉族中学生(13-15岁)

2.3 力量素质对比分析

力量素质指的是人体或者是身体某部分的肌肉在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力量素质不仅是保证人体完成各种简单或复杂运动的前提,还对竞技运动有促进和决定作用。立定跳远主要是反映受试者向前跳跃时下肢肌肉力量收缩的指标,其测量出的成绩能较好的反映出被测试者的腿部爆发力、协调能力和柔韧能力。对傣族、汉族男女中学生立定跳远成绩对比分析,由表7、表8可知,傣族男女生各年龄段的力量素质都优于汉族男女生,男生间差异不显著,而女生差异明显。13岁年龄段傣族、汉族男女生之间力量素质差异明显;14、15岁时傣族、汉族男生的差异不显著,女生则差异显著。总体上,傣族中学生的力量素质要优于汉族中学生且差异明显,这与傣族的生活环境有直接的关系,热带地方的人群爆发力相对较好。

表7 傣族与汉族中学生(13-15岁)

注:*为P<0.05,* * 为P<0.01。

表8 傣族与汉族中学生(13-15岁)

注:*为P<0.05,* * 为P<0.01。

2.4 柔韧素质对比分析

柔韧素质也叫柔韧性,是指人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的伸展能力。对保证速度素质、力量素质的充分发挥,保证各个动作之间的协调性,对增加动作的幅度以及防止伤害事故都有重要意义。对傣族、汉族男女中学生坐位体前屈成绩比较分析,男生方面由表9可知,13岁时傣族男生的柔韧素质要优于汉族男生,而14、15岁时汉族男生的柔韧素质优于傣族男生,但是差异并不显著。女生方面,由表10可知,汉族女生的柔韧素质优于傣族女生。综上所述,傣族、汉族女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柔韧素质提高明显,13-15岁各年龄段汉族中学生的柔韧性要优于傣族中学生的柔韧性,但是差异不大。

表9 傣族与汉族中学生(13-15岁)

注:*为P<0.05,* * 为P<0.01。

表10 傣族与汉族中学生(13-15岁)

注:*为P<0.05,* * 为P<0.01。

3 结论及建议

3.1 结论

3.1.1 汉族、傣族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速度素质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汉族中学生速度素质优于傣族中学生。

3.1.2 13、14岁傣族男生的耐力素质优于汉族男生,而15岁时汉族男生的耐力素质优于傣族男生;女生方面,13岁时傣族女生的耐力素质优于汉族女生,而14、15岁时汉族女生的耐力素质优于傣族女生。

3.1.3 傣族中学生的力量素质总体比汉族中学生的力量素质要好。

3.1.4 汉族中学生的柔韧素质要优于傣族中学生的柔韧素质。

3.2 建议

3.2.1 国家应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资金投资力度,促使该地区经济和教育水平得到发展。加大体育设施的投入,加强体育运动促进健康的宣传,改善体育环境。

3.2.2 学校要完善和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好服务工作。改变原有注重主课轻视副科的课程结构重视体育课程的实施,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3.2.3 教师要不断加强自己的理论和专业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学内容要新颖、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多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4 加强对体育认知的教育,学生要了解和关心体育时事,把体育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并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猜你喜欢

傣族年龄段汉族
不同年龄段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儿童不同年龄段呼吸疾病与中医体质关系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不要乱叫“老家”了!中国姓氏分布图曝光,看看自己的根在哪
傣族:亲水的民族
蒙古族与汉族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对比调查
试析西双版纳傣族南传佛教教育
西双版纳州傣医常用姜科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