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园文化推进高校思政教育的措施探讨

2020-04-02张建建

祖国 2020年3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校园文化措施

摘要:高校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高校教育转型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校园文化是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构建正确的价值标准,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校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校园文化   思政教育   措施

在高校大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高校的校园是他们每天接触时间最长的场所。高校校园对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重要的文化环境。同时高校校园文化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想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就必须重视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打造高校的人文氛围和校园精神,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积极指导和落实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高校的校园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同时我国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步伐也在不断的加快,整体水平在不断的提升,但是也要注意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只有找到问题的原因才能够更好的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现在我国的高校对于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视时代精神与具体政策之间的衔接,不断的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向多元化的方向迈进。高校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来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步伐,大学生积极参与,热烈响应,让高校的校园文化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同时各高校也在积极的利用校园将社会优秀文化传播到大学当中,比如举办一些红色文化演讲比赛或者社团活动,将娱乐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升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还存在形式主义和功利性的特点,很多高校的老师和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不重视,认为大学生只要学好专业课程就可以了。同时也有不少大学生由于大学生活相对宽松,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把宝贵的学习实践都浪费在了享乐的生活当中,人生没有明确的目标,同时缺乏意志力,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学校的校园文化缺失,在时间上存在缺口,虽然短期具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很难长期坚持宣扬正能量的校园文化。

二、基于校园文化推进高校思政教育的措施

(一)整合校园文化资源,推动高校思政教育进步

高校校园文化存在于高校运行的各个方面,高校校园文化资源也分散在高校建设的各个领域当中,为了能够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要构建积极向上的高校校园文化。首先就必须对校园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和谐系统的校园文化氛围,以此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进步。首先校园文化要体现出高校的办学理念和地方特色,同时也可以让高校保持正确的政治态度,让高校培养的人才能更加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的管理者是校园建设的决策者,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校党组织要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与党组织一起构建校园文化建设。高校要实现党团建设一体化,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同时也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让校园文化传递主流的价值思想。其次高校的管理者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高校管理人员的思想觉悟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度,体现了管理者能力和水平的高低,也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好坏。因此提升高校管理者的思想和能力水平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最后要对高校的教学和管理部门进行整合,双方共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专业的老师能够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但是理论老师缺乏校园文化设计管理的经验,而高校的管理部门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但是缺乏专业知识指导。因此将两者相融合能够更好的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高校要吸纳更多的专业人士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增强高校各个部门之间的互动。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实践管理结合在一起,双方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既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性,同时也提升了教学的理论性,两者统一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当中。

(二)利用高校的社团打造思政政治教育的新格局

在利用校园文化推进高校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各种载体来实现思政教育的新格局。在高校的校园文化当中重要的载体就是一些社团组织。通过社团组织来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能够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升思政教育的活力,同时也能够为校园文化生活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让校园文化更加能够体现大学生的特点。

首先可以以高校的社团组织为载体,对高校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宣传活动。马克思主义是我党的指导思想,我党是马克思主义忠实的拥护者和伟大的实践者,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继承者。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国家宣传教育的主阵地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十分密切。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规范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直接的影響,能够让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步伐与社会发展相一致。因此在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现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因此校园文化一定要重视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作为主渠道和主阵地,对学生灌输正确、健康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让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得到提升。

其次高校要以社团组织为载体对大学生开展一系列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爱国主义。同时爱国主义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就是为国家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新青年的摇篮。高校通过校园文化开展各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提高广大师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意识,提升自身的荣辱观念,帮助大学生树立自尊和自信心。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尤其是在经济和科技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由于我国国际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凸显,因此国家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我国采取的对外开放的政策也让西方国家能够对我国的价值观文化进行输出,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削弱了高校大学生的政治敏感度,甚至还有些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盲目崇拜西方的观念,因此高校必须依托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养。利用高校的校园文化宣传爱国主义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除了采取课堂教学方式以外还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校园内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竞赛活动或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活动等等,还可以在不同的节日比如国庆节、劳动节和918纪念日等在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三)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吸引各种社会优秀文化

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在利用高校校园文化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正确的校园文化建设方向,同时要向大学生正确的引导校园风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发展方向,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结合当今时代发展的特点和要求,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以实践为导向的观念。同时高校管理者也要对精神文化建设给予必要的支持。在高校要大力弘扬精神文化提升,提升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不能够片面的进行,应该吸收更多优秀的社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够弥补传统校园文化建设单一性的特点,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学习校园文化,学习思想政治。学校应该开展各种校园文化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社会当中去学习,为他们将来就业走向社会奠定基础。同时高校也可以把校园文化的精髓传播到社会当中,为社会不良现象的改变贡献力量,优化大学生的社会环境。

三、结语

高校的校园文化对提升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高尚道德素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于馨颖.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途径探析——以钟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6,(16) .

[2]李建荣,顾海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途径探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

[3]张远峰.高校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途径[J].现代职业教育,2018,(23).

(作者简介:张建建,本科,政工师,单位: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校园文化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