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教育综合实力升级版
2020-04-02韦英哲魏文琦
韦英哲 魏文琦
清远是广东省地域最大的地级市和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也是一座新兴而充满活力的城市,一直以来,珠三角“后花园”的良好形象深入人心。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这座“后花园”的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2015年8月,在圆满完成教育“创强”之后,清远在粤东西北率先启动“争先”工作,着力打造教育综合实力升级版。2019年,清远成为粤东西北首批“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之一。清远教育优质发展积累了哪些经验?本刊记者于2019年11月走进清远,分别采访了清远市和清新区、阳山县教育局局长,走访了10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
绘优先发展蓝图
近年来,清远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公平、优质、协调、开放的教育发展理念,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市教育工作争先进位、出新出彩。
立德树人导向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清远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坚持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非常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清远市第一中学副校长朱劲向记者介绍,学校从文化认同、目标引领、习惯养成、主题突出四个要素规范德育课程体系,完善学生主动、教师促动、社会联动的“三动”心育模式。
据了解,清远一中现有3名专职、1名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每名班主任都持有心理健康教育C证。面向学生,有心理健康周、健康月活动;面向班主任,有心育培训及相关活动。2017年,该校被评为“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近几年,清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引人瞩目。乘清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东风,清新在中小学广泛开展节日主题教育、美德少年等教育活动。同时,注重做好中小学禁毒教育工作。全区共建成26所省级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建设,60所区级示范学校,实现示范学校全覆蓋。2017年底,清新区教育局开发了广东首个3D虚拟互动毒品预防教育科普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再现毒品预防教育,并把禁毒知识考试与学生德育考核结合在一起,获国家版权专利。
清新区教育局局长梁镜河说:“清新区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拓展德育工作渠道、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纵观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建立了党组织主导、校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强化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2018年,清远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年度测评获全国第七、广东第一的优异成绩。
科学规划引领
以教育转型升级和优化发展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着力把清远打造成为环珠三角地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市。在这一共识之下,清远把推进教育现代化作为加快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
2014年,清远市委、市政府站在全局的高度,着眼全市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现实的教育需求和全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格局,把发展教育作为全市融入珠三角发展的先手棋,提出了清远教育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即第一步打造成环珠三角的教育高地,第二步力争教育发展位居粤东西北的前列,第三步跟上珠三角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
近年来,清远先后制定实施了《清远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调整清远市中心区域教育管理体制和学校布局的决定》《中共清远市委、清远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意见》《清远市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实施方案》《清远市关于全面实施“强师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清远市教育现代化发展规划(2015—2020》《清远市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
政府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主体。清远严格落实市、县两级政府的主体责任,严格教育发展问责制,把推进教育现代化工作成效作为各地、各部门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确保创建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目标按时完成。
优先投入护航
清远属于广东欠发达地区,财政并不宽裕,但在教育投入上不遗余力,让清远人民实实在在享受到教育发展的“红利”。
清远市各级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职责,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切实做到“两个只增不减”。清远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县(市、区)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必须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以上;城市教育费附加必须全额用于教育;农村税费改革省转移支付用于教育的比例不得少于40%;每年新增财力用于教育的比例不少于10%。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1.5亿元,对创建“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工作给予奖补。据统计,2015—2017年,全市推进教育现代化投入专项资金共60.9亿元,其中市本级投入资金24.5亿元,各县(市、区)共投入资金36.4亿元。
县域内省教育强镇复评覆盖率达到100%是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的前提条件。2018年上半年,阳山县仍有9个乡镇未完成省教育强镇复评,大部分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功能场室的配置不完善,校园建筑比较陈旧,运动场建有塑胶跑道的比较少,校容校貌欠缺现代化气息。“争先”申报迫在眉睫,需补强的项目多,资金投入不足,任务非常艰巨,面临的压力大。
为此,阳山县委、县政府统筹安排教育专项资金,加大财政投入。2018年暑假,各学校加快基建维修工程的实施,省教育强镇“补强”工作进展提速,大部分项目完成建设,全县各类学校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实现了教育装备升级。2018年9月下旬完成9个省教育强镇复评后,阳山立即申报“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并顺利通过省督导验收。
阳山县教育局局长唐长远说:“阳山攻克了决心不足、底气不足、资金投入不足的难题,实现了‘弯道超车。目前,阳山教育虽不是全市最优秀的,却是发展最快、进步最大的。”
教育经费的超常投入,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一所所设施设备先进、花园式的现代化学校以全新面貌迎接师生,有力促进了清远教育事业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教育现代化进程。
固均衡发展根基
在科学规划引领和优先投入护航下,清远教育稳步前进。全市通过调整中心区域管理体制和学校布局,大大促进了市中心区域教育扩容提质,实现了市中心区域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可持续发展;通过全面实施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公办学前教育,促进了全市教育南北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均衡优质发展,为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扩容优质学位
2019年9月2日上午,阳山县黄埔学校举行了首届开学典礼,全校1600多名师生参加。
阳山县黄埔学校建设工程是2018年阳山县“十件民生实事”之一。这是一所由对口帮扶的广州市黄埔区委、区政府出资、规划设计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目前,学校已部分启用,预计全部建设完成后,可提供2500多个学位,大大缓解县城学位紧张的问题。
2016年以来,阳山县政府约投入3.58亿元,建成幼儿园3所、小学1所,扩建幼儿园1所、小学3所,共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290个,小学学位2205个。
增加学位供给,是阳山县乃至清远市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
针对学位供给最紧张的县城和中心区域,2018—2019年,清远市政府连续两年都将“加大学前教育及中小学优质学位供给”列入民生实事重点推进。
据统计,2018年全市共新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学位22667个。其中市中心区域新增学位13198个,均超额完成年初所定目标。
2019年,全市县城和中心区域新建、改擴建学校(幼儿园)19所,新增学位17795个,其中幼儿园1080个,中小学16715个。
值得一提的是,清远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消除了56人以上大班额,小学、初中起始年级班额均达到省定标准。
促进教育公平
目前,清远学前教育毛入园率由2015年的95.4%提高到101.24%,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由2015年的92.5%提高到99.46%,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8.8%。
2019年,全市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比达83.94%,规范化幼儿园占比达81.05%;全市公、民办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100%;全市特殊教育学校7所,特教资源中心4个,随班就读资源教室83间,在建特殊教育学校2所……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清远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成效显著,“读书难”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并逐步向“读好书”转变。
以清新区为例,通过实施“国办二十条底线”工程、“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农村小规模学校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普通高中“改薄”工程等,推进教育资源向乡镇和农村下移,使义务教育向优质标准化发展,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率达100%;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高中“改薄”全面完成,实现了普通高中优质学位全覆盖;中职教育结合地方和市场实际,注重内涵建设,强化校企合作,办出特色。全区87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都是标准化学校,实现了“全覆盖”。
教师均衡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要素。清远通过创新农村师资配置机制,以教师的均衡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核定机制,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根据班级数量和班额核定教师编制数,而不是以简单的“师生比”核定编制,并规定每个教学点至少配备2名教师。二是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调配机制,市政府规定,编制部门统一核定县域内教师总编制,由教育部门统筹调配使用,并向农村学校倾斜。三是建立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刚性和柔性流动制度,对在同一所学校工作满10年的教师有计划地进行轮岗。四是积极推进城镇教师对农村的支教工作,通过教师走教、支教、志愿服务等方式弥补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学科教师不足。
破壁城乡二元
清远北部地区是山区和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受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影响,北部与南部的教育资源和办学条件存在一定差距,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在南部地区。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清远大力实施“南联北扶”战略,并开展广州清远教育对口帮扶交流合作,加大对北部山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扶持力度。
伴随着阳山县“全域校车”民心工程的实施,阳山第一批共8所学校实行全寄宿制办学,通儒中学便是其中之一。2019年暑假,学校翻新了宿舍楼、饭堂,换了新的上下床,购买了脱水洗衣机,尽心尽力完善住宿条件,受到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通儒中学初三学生邱宇航说:“我以前走读,虽然学校离家很近,花在路上的时间不多,但在家里自习容易分心。住宿后,我的学习时间很充足,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与同学相处的时间也多了。”
阳山县教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学年,全县乡镇初中在校生5982人,其中,寄宿生2314人,占39%;2019学年,全县乡镇初中在校生6594人,寄宿生4381人,占66%,同比增长27%。
建设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两类学校”是清远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点工作。2018年全市497所义务教育学校中,有农村寄宿制学校174所,包括寄宿制小学56所,寄宿制初中117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38所)。农村寄宿学生53162人,其中小学9784人,初中43378人,农村寄宿学生占全市中小学在校学生总数的10.6%。作为广东省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工作试点市之一,清远市政府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意见和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配备和管理标准,全力推进试点工作。
因成效明显,连南瑶族自治县被省教育厅定为全省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现场观摩点,于2019年1月9日顺利承办了全省“两类学校”建设现场交流活动。当年6月,清远市教育局对全市2018年建设的60所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进行了交叉验收,通过整改,60所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全部达到建设标准。2019年全市继续投入8937万元,用于第二批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完成改造27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改扩建13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新增寄宿制学位3441个。
如今,清远北部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已达到南部地区平均水平的90%以上,北部与南部地区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差距明显缩小。
登优质发展阶梯
优质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涵。近年来,清远通过实施内涵提升、结构优化、强师兴教、开放引领和特色发展等举措,助力教育实现优质发展的新跨越。
提升办学品质
阳山县阳山中学坐落在贤令山下,位于韩山书院旧址,建校已有85年,校内留有阳山令韩愈的“钓鱼台”遗址。2016年,学校确定了以韩愈文化为依托的“贤智”文化主题,要求教师围绕贤德、贤能、爱生、敬业等师德规范,把德育放在首位,把“贤”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加快导学式教学改革,并积极围绕韩愈文化、山水文化、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特色编写校本学习资料,现有教育系列和教学系列共10多本。
在“贤”文化的引领下,阳山县各校深入挖掘阳山韩愈文化内涵,打造“思贤、学贤、育贤、用贤”的思贤文化教育特色:坚持将“思贤”文化与县域优良传统文化相结合,建设“接地气”的环境文化;与顺应潮流的时代精神相结合,建设“养正气”的制度文化;与民族历史渊源的传承相结合,建设“蓄锐气”的精神文化;与本校园内的优势项目相结合紧密联系起来,建设“长志气”的活动文化。
在清新区,各校都致力提升办学品质,促进学校内涵建设。
清新区第二幼儿园积极融入本土文化元素,通過大环境创设、课程设置、班级“一班一乡镇”“一班一特色”环创、具有清新本土特色的户外自主游戏、班级区域活动等方面,培养幼儿的乡土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清新区太平镇初级中学坚持以科技教育为抓手,近三年,在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实践能力挑战赛中屡获佳绩,其中省级一等奖以上的就有11人次,学校被清远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评为“2018年清远市航空航天教育优秀单位”。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激发学校活力的源泉。2016年5月,清远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校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2016—2018年)》,全面推开了清远市中小学文化建设工作。2017年,市教育局评选了第一批共20所清远市学校文化建设示范学校。2018年,市教育局评选了第二批学校文化示范校32所。市政府设立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奖励资金,两年共奖励500万元。2019年,在综合各校交流展示和实地考评情况后评选出31所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
经过几年的努力,清远涌现出一批特色明显、校园环境优雅、文化氛围浓厚、办学理念先进、管理模式民主规范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校。
加强师资建设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清远创新理念,大胆突破,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工程。
一是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二是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积极推进“县管校聘”“局管校聘”等改革工作,深入实施校长“去行政化”改革,推行校长聘任制。三是实施继续教育工程。2015—2017年,全市各级共划拨2.62亿元用于教师培训和学历提升。四是提高山区教师地位待遇。五是实施科研促教工程,引领教育改革与发展。
“目前,教师待遇全面实现了与公务员收入‘两相当,特别是连续4年提高山区教师津补贴,着力推动中小学教师待遇‘两个不低于,有力稳定了山区教师队伍,广大教师安教乐教。”清远市教育局局长张玉兰说。
记者走访发现,许多学校都非常注重教师专业成长。
作为全市幼儿园的窗口学校,清远市实验幼儿园实行分层式多样化师资培训,开展园长项目培训、骨干教师培训、青年教师培训,制定差异化的培训方案,满足各个层级教师的发展需求。以专业技能竞赛、展示活动为依托,加快教师专业成长;同时,成立“刘婉芬名园长工作室”,通过协同发展、送教下乡、对外展示等,以点带面,彰显绿色教育特色,发挥示范园辐射作用,助力清远市名、优园长培养、成长。
阳山县碧桂园小学创办于2016年9月,校长胡国坚说:“学校以贤文化为引领,以课题为抓手,努力锻造贤师团队,培育时代新贤。”短短几年,学校已有13个市级及以上课题,语、数、英、音、体、美等7个学科都有,还催生了2个市级工作室,1个省级工作室,1个省特级教师,1个正高级教师和6个副高级教师。
清新区太平镇集华小学的教师们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工作,其中,数学科组的“农村小学数学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复习课效率的实践研究”成功申报市级课题,实现学校教研零的突破。
这些学校都在积极搭建舞台,促进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满足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建设职教之城
清远工贸职业技术学校立足于服务清远地方企业,加强与清远各大产业园区优质企业合作,按照“依托行业、对接产业、锁定职业、服务就业”的专业建设思路,不断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专业方向,以“订单班”“冠名班”抓手,大力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解决学生技能和对口就业等问题,实现校企有效对接。同时,将职业技术标准通过校企合作引入专业教材建设,开发与实践教学相配套、能反映生产实际、体现岗位技术要求和职业技术标准的立体化教材。近年来,编写校本教材40本,公开出版教材16本。这是清远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
清远职业教育在本土职校的努力下有了一定的积淀,如今职教城的到来,将改变清远教育的结构,成为全市教育发展的新拐点。
2019年10月,广东省职业教育城首期工程完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财贸职业学院5所高职院校如期开学,首批招收约2万名学生。加上原有的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以及清远工贸职业技术学校,目前省级职教基地共有9所高职院校和1所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师生6万多人,2018年引进的广东金融学院清远校区尚在建设中。
到2021年,清远市区将拥有1所应用型本科高校、9所高职院校和1所中职学校,囊括中职、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高校,涉及金融、交通、农业、建筑、工程、财贸等行业,职业院校聚集度全省首屈一指。在校学生将超过12万人,每年可输送高技能人才4万人,为粤港大湾区的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张玉兰表示,下一步,将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把职教城做大做强,形成“1+9+N”大格局。充分利用清远作为全国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地区的优势,积极创建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试验区;依托职教城高校层次丰富和类别多样的优势,积极探索产教深度融合,中职、专科、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衔接培养,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施职业教育综合改革,争创国家级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成为名副其实的职业教育城,为提升我省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主动服务加快融入大湾区作出“清远贡献”。
引进优质资源
清远市清新区第四中学于2019年秋季开学,是清新区人民政府和华中师范大学合作举办的一所公办初级中学,现有150多名教职工,2409名学生。以后每年将为清新区提供1200个初中学位。
“我们来到清新之地,希望给清新教育带来一股清新之风。”校长狄聚学由华中师大委派而来,他告诉记者,学校教师定期到华中师大附中跟岗培训,华中师大也会定期派专家团队来督学,提升学校教师水平。在建设一所新学校的同时,他们也把优质资源共享给区域内的其他学校。
2018年,清新区在办学过程中,努力寻求突破,分别引入华中师范大学、江苏苏派教育集团开展合作办学,共建区五小、区六小。2019年又共建了区四中。
梁镜河说:“通过开展合作办学,建立交流合作的平台,依托华中师范大学和苏派教育研究中心在基础教育方面的特色优势,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为清新教育发展提供保障。”
放眼清远,广清教育帮扶也为清远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近3年来,广州中小学结对帮扶清远206所学校,涵盖幼儿园,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学校,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帮扶。累计组织近万人次教师、校长进行相互挂职和学习交流;培育骨干教师(校长)约1.16万人次;引进广州名校来清办学2所、设立分校1所、建立“广清一体化”教育交流学校联盟1 个、联合办学办班18个;广州市、区两级累计筹措资金约1.8亿元,支持清远学校添置教学设施设备、信息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增加学位等,新建、改扩建学校23所,增加学位5000多个。特别是2019年,广州市教育局划拨91万元支持清远3所市直高中改善办学条件;建立“一校帮扶一镇”机制,一年来完成23个乡镇30所学校结对帮扶,推进了广清教育对口帮扶深度发展。
此外,清远把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打通了教育信息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以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从2013年起,清远由市级财政“托底”,连续5年每年投入1459万元用于全市,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全市100%的中小学校拥有了多媒体教室,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一步,将着力推动全市智慧教育管理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清远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观察:清远教育现代化的三股力量
教育现代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促进清远振兴发展的必然要求。成为粤东西北首批“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清远教育综合实力迎来质的飞跃。清远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背后,依靠的是三股力量。
第一股力量,是支撑优先发展的定力。从“三步走”发展战略到部署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工作,通过先进理念引领、科学规划引向、加大投入护航、强化督导推进等举措,精准施策、定向发力,体现了清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的决心。清远教育人紧紧把握机遇,助力清远教育升级换代。
第二股力量,是确保均衡发展的毅力。清远克服困难,大力实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从加快推进城镇学校建设、全面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实施提升北部地区办学水平工程等方面可以看出,为了实现教育现代化总目标,清远教育人身上有着坚韧持久、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第三股力量,是实现优质发展的魄力。从实施校长“去行政化”到教师“系统人”改革,从做大做强职教城到开展合作办学,从试点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到提高山区教师补贴,这些都显现出清远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过人胆识和果断作风。从而,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才有新突破,清远教育发展才会出现新亮点。
正是这三股力量汇聚成的合力,帮助清远教育披荆斩棘,从夯实基础、全面普及、促进均衡向着奋勇争先、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目标迈进,从“有书读”到“读好书”华丽转身,最终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清远教育。
(本栏图片除署名外,由韦英哲拍摄)
本栏责任编辑 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