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实习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2020-04-02沈超群

科技视界 2020年3期
关键词:动力工程工作岗位意向

沈超群

基金项目:

扬州大学2019年类SPOC混合课程“工程热力学”(YZUHH2019-21);

扬州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MATLAB在工程流体力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YZUJX2018—46C)。

摘 要

针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实习的现状,从实习单位、学生及学校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解决现有问题。采用已有工作意向的学生进入工作单位、无工作意向的同学进入学校安排的实习单位的方式,提升毕业实习实际效果。

关键词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实习;现状与对策;分散实习

中图分类号: TK0-4;G64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20.03.004

现阶段,大学教育已经开始回归到“以本为本”,而毕业实习是本科教育阶段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搭建理论知识到工程实践的重要桥梁。[1]尤其对于能源与动力工程这样的工科专业,毕业实习有助于建立学生对应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间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在毕业后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和环境;同时,毕业实习还是对学生理论知识,尤其是专业课掌握程度的检验,有助于学生查漏补缺,更好保证学习效果。因此,毕业实习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本科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其重要性,相关部门对于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境愈发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2]

然而,现阶段毕业实习的实际效果难以保证,甚至于流于形式,已经难以发挥毕业实习的应有效果。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实习单位、院校及学生。如何保证毕业实习的实际效果、达到毕业实习的目的已经成为本科教育实践中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分析了现阶段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在毕业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1 毕业实习中面临的问题

1.1 实习单位数量及意愿

毕业实习需要院校与实习单位对接,将实习学生安排到相应的工作岗位中去,以使学生从中获取知识,并得到锻炼。但是,毕业实习过程中遇到两个主要问题:毕业实习单位数量少、实习单位接待实习意愿不强。

这两个问题在实习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的。由于毕业实习单位较少,需要将学生集中安排同一实习单位,给实习单位造成较大压力,从而影响到了实习单位的接待意愿。而在实习过程中,受到实习单位生产任务的影响,毕业实习与实习单位实际生产存在冲突。此外,由于学生对工作岗位不熟悉,且学生实践经验十分欠缺,实习过程中实习单位承担了较大的安全风险,包含了学生的人身安全以及企业的生产安全。对于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相关的各实习单位更是如此。这已经成为众多单位在接收学生实习时考虑的首要问题,大大降低了实习单位接受实习意愿,使得毕业实习单位数量较少。即便实习单位接收了实习安排,学生在实习中的参与度不强,甚至流于形式,严重影响到了实习效果。

毕业实习单位数量不足且不固定、毕业实习单位接受实习意愿不强等问题已成为现阶段中毕业实习过程现状的主要矛盾,应该通过多方面去化解。

1.2 实习经费保障难

毕业实习过程需要经费保障,尤其是需要前往学校驻地以外地点实习更需要经费保障。然而,各学校专业多,经费有限,难以保证所有专业都能有充足的实习经费保障。尤其对于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非优势/强势专业的高校,经费保障能力上更弱。这样就影响到了毕业实习单位的选择及实习时长,难以保证实际实习效果。

1.3 学生态度

首先,毕业实习是学生第一次直接面对生产实践,实习中或多或少存在不适感,需要时间适应。其次,毕业实习期间,学生还面临着就业、考研等压力,且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学生参与毕业实习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而实习过程中,由于实习单位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安排现场参观,甚至是非现场的口述讲解方式进行实习,造成学生在实习中的获得感低,难以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实习。这些必然会使毕业实习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1.4 指导老师

现阶段,毕业实习过程中指导老师只是起到了领队的作用,而对学生实习过程的实际指导较少。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实习过程是少数老师带领整个班级,甚至整个专业学生参加实习。学生多而老师少,指导老师没有足够的精力指导每个学生的实习过程,而是重点关注于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包含了学生的人身安全及实习单位的生产安全等。其次,指导老师的专业背景与实习企业的实际生产并不相符,造成指导老师无法从专业知识角度去指导学生的毕业实习过程。

2 现有问题的对策探讨及政策机制保障

从上述问题可以看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于实习学生较为集中,给实习单位及其他相关配套保障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如何化解这种压力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实习面临的重要课题。扩大实习途径,无疑是化解这一难题的重要方法。

2.1 实习形式

毕业实习往往安排在最后一个学年,甚至最后一个学期。此时,学生都在积极谋划毕业计划。因此,在毕业实习开始前,部分学生已经有了工作目标,甚至已经签订了工作意向。而学生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都会面临熟悉工作岗位的过程,同时用人单位在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和考核。如果能将毕业实习过程与学生对工作岗位的熟悉过程结合起来,既有益于学生,也可以缓解集中安排实习所带来的压力。因此在毕业实习形式上可以做相应的改革,可将毕业实习分为两类,学生分散进入各自工作意向单位实习和集中安排进入实习单位实习,分别对应已有工作意向的同学和暂无工作意向的同学。

这种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提高毕业实习的实际效果。对于参與分散实习的学生,可以尽早适应毕业后即将面临的工作岗位,缩短毕业后的适应期,甚至于与工作试用期结合,有利于其职业发展。此外由于直接面向实际工作岗位,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积极性和主动性可被充分调动,充分保证实习效果。对于条件成熟的就业意向单位,还可以安排学生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相结合。

分散实习后,需要进行集中安排进实习单位的学生人数减少。首先,由于人数减少,可有效减轻实习单位面临的接待压力,有助于安排学生进入一线工作岗位实习,提升毕业实习效果;由于实习单位接待压力减小,也有利于提升实习单位就毕业实习开展校企合作的意愿,为后续学生实习提供可靠保障。其次,这种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的方式,降低了实习所需经费。再次,教师实习工作负担降低,可更多参与到指导学生实习过程。

2.2 政策制度保障

对于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实习学生所在学院及学校应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尤其对于分散实习的学生,应承认其在就业意向单位的实习工作,保证其获得所需学分。

毕业实习管理中,应做到有的放矢,尤其对参与分散实习的学生进行必要的资格审核。由于就业是双选过程,学生的就业面广,有些学生的就业单位及岗位与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相关度低,甚至在实际工作中不会运用到相关专业知识。而毕业实习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对于意向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低的学生,应谨慎甄别,并安排其参与集中实习。此外,对于无工作意向的学生,不可由其自主寻找实习单位,而应严格由学校统一安排集中实习,以保证毕业实习实际效果,及便于过程管理。

2.3 毕业实习时间安排

考虑到考研时间安排及找工作周期等,可將毕业实习时间安排在第八学期,有利于保证学生有充分时间确定工作意向,以安排分散实习。对于参加分散实习学生,根据其自身情况,可灵活安排实习时间。对于可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可不拘泥于具体的教学时间安排;同时,在保证基本实习时长和正常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基础上,根据就业意向单位和学生的意愿,可灵活延长实习时长。

3 小结

毕业实习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对已学专业课掌握程度的建议,也搭建了课堂学习到工程实践的桥梁。然而在毕业实习的具体时间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其实际效果。本文将毕业实习与学生就业相结合,提出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化解当前毕业实习所遇问题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齐红元,朱衡君.工科专业毕业实习模式的思考与实践.中国电力教育,2007(3):121-123.

[2]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464/200704/2182 5.htm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818/201107/12268 8.htm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10/t20191011_402759.html.

猜你喜欢

动力工程工作岗位意向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热能动力工程在电厂锅炉中的应用探讨
能源与动力工程
集体意向:交互认识的均衡
探析热电厂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有效应用
真心可笑的办公室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