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与微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路径
2020-04-02杨宝国
杨宝国
(西京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3)
一、“大数据”与“微文化”概念及其辩证关系
1.“大数据”概念及其特征
2016 年12 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再次彰显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要认真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需要大智慧、大视野和大方略。 时隔1 年,在2017 年12 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懂得大数据,用好大数据,增强利用数据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对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使大数据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1]笔者认为习主席此次讲话不仅为政府各级领导干部指明了工作思路,更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方法指导。高校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如何把握和利用当前日新月异的大数据,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路的关键之所在。新时代下,高校应精心谋划、布局,深入了解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更好服务于立德树人的办学宗旨。
大数据在改变我们当下时代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的同时,也深刻影响并改变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与路径,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过去依靠经验向“用数据说话”的方式变革。如何让高校在大数据背景下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待解决的课题。
对于大数据的概念,目前学界并没有达成共识,但在大数据研究方面比较权威的奥地利学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他的著作《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提出了“大数据”概念,即所谓大数据就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通过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有巨大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或者深刻的洞见。”[2]国内学者徐子沛认为:“大数据之大并不仅仅在于容量之大,更大的意义在于对海量数据的交换、整合和分析,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带来‘大知识’、‘大科技’、‘大利润’和‘大发展’”。[3]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于“大数据”概念暂无公认定义,但对于“大数据”本身所具有的四大特征的认识上已逐步趋同,即为“4V”:一是Volume (数据规模大),即拥有巨大的数据量和数据的完整性,人类在未进入大数据时代之前,只有相当少数量的人或机构有条件利用数据技术接受数据、传递数据和分享数据;而当今处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多数人都可以方便快捷地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等数据链接技术分享数据,让数据为人的各种决策提供依据。二是Velocity (处理速度快), 即可以更快地满足实时性的需求,各种数据都处于实时更新和变化之中,要求大数据必须做到即时处理,否则就会失去数据分析的原本价值。三是Variety (数据类型多),即意味着要在海量数据间(包含数字、文档、图片、视频、位置等信息)发现其内在关联。四是Value (富含价值),即大数据本身富含价值,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是继土地、资源、货币、技术、管理之后的重要生产要素。
2.“微文化”概念及其特征
随着人类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世界正掀起一场与大数据的规模巨“大”并驾齐驱的所谓“微”革命:微博、微信、微课、微商、微店、微电影、微直播、微访谈、微小说、微音乐、微领地等等,各种带“微”标识的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地冒出来,我们迅速过上了“微生活”,我们的生活也随之步入了“微时代”。[4]所谓“微”就是指一些微不足道的行为,不经意间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比如:微博用户只用140 个字“说出自己”,它不仅完成了对事件的完整报道和传播,也记录了一个普通人生活的点滴;“微整容”通过一次次微小的改变使得自己变得越来越漂亮;“微支付”看似不起眼的网络支付,却造就了很多富翁。与此同时大量“微语言”也盛行于网络媒体,例如“然并卵”(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城会玩”(你们城里人真会玩)、“理都懂”(你说的道理我都懂)、“醉不行”(我也是醉得不行了)、“秀分快”(秀恩爱分得快)、“李菊福”(有理有据,使人信服)、“蓝瘦,香菇”( 难受,想哭)等等。
微文化是以数字信息、数字通信及相关技术为基础,以微博、微信等为发端和主要传播平台,并且不断发展和衍生,以个体化和微观化为显著特点的亚文化现象。[5]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微文化有其自身的特征。
(1)传播载体多样、传播内容碎片化
当前,微文化的传播方式可谓是多种多样,除了作为传播主体的微博和微信之外,微电影、微小说、微营销、微支付等也被广泛运用和传播。微文化传播不再追求像传统文化的那种鸿篇巨制,而更多是将个人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碎片化形式呈现给人们,主要表现为内容简洁、事件单一、形式多样(文字、视频、图片和音乐等),且能够在具有网络覆盖的区域即时将信息传递给公众,引起社会媒体广泛关注。
(2)交流方式自由灵活、公众话语权全面提升
公众通过微平台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碎片时间,时刻分享和记录个人状态,基本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你在排队、行走等消费碎片时间的同时,可以随时记录周围环境的变化和感受,然后通过微平台即时分享,引起朋友圈的点赞、评价和转发。人们在这种自由交流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作为人类个体公众话语权的全面提升,当你翻阅浩瀚如烟的人类历史会发现,传统的历史只不过是那些帝王将相的历史,公众群体彻底被忽视。但是,在当前这种微文化背景下,普通大众百姓都可以记载自己的历史,打破了过去官方作为历史记载主体的单一性,凸显了历史的立体性和全面性。
(3)“大数据”与“微文化”之辩证关系
我们的时代被称为大数据时代,但与此同时却流行着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各种“微”文化,大数据与微时代并行不悖,成为时代的双螺旋。大数据与微时代通过碎片化而相互连接、贯通,微时代是对宏大叙事的解构,是世界的碎片化,而大数据又将海量的事件碎片重新聚集起来,它是碎片世界的整合与重构。因此,大数据和微时代是事物的一体两面,它们共同构成我们时代的二重奏。[6]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大数据”与“微文化”二者是相反相成的关系,且辩证统一于当前的信息化时代。
二、“大数据”与“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困境
1.“大数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困境
当前,少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各种数据平台收集学生各种信息,利用云计算技术进行简要分析,可以基本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家庭状况和生活习惯等全方位信息,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但大部分思政教育工作者在面对大数据带来的机遇时,表现出更多的是大数据给他们带来的挑战。
(1)思政课堂教学有效性受到严重挑战
课堂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提升思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的价值追求。目前思政课教师面对的学生是完全被智能化和信息化所裹挟,学生拥有移动智能产品且能够熟练使用的比例达98%以上,课堂上随时都能看到“低头族”,他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智能产品在各类数据平台获取个人所需信息。但由于学生自身缺乏数据分析、处理和识别能力,导致所获信息基本处于碎片化、凌乱化状态,对很多信息容易甚至断章取义而出现过激言论和行为,客观上对思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产生较大冲击。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化水平相对滞后
在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最大障碍是缺乏既懂专业又懂大数据分析的专业人才队伍。目前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背景的教师和管理人员, 缺乏对数据收集、筛选和分析能力;具有数据分析能力的人才,往往缺乏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专业背景,难以通过对大数据分析得出理性结论。因此,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的无缝对接仍然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个技术难点。
(3)数据信息泄露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伦理底线与法律红线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通过高校信息平台收集学生数据信息时,不可避免地会窥探到学生的私密信息,信息一旦泄露给社会不法分子将会严重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近年来高校校园频频发生的电话诈骗、校园贷款和学生心理问题,都直接或间接指向高校学生信息管理存在严重缺位问题,它容易造成学生对社会产生不信任感和心理恐慌。因此,高校要杜绝学生信息泄露除了加大技术性防范外,更需要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严守伦理底线与法律红线。
大数据是把“双刃剑”,在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更多的是带来了前所未有挑战,倘若运用不好将会让我们付出沉重的代价。
2.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困境
(1)微文化冲淡了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应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是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的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然而,当前与中华优秀文化不同,微文化几乎没有市场准入“门槛” ,微文化话语为标新立异,想方设法地追求新、奇、萌、怪,对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进行无所畏忌的“创新”。[7]“厉害了word 哥”、“蓝瘦香菇”、“理都懂”、“醉不行”等生造词汇大行其道,充斥着学生与网络之间。反映社会主义正能量且属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无人问津,“快餐文化”成为了大学生文化生活的主流,微文化的产生消解了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客观上冲淡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实践。
(2)微文化泛滥导致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迷失
习近平指出当前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当然也面临着诸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环境污染严重、民生问题短板突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和社会矛盾交织叠加等严峻挑战,这也正是西方敌对势力攻击中国这个庞大肌体的痛点,他们借助微文化媒体平台大肆宣传西方的假民主和人权,打着思想“争鸣”的幌子,宣扬历史虚无主义。甚至将长期作为中国人崇尚“精神坐标”的历史人物: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焦裕禄等拉下神坛,与之相反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想在大学生中颇受欢迎。西方社会思潮乘机入侵,正侵蚀着大学生的理想与信念,导致大学生理想与信念迷失。
(3)微文化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生活方式
当前,微文化是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的一种文化行为,我们以大学生当前使用最多的微文化工具、不同时间的使用比例为调研对象,在西安某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500 份,回收问卷476 份,有效问卷463 份,有效率为97%。调查数据显示:
①微信成为当下大学生最流行的沟通媒介(见图1)
通过图1 我们可以看出,微信已成为大学生使用最多的交流媒介,占比高达99.5%。微信为何几乎受到所有大学生的青睐,在调查中学生的回答可谓是五花八门,如:“大家都用,我不用显得我比较‘土’且无法和别人联系”;“微信比QQ 更年轻,功能更强大”。微信如此之火,其根本原因在于用户对它的满意度较高。
②微信使用占据了大学生大部分活动时间(见表1)
表1 大学生不同时段微信使用率百分比(%)
通过表1 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在不同时段使用微信的频率较高,几乎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课余时间,在调查中学生反馈使用微信主要用途有以下三种表现,第一,为微信朋友圈点赞;第二,关注微信好友的生活状态,写评论,秀自己和朋友;第三,利用微信做微商。
微信已是当下大学生生活的重要领地,微信平台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高校应鼓励和引导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建立校内微信、微博等微联盟,抢占思想政治宣传工作高地,宣传内容要切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习惯,以社会流行语引导社会舆论,切实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入眼入耳、入脑入心。
三、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路径
1.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
(1)牢固树立大数据意识
我们处在大数据时代,当然需要与时代匹配的数据化教育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需用大数据作为理论支撑,让数据说话,教师要能够从纷繁复杂的数据系统中对数据进行整合创新,并通过直观方式传递给学生,切实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日常学生管理中,管理者不仅要具备信息提取能力,而且要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学校顶层设计者应充分认识大数据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步伐,让一线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工作管理者能及时提取所需信息,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数据化提供有效保障。
(2)规范微语言、发挥好微文化的正效应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使用“微语言”已成为人们表达情意的重要手段,并且呈现由“微”向“大”的发展趋势。微语言在给语言生活带来新鲜感的同时,也带来了“泥沙”与“污垢”,很多微语言呈现低俗化和庸俗化倾向,给大学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微信圈有些不怀好意的人有事没事就发各种牢骚、各种调侃和各种未经证实的不当言论,给党和政府造成了不良社会形象,向大学生传递了负能量。要规范微语言使用,一方面,要普及公民文明使用微语言法律常识教育,另一方面,要采用技术手段,设置微语言过滤环节。建立完善的政府主导、学校参与的协同行动机制,形成微语言治理合力,以确保清“泥沙”、去“污垢”能够高效实施、效果持久。
“微文化”作为一种与“大数据”相反相成的时代现象并存,应发挥好其正效应,真正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政课教师应将微文化中的微元素及时嵌入课堂教学,通过教师提供或者学生自制的微视频、微短片、微动漫等含有多种不同微元素紧密结合,提升思政课堂教学学生参与度;学生辅导员应及时关注学生发布的微信朋友圈,及时与学生进行在线互动,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学校管理者应组建专门部门每天更新官方微信平台消息,微信内容应以弘扬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和社会正能量为主旋律,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最高境界。
2.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团队
新时期,在高校能熟练应用和理解大数据的专业人才队伍非常紧缺,要切实发挥好大数据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有效支撑作用,打造一支懂理论、会数据、善分析的专业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势在必行。
只有建立一支能够积极适应、广泛利用大数据的人才队伍才能有效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性质。[8]打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关键是提升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专业化水平,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通过专业培训,提升现有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使用大数据能力,举办以大数据为主题的教学或学生管理工作竞赛, 以赛促学、以赛促管,让数据学会说话,让数据为理论和管理服务。第二、适当引进部分大数据专业人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的多元化,增强教育主体间的交融与互补。
3.构建大数据使用者责任承担机制
人们对大数据的使用必然会带来数据泄露的风险,如何将风险降到最低是考验每位数据使用者是否能够坚守伦理底线和法律红线。伦理道德作为人的行为柔性导向作用不容忽视,但法律作为规范人的行为的刚性要求在实践中更具可操作性。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在对数据使用主体加强伦理道德教育的同时更需要法律来防止学生隐私信息泄露。具体可以尝试以下方法:第一、学校加强涉密数据平台的监控和日常管理,通过技术手段设置技术屏障,防止黑客入侵窃取私密信息;第二、加强对学校数据管理者的伦理道德教育和相关法律知识教育,提升管理者自身能力与素质;第三、数据具体使用者要与学校数据管理部门签订保密协议,出现泄露将追究法律责任。
结语
大数据与微文化为我们这个时代提供了认识世界的全新视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人才的历史重任,教育主体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需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和研究方法,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路径,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