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勤官兵甲状腺结节检出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2020-04-02田雅军韩飞舟
杨 波,田雅军,韩飞舟
0 引 言
近来年,我国居民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甲状腺结节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1]。甲状腺结节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年龄、性别、饮食、自身免疫、接触放射线等因素有关[2]。随着海军执行任务的增多,训练工作负荷压力不断增加,加之长期海上生活及舰艇噪声、电磁环境可能会对机体内分泌、代谢系统产生影响[3]。本研究通过对771例海勤官兵男的甲状腺结节检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生化检查探讨其相关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做好海勤官兵的健康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空军杭州特勤疗养中心进行疗养的海勤官兵共771例,均为男性,年龄22~58岁,平均(32.36±7.79)岁。其中,20~30岁305例,30~40岁321例,40~50岁91例,>50岁54例。
1.2检查方法采用统一型号的B超机(西门子ACUSON S2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10 MHz),受检者采取仰卧位,头部后仰,肩部垫高,充份暴露颈前区,观察并测量甲状腺大小,内部回声情况,有无结节等,及时记录结节位置、数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等情况,对于多发性结节,测量其最大者,采用CDFI检查观察结节内部及周围血流分布情况。所有研究对象均空腹过夜8~12 h,于次日清晨7:30-9:30测量身高、体质量,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尿酸(uric acid,UA)水平。尿碘采用过硫酸铵方法测定,以尿碘中位数(median urinary iondine,MUI)表示。
2 结 果
2.1 不同年龄组及不同特征甲状腺结节的患病情况771例受检者中,共检出甲状腺结节231例,总检出率为29.96%;按不同年龄分层比较,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大,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增高,50岁以上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中不同直径大小构成和单发/多发结节的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组及不同特征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比较
组别检出数单发/多发结节单发结节多发结节直径大小<1.0cm≥1.0cm20~30岁71/305(22.95)30(26.79)41(34.45)51(33.12)20(25.97)30~40岁91/321(28.35)46(41.07)45(37.82)65(42.21)26(33.77)40~50岁38/91(41.76)19(16.96)19(15.97)18(11.69)20(25.97)>50岁31/54(57.41)17(15.18)14(11.76)20(12.98)11(14.29)合计231/771(29.96)112(100)119(100)154(100)77(100)P值0.0000.5510.431
2.2不同特征甲状腺结节的血清TSH水平比较甲状腺结节组血清TSH水平明显低于非甲状腺结节组;按结节的大小、数量分类,结节直径<1.0 cm组的血清TSH水平明显高于直径≥1.0 c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发结节组与多发结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特征甲状腺结节的血清TSH水平比较
结节特征n血清TSH(μIU/mL)P值甲状腺结节组2311.27±0.570.010 单发结节1121.33±0.470.141 多发结节1191.55±0.55 结节直径<1.0cm1540.97±0.470.000 结节直径≥1.0cm771.42±0.55非甲状腺结节组5101.65±0.86-
2.3甲状腺结节患者与非甲状腺结节者体质指数及血生化指标比较甲状腺结节患者体质指数、UA、MUI水平明显高于非甲状腺结节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FPG、TC、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甲状腺结节患病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是否有甲状腺结节为因变量,以年龄、BMI、FPG、TG、TC、UA、MUI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排除FPG、TG、TC因素,年龄、BMI、UA、MUI均为甲状腺结节患病的危险因素(P<0.05),OR值分别为1.037、1.192、1.005、1.145。见表4。
表3 甲状腺结节组与非甲状腺结节组体质指数及血生化指标比较
项目甲状腺结节组(n=231)非甲状腺结节组(n=510)P值BMI(kg/m2)24.35±2.5723.34±2.380.000FPG[mmol/L,M(P25,P75)]4.97(4.74,5.26)4.99(4.70,5.32)0.872TG[mmol/L,M(P25,P75)]1.22(0.86,1.60)1.22(0.87,1.73)0.523TC[mmol/L,M(P25,P75)]4.26(3.64,4.85)4.43(3.93,4.94)0.179UA(mmol/L)389.63±70.82365.87±65.800.001MUI(μg/L)287±20.22233±25.320.000
表4 甲状腺结节患病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变量β值S.E.Wald值P值Exp(B)95%CI下限上限年龄0.0370.0165.3960.0201.0371.0061.070BMI0.1760.05211.3550.0011.1921.0761.321三酰甘油-0.1830.1671.1900.2750.8330.6001.157尿酸0.0050.0027.4930.0061.0051.0011.008血糖-0.3000.2401.5610.2120.7410.4631.186胆固醇-0.3090.1603.7190.0540.7340.5361.005尿碘0.1890.0888.2560.0011.1450.9871.988
3 讨 论
甲状腺结节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甲状腺组织内出现的结构异常的细胞团块,是一种慢性过程,癌变率约为5%[4]。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男性甲状腺结节检出率约为15.69%~27.91%[2,5-6];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海勤官兵的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29.96%,按年龄分层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大,甲状腺结节检出率逐渐增高,其中50岁以上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最高,达到57.41%,与有关报道基本一致[7],高于罗杰等[8]有关研究。海勤人员长航期间长时间居住在狭窄密闭的舱室,人员较密集,躁声较大,电磁环境复杂;饮食方面,长期食用冷冻、压缩食品,新鲜疏菜、水果摄入不足;海勤官兵工作性质较特殊,标准要求高,压力较大,机体长期处于慢性轻度应激状态。有研究表明,机体应激因素与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存在相关性,可导致血清中三碘甲腺原氨酸(T3)含量升高,TSH含量降低,从而促进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发生[9]。
本研究比较甲状腺结节患者与非甲状腺结节者体质指数、血脂、空腹血糖水平,发现甲状腺结节组体质指数水平明显高于非甲状腺结节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质指数均为甲状腺结节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值分别为1.037、1.192。国内外有研究表明,随着BMI增加,机体脂肪组织增多,脂肪组织分泌瘦素,瘦素既可调节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表达,又可促进TSH水平升高,而TSH是调节甲状腺细胞生长和分化的重要激素,进而促进甲状腺细胞的增生、甲状腺结节的形成,及恶性风险的增加[10-12]。
本研究中,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要明显高于非甲状腺结节者(OR=1.005),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13-15]。笔者认为可能由于高尿酸血症与BMI有正相关性[16],从而影响甲状腺结节的发生,要明确原因还需大样本、更深入研究。Song等[17]报道尿碘水平与甲状腺结节患病呈U形曲线关系,MUI<140 μg/L或>400 μg/L均可增加甲状腺结节的发病风险,本研究中,甲状腺结节组的MUI明显高于非甲状腺结节组,且2组MUI均>200 μg/L,属于碘超足量状态,提示目前海勤人员的碘摄入量较高,适当控制摄碘量,有利于降低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率,但仍需大样本调查结果以支持该结论。
总之,提高海勤官兵健康水平对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有重要意义。海勤官兵的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相对较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及时控制体重及血尿酸水平,对减少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可起到有益作用。由于本研究样本数较少,研究结果还不能全面反映部队的整体状况,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或进行多中心研究,以提高研究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