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扎实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20-04-01刘波彭佳陈丽李旭
刘波 彭佳 陈丽 李旭
摘要: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如何适应农村土地流转快速发展,种粮大户、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粮食生产主体已成为新形势下转变粮食生产方式的主体,实现粮食产业发展,确保粮食安全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思考和探讨解决的重要课题。如何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围绕粮食生产、收购、加工和延伸粮食产业链等诸多方面做好文章、下好功夫,扎实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键词:乡村振兴粮食安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研
随着全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土地流转快速发展,种粮大户、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粮食生产主体已成为转变粮食生产方式,促进粮食生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一支重要力量。[1]笔者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总体要求,以确保粮食安全为己任,对广安市内的各类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专合组织等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初浅对策建议。
一、广安市粮食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广安市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推脱贫攻坚,围绕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在推进“优粮优产”上做文章,突显了粮食流通对农业生产的反哺作用。
(一)广安市优质粮源基地显著增加
粮食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组织、种粮大户等形成紧密联结的利益共同体,通过“订单粮食”“土地托管”“土地流转”等方式,发展优质、专用粮源基地。2019年,广安市粮油加工企业优质原粮基地面积达到2.5万亩,关联农户数达到8600余户。[2]
(二)粮食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发展
支持粮食购销、加工企业提高优质粮食收购价格,引导农民种植优质粮食,既有助于减少农民种植的盲目性,又能增加种粮农民的收入。
(三)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与转化
鼓励粮食加工企业开展粮食及副产品精深加工,着力开发精深加工农产品,增加专用米、专用粉、专用油等方面的有效供给。
(四)加大节能环保技术改造力度
通过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环保、能耗、安全生产等约束措施,促进广安市粮食加工行业加大资金投入,倒逼落后产能企业退出。邻水顺翔米业,投入550万元技改后年产量从3万吨增加到5万吨,能耗降低30%左右。
(五)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通过开展土地流转,引导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进行集约化生产,统筹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发展规模高效的种养殖业,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电商平台遍布各个乡镇,构建成了“精彩广安”电商集群等新型发展业态。
二、粮食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古人曰“食为政先、农为邦本”,粮食是人类第一生活必需品,也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但是,近年来广大农民的种粮意愿并不强烈,出现了较多土地撂荒等现象,这已经引起了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尽管广安市在着力培育农业产业新业主、示范性种粮大户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粮食生产情况
1. 土地撂荒较为严重
造成土地撂荒严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土地流转不及时。农民守地意识较强,思想观念陈旧,担心土地流转后丢失,流转双方难以达成有效协议。二是土地流转期限短而不稳定。农户观望思想严重,导致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难以有长远打算,稳定性较差,短期行为较为明显。[3]三是土地流转非农化严重,占比达60%以上。四是个别出现土地撂慌现象,有的比例高达到30%以上。
2.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对相关政策的具体落实、项目资金的支持了解甚少,前些年广安市对农村专业合作社在种子、农药、化肥等方面有一定的扶持,但目前政策扶持力度有所减弱,使部分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运转困难。广元市最大的民营稻米加工企业——岳池久发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随着地方政策扶持的减少和融资渠道的变窄,企业经营越来越难。邻水顺翔米业订单面积达3000亩,收购稻谷达1000吨以上,但企业在经营融资方面也存在一定困难。
3. 专合组织管理不善
专业合作社管理不规范,合作社成立随意性大、结构松散、管理简单粗放;部分合作社思维短浅,缺乏长远规划,成立合作社的目的就是为了套取国家补贴;有的内部管理不健全导致无法正常运营,有的由于内部管理不善,形成亏损导致合作社无法运营。
4. 生产粮食效益不高
广安市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与发达地市相比起步较晚,尚处于爬坡阶段,规模比较小,生产成本高,种粮比较效益低下,粮食专业合作社发展乏力。如种植水稻每亩生产成本为:种子70元、农药肥料180元、水费50元、机耕机收200元, 人工費50元、土地流转600元,生产成本累计为1150元/亩;若每亩产480公斤稻谷,按国家最低收购价2.52元/公斤计获得收益1209.60元;扣除各项生产成本后,若没有国家种子、化肥和农药补贴政策支持,一般当年可获得纯收入就比较少,其单位面积效益不佳。
(二)粮食流通情况
1. 粮食烘干能力不足
近年来,虽然广安市粮食产后服务项目建设争取到省上补助资金近2000万元,建成烘干网点30个,但现有的粮食烘干设施及烘干能力有限,即使满负荷的运转也满足不了基本的粮食烘干的需要。
2. 粮食产业链条不长
广安市的粮油经营户和经销商以其走村串户、送货上门、便捷灵活的购销方式,让广大农户和消费者足不出户即可轻松出售、买到所需要的粮油产品。但多数国有粮食企业还是以粮油储备为主,其业务也仅限于承担储备任务和经营原粮,产业链条短。与粮改前粮食企业从粮食收购、储存、加工到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相比,市场占有份额已严重萎缩。
3. 放心粮油网点不够
为保证和满足人们渴望吃上“放心粮油”的迫切愿望,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实施意见。截至2019年9月底,广安已建立市级放心粮油配送中心1个,在主城区建立放心粮油示范店5家、川粮便民连锁店11家,触角已延伸到学校、餐饮、食堂、超市和社区居民,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但是,在流通和零售环节仅有分散的几个示范店或便民连锁超市,距离真正形成“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进超市、进学校、进军营、进餐饮的服务网络体系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
4. 产业优势发挥不佳
积极探索粮食供给侧改革,成功打造“华蓥山”优质农产品公用品牌。坚持把培育优质、绿色、生态农产品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认真落实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农产品优质化率大幅提升。粮食经营主体积极探索区域性供应资源集中配送或连锁经营,增强本地优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但粮食生产经营企业在加工环节缺乏配套的粮油加工设施,难以改变买原料卖原粮的经营现状,不能有效实现加工增值销售,缺乏自有品牌对市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
三、对策和建议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将粮食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创新乡村振兴思路,积极探索农村“三变”改革,促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更多的村集体和农民群众享受到入股分红的收益。引领城乡居民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推动“中国好粮油·广安”行动计划实施,加快形成“种粮农民种好粮,收储企业收好粮,加工企业产好粮,消费者吃好粮”的良好局面。
(一) 强化领导,落实产业发展举措
1. 完善补贴政策
完善现有惠农补贴政策,注重向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倾斜,直接补给种粮农户,以充分调动农户种粮的积极性。
2. 探索有效模式
引导和鼓励农户采取承包、租赁、代耕、托管、入股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权,或者由农户将承包地统一向村委集中,再统一流转给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模式。
3. 建立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融资担保体系
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农业订单融资等担保方式,扩大有效抵押,切实解决从事农业种植经营新型主体融资难问题。
(二)多措并举,加大粮食产业投入
按照优质优价、富民强企、转化增值的总体要求,从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制定“粮食生产加工转型升级”战略,推动粮食产业经济发展。一是县级以上政府要从每年的产粮(油)大县(市)奖励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给予粮食相关产业的支持。二是注重区域性粮食烘干整理中心建设,面向社会,为种植大户提供优质的粮食烘干服务。三是支持建设粮食仓储、烘干设施。按照各类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不同要求,设计出不同的仓型,为种粮大户提供良好的粮食仓储设施,加大对产后烘干设备及耗能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国有粮食仓储经营企业设立“粮食”银行,种粮大户可把从田间收获的湿谷,直接送到“粮食银行”进行烘干,不用自己建坪晾晒、修仓储存,由“粮食”银行免费提供储存服务。
(三)加强管控,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始终坚持食品安全理念,加快构建粮食产品管控体系。将推进“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进超市、进学校、进军营、进餐饮企业纳入“粮安工程”规划,支持管理规范、质量安全、经营良好的粮油经营和加工企业建设连锁门店,形成统一标准的连锁经营网络;升级改造原有的放心粮油示范店、应急供应网点,统一标准,完善功能,提升档次,提高放心粮油网点覆盖率,构建质量、卫生、价格、计量、服务“五放心”的放心粮油经营体系;同时,要将“放心粮油”示范店的布局和设立与粮食应急体系建设和军粮供应网点结合起来,采取合资、合作方式,联合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共同投资建设放心粮油网络体系,对符合规范标准的予以挂牌,平时供应放心粮油食品,关键时刻保障应急供应。
(四)优化结构,提升广安知名品牌
以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撬动产业转型升级创优,努力打造以粮食种植、加工、终端配送、电子商务为一体的食品产业集群。[4]在供给侧方面:把培育优质、绿色、生态农产品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积极推进“三品一标”论证和农业标准化生产,认真落实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全力打造小平故里“华蓥山”优质农产品系列品牌,积极争取四川省公共品牌——“天府菜油”在广安落地生根。在消费端方面:以广安现代粮食物流园区为依托,充分发挥粮食仓储、物流配送、军粮供应、粮油检测、电子商务等优势,借助本地优势农业、优质特色产品,结合“军供”行业特色,全力打造“賨粮”制造品牌“良信”系列植物油和优质大米产品。在粮食加工方面:要补齐短板,加快推进广安现代粮食物流园区二期进度,建设好大米加工项目,力争让园区的大米加工成为川东地区一颗璀璨明珠,通过粮食加工增加附加值,促进品牌建设和推广。在品牌创建方面:坚持公共财政导向,大力支持農产品品牌创建,对于参与粮油品牌创建的企业,要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和鼓励。
结语
从上面的论述中不难看出,通过研究制定政策,明确发展目标,从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加大对粮食产业的扶持力度,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合力,鼓励和支持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确保助农增收、保障有效供给,满足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需求日益增长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关于我市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EB/OL].http://fanwen.chazid.
[2]让河南粮食更出彩[EB/OL].http://henan.people.
[3]任峰,刘波,李旭.对广安新型粮食经营主体的初浅思考[J].粮食问题研究,2017(02).
[4]河南省永城市:强力推进粮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J].中国粮食经济,2019.
(作者单位:广安市发展改革委,广安市粮食储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