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辩证法回应质疑和不解
2020-04-01王义桅
编者按:
王义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一带一路报道》特聘专家。面对“一带一路”倡议,由于不了解或者误解,国内外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王义桅及时地、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回应了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质疑之声,厘清各种似是而非的言论及有意无意的误解,帮助读者走进“一带一路”,走出认知误区。
中国有多大能耐,能带动那么多国家发展?“一带一路”是否导致中国过度扩张,使其陷入大国兴衰律?来自国内外的这些质疑和不解多未能以辩证法准确把握“一带一路”。
一、虚与实:“—带—路”既是山水画也是油画
一些西方人用习惯看油画的心态质疑“一带一路”倡议,认为它缺乏清晰的内涵、路线图,其实“一带一路”不是简单的倡议,是愿景和行动的结合,是内外发展的结合,用习近平主席的话来说:“‘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将给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因此,对外讲“一带一路”既要注重写意,也要兼顾写实。对世界与地区大国、文明古国可以宏大叙事,着眼长远,激励文明的共同复兴;对小国、弱国则应注意细节,多讲“一带一路”给当地、当下带来的好处。
二、冲突与融合:文明的断裂带也是文明融合带
尽管“一带一路”涉及的很多经济体处在欧亚大陆文明断裂带,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文明的融合,比如巴米扬大佛就是活生生的例证。因此,建设“一带一路”要树立辩证思维,既要看到不可避免的风险,也要看到切实存在的机遇;既要看到文化、语言的隔阂,也要看到民心相通存在千年之久,共同的历史记忆随处可见。这也是为什么“一带一路”强调“五通”中的“民心相通”。
三、供给与需求:信息对称的供需革命——需求创造供给
建设“一带一路”,源于共建国家对中国优质富裕产能的渴求,故此形成国际产能合作与装备制造合作机遇,其中更多的还是共建国家发展的客观需要。“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产出与其人口在世界上的比例严重不匹配,前者只有后者的一半,因此,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才如此受欢迎。
四、机遇与风险:机遇中蕴含着风险,风险中包含机遇
如何让更多国家感受到“一带一路”的诚意,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带一路”的样板房、示范区,形成“抓住中国机遇,早得益;杜撰中国威胁,早受累”的景象。讲“一带一路”不可把机遇讲得太满、太多,一定要客观、冷静分析风险,否则对方会质疑“有这么好吗”,正因为有风险在,更需要共商共建共享。主动讲问题和风险,这也体现了中国人的自信和担当。
五、中國的与世界的:源于中国而属于世界
“一带一路”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这是一些人的疑问。其实,开放与包容、兼收并蓄、融会贯通,这是中国崛起的秘诀,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要旨。“一带一路”源于中国而属于世界。它既是中国模式的体现:基础设施+教育(要致富,先修路;要快富,修高速。再穷不能穷教育,不把贫困传给下一代),也在帮助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比如,世界还有九亿多人生活在没有通电的环境中。中国已全部通电,国家电网长距离、特高压输电网能力世界最强,能实现成本最小化,推动人类实现共同现代化。北斗导航系统2020年已实现全球覆盖,不像全球定位系统(GPS)依赖网络,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远程教育、扫除文盲、脱贫致富。简单来讲,信息和通信技术业务有助于落后国家实现“变道超车”。
六、市场与政府: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是“一带—路”建设的思路
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这一判断也适合“一带一路”建设。让企业,尤其是公私合营企业,成为“一带一路”的主体,通过市场化运作,符合国际规则,才能打消国际疑虑,更好地与其他合作架构、发展规划对接。国有企业开始在各类企业中起主要作用,但在市场化较高的国家,就要注意反倾销、反补贴的问题,因为绝大多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是WTO成员国。
七、取与予:多予少取乃正确的义利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29%,而人口占63%,换言之,“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一方面潜力大,另一方面要求我们先予后取、多予少取,甚至要转让技术。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框架下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这是建设“一带一路”应树立的一般心态。毕竟,“一带一路”是百年工程,要从改革开放前阶段的“互利双赢”向“合作共赢”的思维转变,利我与利他结合、双边与多边结合、取与予结合,既要授人以鱼,也要授人以渔,只有这样才能延伸国内市场,建设欧亚非大市场。
八、知与行:知行合一
共商共建共享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原则,但这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如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贯彻“知行合一”的理念?这是巨大考验。尤其是许多国内企业、地方团体借助“一带一路”“走出去”,更要与共建国家合作,做到“知行合一”。
九、干与学:干中学,学中干
“一带一路”是干中学,学中干。中国是学习型大国,也有责任分享发展经验,“一带一路”就是学习效益的体现。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也让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学习成为常态,甚至要共同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合作新途径,解决建设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开创21世纪地区与国际合作新模式。
十、地方与中央:地方(城市)和国家的创新合作
地方还是中央?这本不是个问题,地方与中央同时发力才给建设“一带一路”带来双引擎。但由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政治体制不一,合作机制可以主要在地区国别和专业领域两个方面展开。地方政府、城市如何参与“一带一路”?中欧班列(成都一罗兹)连接的两地间的交流合作,为城市如何进行外事外交树立了榜样。过去,中国企业走出去重视与对方政府打交道,不够重视社会层面沟通,与当地的非政府组织打交道缺乏经验。如今“一带一路”要接地气,要让“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中国服务”等飞入“一带一路”寻常百姓家,从全球化向本土化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