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接驳方式与共享经济融合研究
2020-04-01孙宗丹杨洋磨巧梅
孙宗丹 杨洋 磨巧梅
摘要:文章结合城市轨道交通接驳方式与时下正热的共享经济,以南宁市地铁车站为例,采用实地调研法、问卷分析法,研究共享单车与轨道交通接驳方式之间的融合关系,分析两者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轨道交通;接驳方式;共享经济;共享单车
0 引言
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加快,轨道交通也纷纷“落户”各大中型城市,成为市民必不可少的交通出行方式。城市轨道交通以地铁、轻轨最为常见,其常建于地面以下或高架桥之上,乘客经常选择的自驾车、出租车、公交车等传统接驳方式对地面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带来众多不利影响。共享经济作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的新模式,给城市轨道交通接驳方式注入新的活力,彻底解决“最后一公里”难的问题,也逐步成为“互联网+”时代下交通接驳、出行方式的重大创新并获得了飞速发展。本文以南宁市共享单车为例,分析其存在的现状及凸显出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更好地将共享经济与接驳换乘融合提供参考意见。
1 城市轨道交通接驳方式现状
传统的轨道交通接驳方式以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为主,但由其接送乘客停靠时占用非机动车道,导致交通拥堵,同时对非机动车道行车安全带来重大隐患,其排放的大量尾气也有悖于城市绿色低碳出行的理念。
“绿城”南宁市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荣获“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称号,同时也是国家首批海绵城市的试点,“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的口号也倡导人们选择更健康的出行方式。目前已建成南宁地铁1、2、3号线,在建线路为4、5号线,共有61个地铁车站。显然传统的接驳方式已不适应目前城市绿色交通出行的需求。
2 共享经济的独特优势
2017年,由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中提到,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创造新模式、新产业。共享交通就是其中最典型的模式。共享汽车、共享电动车、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已经过多次迭代,说明人们的观念在不斷更新,共享交通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南宁市曾被称为“骑在摩托车上的城市”,2002年“禁摩”以后,据不完全统计,上牌私家电动车至少有300万辆。但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路面交通的拥挤,电动车很多时候不能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轨道交通成为准点到达目的地的第一选择。
接驳方式的选择受到乘车人到站距离、职业、年龄、习惯、收入等众多因素影响,采取了问卷形式展开调研。以南宁市地铁1号线4个车站(广西大学站、朝阳广场站、民族广场站、万象城站)为例,共发放问卷4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3 766份,男女比例为55%和45%,受访者年龄在18~60岁为主,调查日期为2019-05-22至2019-06-10,共计21 d的调查周期,如表1所示。
从南宁地铁1号线4个站点调查中发现,除去步行之外最多的一种接驳方式即为共享单车。其灵活性、便捷性、经济性都更占优势,能服务于接驳时间在30 min以内、半径距离在6 km范围内的人群,大大弱化人群年龄、收入、习惯的因素,只需通过手机APP扫码支付即可无押金骑行,与其他接驳方式相比更具有竞争力,甚至能解决“最后一米”的点对点问题。
2017年8月,共享汽车率先登录南宁,凡是年满18岁同时具有C2以上驾驶资格的法律规定行为人,都可以无押金租用;2020年3月,南宁各主干道、地铁沿线新布设的共享电动车,1 800辆符合新国标蓝色号牌。以上共享经济的产物,标志着市民可以进行中短途距离的驾驶或骑行,满足更多人群的不同需求,使绿色低碳出行更为便利。
3 共享经济与轨道交通接驳面临的问题
本文结合共享经济模式下的共享单车接驳南宁市地铁为例,当前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3.1 对共享单车空间布点及规划管理处于空缺状态问题
该问题直接影响到与地铁车站点对点的接驳,共享单车的停放过于混乱,阻碍人行通道,甚至占用非机动车道。又如有些共享单车停靠点距地铁车站较远,出站乘客需步行一段时间方可到达等。同时也存在规划共享单车停靠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形成人流聚集,阻碍路面交通。
3.2 共享单车管理企业维护不到位问题
管理企业对问题车辆维修不及时,破损单车长时间搁置而被盗,在市郊偏远的地铁车站附近,乘客出站常遇到缺少共享单车无法接驳的情况,如南宁地铁1号线百花岭站和地铁3号线创业路站。
3.3 接驳使用者观念问题
骑行环境不佳、路途劳累、共用卫生条件差、个人面子放不下等原因,使部分市民对使用共享单车接驳的意愿不高,如图1所示。因此,真正实现“共享单车-轨道交通”点对点的无缝接驳,人的主观意愿还得通过客观条件逐步转变。
4 共享经济与轨道交通接驳融合对策
4.1 从政府着手
(1)加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配套的管理制度。南宁市可以根据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内容,出台地方性共享单车管理制度及法律法规,明确相关部门、相关企业、相关个人的权利与义务并落实细则。如规范地铁站口共享单车停靠,是否与企业合作监管,违反相关城市交通安全法规由谁负责等。(2)加快个人现代化征信系统,通过租用人实名制来监控其行为,特别是对于操作失误如漏锁车导致车辆被盗等行为以及被借单车乱停乱放占用非机动车道、人行通道和损坏车辆等行为,进行实时监控与约束。(3)更新道路建设、地铁车站附近共享单车存放区布置,设计专门供共享单车骑行的非机动专用车道,改善骑车人出行环境,方便骑行人停靠车辆。南宁市可以模仿先进城市做法,例如上海市在共享单车与地铁车站接驳区域设置挡雨板等,完善更多的人性化设置也符合南宁市城市发展绿色出行示范点的表率身份。
4.2 从企业着手
(1)完善自身产品质量,既要量足又要注重其耐久性和使用寿命,吸取OFO小黄车的失败教训,提高产品骑行的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因主要针对当下年轻群体,时尚性也需兼顾。(2)产品技术的提升,将科技性、信息性贯穿在用户体验中,如调试安装共享单车的GPS定位系统,让骑行者迅速找到最近的骑行区域。做好用户体验与交互,实行用车的实名制,明确责任义务,建立违规违信黑名单制度。积极听取用户反馈,改进改良优化产品。(3)完善日常管理,每日及时更换破损部件、维护设备安全稳定、自行车布点合理。(4)完善监管机制,可以与政府、用户合作,通过道路摄像头、群众举报等方式监督乱停乱放行为,并设置可操作性的奖励措施。
4.3 从个人着手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进步,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个人素质的提升。南宁市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重要节点城市,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在这些荣誉加持下,作为南宁市民更是应该自觉维护个人形象,不做有损于公共事务、公共设施的事,做文明的践行者,规范使用共享单车,安全行驶,有序放置,同时也做好监督与劝阻义务。
5 结语
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与移动互联网技术创新结合的产物,也是“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的与城市轨道交通接驳的方式,更是与南宁市“绿城”定位最契合的城市名片。如何将共享经济与轨道交通接驳深入融合,需要政府统筹全局、科学管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个人提升社会责任感,三方合力方能让城市交通出行更为便利、协调、绿色。
参考文献:
[1]靳 爽,龐明宝.基于Kmeans的城市轨道交通社区接驳共享单车停靠点规划[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19(30):343-347.
[2]林青雅,丘建栋,谢开强.深圳市共享单车出行时空特征及需求分析[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品质交通与协同共治——2019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专业研究院,2019.
[3]张 可,徐晓燕.共享单车与轨道交通接驳利用率研究——以合肥地铁一号线为例[J].华中建筑,2019,37(10):62-68.
[4]张锐军.基于共享单车轨迹的城市公交线网优化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9.
[5]罗一宇.共享单车良性发展与治理路径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9.
[6]王 冲.接驳公共交通的共享单车特性及调度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9.
收稿日期:20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