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沪渝冀供销社将共建农产品信息平台
2020-04-01
京津沪渝冀供销社将共建农产品信息平台
近期,京津沪渝冀供销社农产品产销暨经济合作对接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召开。会议以“加强区域合作、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为主题,就共同构建京津沪渝冀四市一省农产品一体化流通体系进行深入交流研讨,并签订《协同共建京津沪渝冀农产品流通体系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四市一省供销社在 4个方面开展合作:共建区域农产品经营网络,健全四市一省供销社农产品合作互通经营体系,促进互通、互助、联销,将农产品卖出去、卖得远、卖个好价格,帮助农民增收。推动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变资源优势为经营优势,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农业比较效益。搞活区域农产品流通,整合四市一省供销社网络资源,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实现互通共享。搭建区域农产品信息平台,依托电商资源,汇集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交易、配送等数据信息,建设京津沪渝冀农产品信息平台,引导生产流通,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协同发展。(紫林)
我国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7.4%
记者从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强监管推进会议上获悉:2019年,我国不断强化标准化生产,努力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97.4%,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据介绍,目前例行监测参数增加到130项,与2018年相比增幅10%,与2017年相比增幅40%;产地、“三前”环节和运输车辆抽检比例提高到41.8%;累计认定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318个,推进国家追溯平台部省贯通,22个省份正在对接,平台注册企业和合作社超过6万家,并将绿色有机认证农产品率先纳入追溯管理。
据了解,农业农村部还将抓紧建立健全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体系,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抓紧细化方案,建立生产主体名录,加强宣传培训,将试行合格证制度落实落地;加快完善农产品追溯制度,健全完善追溯标准,加强国家追溯平台推广应用,推动部、省平台互联互通;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生产者经营者诚信档案,探索实施农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黑名单”制度,对纳入“黑名单”的依法实施联合惩戒。(常钦)
我国农业保险已累计支付赔款超2400亿元
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日前在中国保险学会举办的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论坛上表示,从2007年中央财政启动农业保险补贴以来,农业保险市场规模迅速壮大,保障作用有效发挥,截至目前已累计支付赔款2400多亿元。
梁涛说,2019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有望达到680亿元,提供风险保障3.6万亿元,农业保险业务规模稳居亚洲第一;目前全国农险承保的农作物品种270余种,基本覆盖了各个领域。2008年以来,农业保险累计向3.6亿户次受灾农户支付保险赔款2400多亿元。
根据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和国家林草局四部门在2019年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今年我国将持续推进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品,扎实推进稻谷、小麦、玉米大灾保险试点,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地方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不断提升保障水平。梁涛表示,今后将探索对不同险种,以及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别的市场主体实施差异化监管,不断提高监管效能。此外还将进一步加强部门协调配合,持续加大农业保险领域的监督力度,推动建立常态化的检查机制,推动提高违规成本,坚定维护农民利益。(曲哲涵)
西班牙媒体总结出八种可能会在2020年“失宠”的营养趋势
1月6日,《西班牙人报》网站发表报道,称有一些曾在2019年非常热门的营养趋势,在2020年或许会“失宠”。
一是无麸质饮食。报道称,根据目前的数据,全世界约有1%的人患有乳糜泻或面筋不耐受症,剩余99%的人口无论出于任何医疗原因都无需食用无麸质食品。然而,食品工业已经将“无麸质饮食”宣传成一种更健康的饮食方式,或者说是一种普遍的对健康有益的方式,无论人们是否对麸质耐受。如果您并没有乳糜泻,而是单纯的胃肠道疾病,那么现在该寻找其他罪魁祸首了,因为麸质对您来说不会是任何胃肠道问题的根源。
二是“独角兽”吐司。报道称,去年红极一时的色彩斑斓的“独角兽”吐司主打的是其纯天然的原材料,例如冻干草莓粉、姜黄根汁、叶绿素滴剂、螺旋藻粉和冻干蔓越莓粉等。尽管的确都是天然成分,但它们携带的糖分却很高,因此并不健康。
三是植物蛋白。报道称,植物蛋白正在经历多年以来的高峰,在某些领域被拿来与动物蛋白相提并论。但现实情况是,一些加工植物蛋白制造商试图模仿肉的味道,为此他们通常在产品中添加过量的糖、脂肪和钠,甚至在单个产品中加入每日钠需求量近20%的钠,而加工肉类(例如汉堡肉)通常不超过5%。而且,有些制造商在他们的植物蛋白制品中添加的脂肪甚至比真正的汉堡肉还要多,这显然适得其反且不合逻辑。
四是优选果汁。报道称,尽管橙汁仍是很多国家早餐的主角,但已经有大量研究报告指出,每天饮用橙汁不健康,它也不是水果。目前还有一波潮流是异国情调的果汁,其中加入了大量惊人的成分,如生姜或姜黄,价格也十分不亲民。专家一致指出,任何果汁绝不是健康的代名词,通常富含糖分、缺乏纤维,绝不能替代天然水果。
五是生酮饮食。报道称,生酮饮食已显示出对人类健康的多种益处——从延长寿命到改善癫痫症状,以及很多人孜孜不倦追求的減肥。但是,它并不适合所有人。这是一种富含健康脂肪而碳水化合物极少的饮食,如果能够轻而易举地实践这种饮食方式那还不错,但目前我们社会中主流的饮食方法是西方饮食,其中碳水化合物通常占总卡路里的50%-60%,有时甚至可达80%。从一种饮食到另一种饮食间如此剧烈的改变可能并非最佳选择。因此,也不建议所有人采用生酮饮食,尤其是怀孕期女性以及患有某种类型的肾脏或肝脏疾病的人是完全禁止采用这种方式的。
此外,生酮饮食尽管健康,但仍然存在短板:由于更关注脂肪的摄入,经常会忽略富含纤维的食物的摄入;通常会发现采用此法人群存在与钙代谢和镁相关的营养不足问题。从长远来看,尽管生酮饮食具有令人满意的潜力,但并不意味着它是一种可持续的方法。
六是间歇性禁食。报道称,与生酮饮食相同,过去的几年尤其是在2019年,间歇性禁食非常盛行,这是一种减重、减脂和改善总体代谢状态的方式。断断续续的斋戒确实重现了我们很多祖先的饮食方式,即一顿饭与另一顿饭之间间隔很久,但这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间歇性禁食的最终目的是减少每日热量的摄入,并有效地实现短期内减重,但若使用不当会导致长期的体重反弹。这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拿来作为减脂或减重的首选方法,而只能作为一种补充方法。
七是滥用芹菜。报道称,芹菜是一种健康的蔬菜,但并不是万能的,也不必在任何食谱中都加入它。芹菜的确含有一些健康和必要的微量营养素,例如在人体中起抗氧化剂作用的类黄酮,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种神奇的蔬菜。事实上,没有任何食物能解决任何医疗问题或起到改善人整体健康状况的作用。因此,芹菜也不像有的宣传所说的那样能够治愈癌症或其他严重的疾病。
八是迷信鳄梨。报道称,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鳄梨是一种非常完美的食品,因为它富含大量健康脂肪,而且与烤面包一起吃的确不错。然而,在各种场合吹嘘鳄梨或鳄梨调味酱的功效,并拉高其价格的趋势应当被叫停。鳄梨的确很健康,但也没有那么神乎其神。(韩超)
国内首个《红枣制品》团体标准发布
沧县作为全国最大的红枣交易集散地和枣制品生产加工基地,枣制品的主要品种有香酥脆枣、夹心枣、蜜枣、枣干、枣片、枣品饮料、枣粉、枣泥等,由于许多枣加工制品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红枣加工企业和监管部门都面临着巨大困扰。为统一规范红枣制品的原料、加工工艺、质量指标、安全指标、检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过程,充分发挥标准引领和技术支撑作用,解决沧县红枣制品产品缺乏标准监管和约束的窘境,2019年初,沧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牵头组织辖区沧州思宏枣业有限公司、沧州全鑫食品有限公司、河北华聚食品有限公司等10余家红枣龙头企业联合黄骅、承德等地的枣加工企业共同发起了《红枣制品》团体标准的起草制定工作。2019年12月29日,河北省食品工业协会团体标准审定会议召开,《红枣制品》团体标准终于顺利通过专家审定。
据悉,《红枣制品》团体标准是国内首个红枣制品团体标准,其审定通过标志着沧县乃至全省红枣制品产业正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沧县作为国内红枣的主产区之一,发起起草并成功推动《红枣制品》团体标准通过审定,为进一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为市场监督检查及监管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对推动区域枣制品生产企业同标、同质、同发展,大力节约企业成本,破除企业发展瓶颈具有里程碑意义。(陈静 孙红辉 杨培绪)
国家马铃薯主食产业化科技创新联盟成立 未来将开展四大工作
1月15日,国家马铃薯主食产业化科技创新联盟在京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当选理事长单位。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在会上强调,马铃薯主食开发的实践表明,“小土豆”正成为大产业。要充分发挥马铃薯主食产业化科技创新联盟的作用,引导科研单位与企业合作,开展联合攻关,进一步聚焦适宜主食产业化的马铃薯品种、节水高抗品種及种植技术的研发,注重营养化、便利化、特色化、经济化,把马铃薯加工成适应不同区域、不同消费群体、不同营养功能的主食产品,让农民在马铃薯产业开发中分享增值收益,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和脱贫攻坚。
据悉,国家马铃薯主食产业化科技创新联盟今后将重点开展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研发新产品,将马铃薯粉配粉占比再提高 5-10个百分点;加快研发新工艺,力争在风味、色泽、营养、保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加快研发新设备,提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二是加力开拓产品市场,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打造有地域特色和影响力的名、优、特、新品牌,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以质量树品牌、以品牌促发展。三是打造交流新平台,推进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以及成果交流、技术交流、经验交流。四是加强科普宣传,积极倡导健康消费理念,全方位多角度讲解马铃薯的营养价值,让老百姓逐渐认识、认同、认可马铃薯主食产品,让马铃薯主食产品走进千家万户,让马铃薯主食文化深入人心。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合成介绍,马铃薯主食化战略实施五年来,创设了品种选育的三级评价体系,年均建设试验示范基地20个以上,核心面积累计达2万亩以上,筛选出30个加工适宜品种,新育成专用品种1个、品系3个,攻克技术瓶颈研制出3大类60余种300多款主食产品;开发出薯泥、薯浆、鲜薯等加工原料,确定了主食配方、烹饪方法和加工工艺;首次提出2.5:1的营养当量系数,科学论证了马铃薯主食产品对血压、血糖、血脂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梁宝忠)
《2019年乳制品行业质量报告》发布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任度进一步提升
1月11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在北京召开了“社会责任助力质量百分百暨第三届中国乳业质量年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原理事长、国际乳联中国国家委员会(CNCIDF)名誉主席宋昆冈在会议期间发布《2019年乳制品行业质量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时指出,“2019年度是我国乳制品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一年,乳制品生产、消费、经济效益取得了较好成绩,产品质量安全继续保持了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广大消费者已恢复了对国产乳制品的信任。”
乳制品行业经济效益明显优于201 8年
《报告》指出,2019年整个行业的经济效益要大大好于上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月报),2019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乳制品企业565家(上年589家),销售总收入3577.0亿元,同比增长12.44%(去年为10.02%),这是自2014年以来首次突破12%;利润总额336.1亿元,同比增长51.86%;销售收入利润率为9.4%。
乳制品产量2471.2万吨,同比增长8.58%,这是自2012年以来增长率最高的一年;其中:液体乳产量2305.9万吨,同比增长8.60%;乳粉产量94.8万吨,同比增长2.69%;婴幼儿配方乳粉产量约65万吨,同比增长约-20%。乳制品全行业利润总额336.1亿元,同比增长51.86%;亏损企业亏损额为20.1亿元,同比增长-53.23%。
乳制品进出总货值占行业销售总收入的24.83%
《报告》显示,据海关统计数据,2019年1—11月,共进口各种乳制品285.83万吨,金额109.0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0.97%和11.38%,进口乳制品总货值占国内乳制品工业销售总收入的24.83%。其中,乳粉进口数量为92.09万吨,金额28.10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4.44%和24.92%;液体乳进口量为81.51万吨,金额10.1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5.43%和23.10%;婴幼儿乳粉进口量33.04万吨,金额49.60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57%和11.78%;乳清粉进口量41.0万吨,金额5.5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10%和-4.17%。乳清粉的主要用途是生产婴幼儿乳粉,进口量减少标志着婴幼儿乳粉产量下降,估计去年1—11月份国内婴幼兒乳粉产量约65万吨左右。
2019年1—11月,乳制品出口合计5.24万吨,金额4.24亿美元,同比增长3.34%、26.26%。
消费者对国产乳品信任度进一步提升
《报告》显示,2019年,在政府主管部门的严格监管下,在行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乳制品质量安全工作稳步开展,产品质量继续保持了稳定向好的好形势,广大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任度进一步提升。
2019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第一、二季度各类食品监督抽检结果显示,共抽检乳制品22903批次,合格22863批次,合格率99.8%;抽检婴幼儿配方乳粉2665批次,合格2660批次,合格率99.8%。2019年下半年,监管部门对食品监督抽检结果公布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仅曝光不合格产品,合格产品的情况不再公布,至《报告》发布时为止,尚未发现国产乳制品、婴幼儿配方乳粉出现不合格情况。
2020年将强化出厂检验 加强风险物质监控
《报告》指出,随着消费者信心的恢复,乳制品市场将会出现一个稳定发展的好势态,但婴幼儿配方粉的生产与市场将出现拐点,我们要继续抓好产品质量,优化结构,提升竞争力、提升美誉度,打造中国乳品品牌,争取在2020年度行业发展取得较好成绩。为此,将强化出厂检验,确保出厂产品100%合格;在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婴幼儿配方乳粉将继续加强对风险物质的监控;在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指标之外,要把产品质量提升的重点放在感官质量上,提升改善产品的滋气味、冲调性、溶解度、新鲜度等方面;继续帮助各企业对食品安全生产规范体系执行情况进行协查等。(子琳)
菜籽粕期权在郑商所上市
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批准,菜籽粕期权1月16日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这是2020年期货市场上市的首个新工具,也是郑商所近两年来上市的第5个期权品种。菜籽粕期权的上市,将与郑商所现有的油菜籽、菜籽油和菜籽粕期货形成有效联动,有利于增强油脂油料行业抗风险能力,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市场形势,菜籽粕市场价格波动频繁,油脂行业风险管理体系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上市菜籽粕期权可谓恰逢其时。”中国植物油行业协会副会长张甲亮表示,作为一种高效的价格保险工具,菜籽粕期权能够满足企业个性化和精细化的风险管理需求,降低套保成本,增强行业抗风险能力,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郑商所监事长熊伟在上市活动上表示,菜籽粕期权的上市,将与郑商所现有的菜籽油和菜籽粕期货形成有效联动,有利于完善油脂油料产业风险管理体系,满足实体企业个性化、多样性的风险管理需求;有利于形成更加合理的期货价格,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菜籽粕价格形成机制,不断增强菜籽粕期货价格权威性,进一步提升郑商所市场服务水平。
据了解,菜籽粕是油菜籽压榨下游产品,也是我国水产养殖重要饲料蛋白。我国是全球油菜籽主产国、菜籽粕最大生产国,菜籽粕消费量居全部蛋白饲料第二位。近几年,水产养殖市场不断扩大,菜籽粕饲料消费需求逐年提升。
据介绍,郑商所于2012年推出菜籽粕期货以来,产业客户参与程度逐年增加,市场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逐步发挥,在服务“三农”和油脂油料产业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下一步郑商所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证监会“稳起步”要求,把防控市场风险放在突出位置,加强对菜籽粕期货期权的监测监控,完善风险研判工作机制和风险处置预案,及时化解风险隐患,促进市场平稳运行。坚持依法依规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公平公正。此外,郑商所将根据产业需要和市场运行情况,不断优化相关品种规则制度,引入做市商机制,扎实做好市场培育与推广,研究将进口菜籽粕纳入期货交割范畴,积极引导实体企业利用好期货期权两个工具、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助力企业稳健经营。研究推出更多新品种新工具新业务,持续拓展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张建光)
小麦灌溉用水定额发布
1月底,水利部发布10项用水定额,其中《农业灌溉用水定额:小麦》是国家层面第一个农业用水定额。
据介绍,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0.2亿亩,农业用水是我国用水的绝对大头。2018年,我国农业用水总量为3693亿立方米,占全国用水总量的61.4%,部分地区超过90%。然而,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总体不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54,高效节水灌溉率仅25%左右,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农业节水潜力巨大,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势在必行。
制定农业灌溉用水定额,可倒逼农业节水。全国节水办广泛开展各地农业灌溉用水现状调查,对地方灌溉用水定额全面评估,研究确定了全国主要作物灌溉用水定额编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制定了首个国家农业用水定额。据介绍,灌溉用水定额是指在规定位置和规定水文年型下,核定的某种作物在一个生育期内单位面积的灌溉用水量。《农业灌溉用水定额:小麦》依据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灌溉方式等,对定额指标进行分类细化。根据大中型灌区斗口、小型灌区渠首、井灌区井口位置,设定灌溉用水定额通用值;根据采取渠道防渗输水灌溉、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方式等,设置灌溉用水定额先进值。
据悉,水利部今年還将陆续编制粮、棉、油、糖、果树、蔬菜、牧草等主要农作物灌溉用水定额,全面夯实农业节水管理基础,为开展农业用水总量配置、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审批、节水评价、灌溉排水工程规划与设计等提供重要依据。(王浩)
供销社系统2020年将实施“供销合作社培育壮大工程”
从2020年起,全国供销社系统将实施“供销合作社培育壮大工程”,今年的重点是在基层社建设上实现突破、取得成效。这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喻红秋在供销总社第六届理事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上透露的。她说,近年来通过改革,基层社总数恢复到3.2万家,但相当一部分只是挂起了牌子,还没有开展实质性经营服务业务,基层社问题仍然是全系统的突出短板。
据了解,这项工程将采取盘活社有资产、联合社帮扶、社有企业带动、与农民合作社联合发展等方式,力争用3年时间升级改造5000家薄弱基层社,建设2000家综合实力强、服务功能全、与农民联结紧的基层社标杆社。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喻红秋要求供销社系统各级联合社将夯实打牢基层社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用”;分类推进基层社改革改造,切实做到农民出资、农民参与、农民受益。总社要做大基层组织发展专项资金规模,省、市、县供销合作社都要逐步建立基层组织发展专项资金,完善扶持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总量持续增加。(董峻)
《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9)》:我国食品安全面临五类风险挑战
近期,江南大学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研究院在京发布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2018年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研究发现,现阶段食品安全面临5类风险挑战,分别是微生物污染、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质量指标不符合标准、农兽药残留不符合标准和重金属污染,分别占不合格样品总量的29.6%、25.0%、16.8%、15.4%、7.6%。
抽检结果显示,微生物污染占不合格样品总量的29.6%,虽然较2017年、2016年分别下降了3.1个百分点、1.1个百分点,但仍然居不合格样品总量的第一位。2018年检出食品中微生物污染主要问题涉及桶装水中检出铜绿假单胞菌,不合格率为7.9%;藻类干制品、米粉制品菌落总数超标,不合格率分别为23.0%、14.0%;餐饮具中大肠菌群超标,不合格率为15.6%。
抽检结果显示,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占不合格样品总量的25.0%,虽然较2016年下降了8.6个百分点,但比2017年上升了1.1个百分点。2018年检出食品中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主要为粉丝粉条、油炸面制品(餐饮食品)铝残留超标,不合格率分别为4.7%、6.4%;腌渍食用菌和其他蔬菜制品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防腐剂,不合格率分别为9.5%和8.0%。
抽检结果显示,质量指标不符合标准占不合格样品总量的16.8%。2018年检出食品质量指标不符合标准主要涉及调味品呈味核苷酸二钠、氨基酸态氮、总酸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合格率依次为3.0%、2.9%、2.8%;饮料茶多酚不合格率为2.1%;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过氧化值超标,不合格率为2.0%。
抽检结果显示,农兽药残留不符合标准占不合格样品总量的15.4%。2018年检出食品中农药兽药残留不符合标准主要涉及个别禽类产品中检出禁用、限用兽药;鲜蛋、淡水虾、贝类中检出禁用兽药,不合格率分别为3.9%、2.4%、3.9%,部分蔬菜中还检出禁用农药。
抽检结果显示,重金属污染占不合格样品总量的7.6%,较2017年、2016年分别下降了0.2个百分点、0.6个百分点。2018年检出食品中重金属污染主要涉及个别食品中镉含量超标。报告指出,虽然重金属污染较前几年有下降趋势,但由于重金属在人体内具有蓄积性,食品中重金属超标问题仍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干预措施。
报告还指出了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食品安全供给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发达地区和城市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明显好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不同食品种类间的质量保障也具有不平衡性。以2018年为例,粮、油、蛋、奶等大宗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等18类食品的合格率高于平均水平,方便食品、冷冻饮品、特殊膳食食品等13类食品合格率低于平均水平。二是网络食品安全风险值得关注。近年来,在“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食品消费作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正在悄然改变着传统的食品生产组织形态、经营管理模式,但网络食品消费在为消费者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风险,如何有效监督网络食品安全成为新课题。(郑建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