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职教材的特点、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0-04-01任雪莲
任雪莲
摘 要:高等教育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高职教育相比普通高等教育,历史短、发展快、与行业企业发展紧密相关。在高职教育探索式发展的道路上,教材缺一不可。本文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高职教材的特点,提出了目前高职教材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材
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5-00-02
一、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相比高等教育,总是给人层次低、不受重视、没有发展前景的错觉。各行各业虽然对于职业技术专门人才有迫切需求,然而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与实际工作的脱离也常常使得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并不是行业企业所需的。
我国高职院校在过去十年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各院校对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改进,引进了大批实训设备,进行了双师队伍建设,编写了大量教材。在教材方面,打破传统模式,开始尝试新形式,探索性地开始为教学配套了数字资源。这些尝试与努力甚至走过的弯路,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2019年以来,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和发展机遇,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从国家层面最大力度地给予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配套措施更是加速了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各项具体措施不断出台,本次改革不再是一纸空谈,而是有一项项具体落地方案做支撑,为职业院校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目前教材存在问题而提出解决对策和教材提升方案。
二、高职教材特点
(一)理论与实践并重
高职教育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多是为行业一线培养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因此教材应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注重学做合一。具有实操性课程的教材应有实训手册、学习指导等配套辅助教材,以指导学生实际操作。院校应充分吸纳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教材编写队伍中应尽可能吸纳企业人员参与,将企业发展的最新理念和企业对于人才的具体需求融入到教学内容中。
(二)理论知识应深入浅出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要求其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够用”即可,避免教材中套用本科教材的形式大篇幅讲解理论知识。
(三)以丰富的形式展现内容
高职教材中应尽可能使用照片图、流程图、表格等形式展现学习内容,使学生爱学、内容易于理解,避免使用长篇大论的文字叙述形式。同时,在版式设计上,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采用更加吸引人的版式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与行业发展紧密对接
高职专业设置,多是服务于行业需要。因此,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与行业需求保持一致,避免院校与行业企业脱节。院校与行业应密切保持沟通与合作,可安排学生在适当时候去企业实习。同时,政府部门可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参与到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中去。
(五)配套资源丰富
随着职业教育发展步伐的加快,一本简单的纸质教材已远远不能支撑一门课程的内涵,教学课件、教案、课程标准、习题集及答案等材料成为必需资料。针对某些专业的核心课程,可投入更大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数字资源建设、实训室建设等。
(六)更新快
高职教材依托行业发展,某些课程对应的行业标准更新变化极快,这同时对于教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应紧跟行业发展,适时更新内容。同时,职业教育改革的各项精神也须在教材中有所体现,这不管是对出版社的教材编辑还是教材主编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问题分析
(一)从宏观层面看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关于教材的改革不深入、不彻底;教师缺少钻研教育教学的韧劲,更缺乏打造精品教材的动力。
(1) 近十年来,高职院校从上到下疲于应对各种教学改革,诸如“国家示范校建设” “国家骨干校建设”等,每一轮建设都耗费了院校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虽也产生了一批教材成果,但质量多数不尽如人意。而这种建设过程也消磨掉了专心教学与教材建设的教师的耐心和精力,从而导致高职教材每門课程出版的教材品种多,但精品少的现状。
(2) 为应付项目验收或者作者本人评职称等需求而编写的教材较多,真正着眼于教育本身、对教学有所思而编教材的寥寥无几。在这一背景下编写出的教材,质量难以保证,更谈不上精品。
(3) 教师编写教材,付出多,收益少,动力不足。很多高职院校的骨干教师同时承担了大量行政性、事务性的工作,这些分散了他们的精力,使很多有能力编好教材的教师很难心无旁骛地搞教育、做教材。
(4) 倡导多年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并未真正落实,学校和企业之间对于人才培养没有形成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合作模式,很多打着校企合作等旗号的教材多数浮于形式。
(5) 关于实训教材,每个院校的实训室设备和条件不同,难以形成全国通用的适用教材,很多学校限于自身设备,只能使用自编教材。
(二)从微观层面看
由于高职教材根基薄弱,目前仍处于不断摸索阶段,存在问题非偶然。
(1) 教材老旧,更新不及时,个别教材更新不彻底;教材中存在内容错误、错字、病句等。
(2) 教材编写形式难以突破传统以知识讲授为主的模式。虽然近年来大力倡导“任务引领式” “项目导入式”等,但真正打破传统模式,以新的思路和形式撰写教材的成功案例不多。
(3) 教材实质内容少有创新,照搬经典教材图文或照抄标准规范的情况屡见不鲜。
(4) 教材编写者主要局限于高职院校教师,多数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难以将实际岗位需求体现在教学和教材中,教材中缺少有针对性的实训内容及案例分析。
(5) 教材中对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的介绍有限,甚至严重落后于生产实际。
四、改进措施
(一)形式上
(1) 对于适合“项目-任务” “单元-模块” “学习情境-工作任务”等模式的课程,尽可能采用新颖的编写模式,但切不可生搬硬套,需要作者对于课程有自己精准的理解和项目拆分原则,使重新划分后的“项目”等,更贴近工作实际,更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具体知识和技能。不适宜采用新模式的课程,如数学、力学等经典基础课程,宜使用更多的案例、图表进行说明,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2) 对于某工艺流程、工作方法的讲解,避免大篇幅文字叙述,尽可能使用图片形式,图片中以照片图最直观;使用“流程图” “柱状图” “饼状图”等时,尽可能将这些图做得精美,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
(3) 对于操作性强的课程,采用手册式、活页式教材,教师重点讲解操作技能和技巧,并使学生了解今后在具体工作岗位中什么时候需要做哪些操作。
(二)内容上
(1) 增加对于经典理论历史背景、理论出处,著名科学家个人情况甚至奇闻轶事的介绍,向学生介绍有代表性的公路、桥梁的修建歷史及经典事例分析,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深入学习和掌握,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2) 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对于复杂难懂的理论知识,多使用类比法等形象的叙述方法,将高深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不畏难,有兴趣学,更容易理解。
(3) 名词术语使用规范,不误导学生,不使学生疑惑。目前很多作者对专业名词术语的定义不规范,甚至同一本教材中不同地方对同一个名词的表述不尽相同,这类错误应绝对避免。
(4) 关于案例。对于施工类教材,可选取一个经典的又比较新颖的大案例,贯穿全书,使学生掌握某一类工程具体的项目学习要点的基础上,也能从宏观了解整个项目以及各子项目之间的关系。对于项目式教学,也可每个“项目”使用一个典型案例,每个知识点同样可举例子说明。对于易错或理解容易有偏差的一些知识点,可采用正反举例的方式加以说明。
(三)作者选择上
(1) 教材主编须是该教材对应课程的任课教师或具有多年该课程教学经验,责任心强,文字表达水平较高,对课程与教材的关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2) 挖掘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或者对教学有自己见解的企业人员深入参与教材的编写工作,使教材内容与生产实际的岗位需求有机对接,使学生从学校到企业工作岗位很快上手。
(四)政策上
(1) 作者及出版社应了解教育的最新政策和形势,将最新要求、最新理念落实到具体教材的编写中。
(2) 依托国家级规划教材等教材申报机会,汇聚资源,打造精品,扩大教材影响力。
五、结束语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与财富。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当今社会急需的,不管是相关教育管理部门、行业企业还是教材的最终输出端出版单位,应高度重视高职教材的建设,努力打造精品,为培养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提高保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S].2019.
[2]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S].2019.
[3]教育部.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S].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