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学报编校质量提升的策略探析

2020-04-01段娟

传媒论坛 2020年5期
关键词:编校文稿学报

段娟

摘 要:编校工作是地方高校学报出版活动的重要环节。文章在明确地方高校学报编校工作具体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其编校质量存在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可以有效提升编校质量的对策,以期助力于地方高校学报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地方高校学报;编校质量;策略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5-00-02

2016年至2018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连续三年重点围绕辞书、教材教辅、地图、少儿、养生保健类出版物以及重大选题备案有关出版物开展质量检查,并及时对质检不合格出版物进行了通报,体现了国家对出版物质量的重视。于学报而言,每年都必须进行报刊核验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新闻出版广电局也会根据报刊出版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并进行情况通报,而且国家也明确要求期刊的差错率不能超过万分之二。由此可以看出編校工作在学报出版活动中的重要性,因而提升编校质量势在必行。针对地方高校学报编校质量上存在的实际问题,笔者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

一、地方高校学报编校工作的内容

地方高校学报的编校工作通常包括:编辑加工整理、排版和校对。其中,编辑加工整理工作需要编辑人员先后通过“准备工作” “通读” “精读” “复读” “齐、定、清”等几个步骤来完成对文稿内容的处理。根据著作权法等相关规定,在经过作者本人同意后,编辑人员有权利对其文稿进行必要的修改以保障出版物的质量。而校对作为编辑工作的延续,是根据原稿对校样进行复核后指出问题并订正差错,通常分为“校是非”和“校差错”,至少包括“毛校” “一校” “二校” “三校” “清校”等五个校次,并且在必要时编辑人员还可适当增加校次以进一步确保出版物的差错率达到国家标准甚至做到零差错。需要强调的是,在校对过程中,编辑人员需要将作者自己校对文稿这一环节放在相对适合的校次中进行,一般情况下是在“一校”时由作者与校对人员一起完成。

二、地方高校学报编校质量存在的问题

(一)文稿质量方面的问题

在承担地方高校学报编校工作的几年时间里,笔者发现很多编校质量问题其实主要来源于文稿本身。一是,文章标题问题,主要体现为内容表述不清,字数过多、赘述、冗长,层级划分不明确等。二是,英文翻译与中文内容不符,这种问题多发生于多次退修往返的文稿,部分作者在完成中文内容修改后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忘记修改相应的英文翻译。三是,文稿的具体格式问题,例如作者简介、单位邮编、基金项目、收稿日期等编写不符合所投学报的出版要求。四是,文稿摘要不能明确表述研究的目的、方法、主要结果和结论等内容。五是,关键词选择不规范,没有按照叙词和自由词的范围进行选取。六是,正文中的单位、量、公式、英文表达等问题,主要表现是量与单位不匹配,单位符号不统一,使用英文字母时没有严格区分大小写,编写公式时没有注意文本格式造成乱码现象等。七是,图片使用不规范,主要表现为作者没有使用矢量图而造成图片不清晰,部分作者在使用他人公开发行文本中的图片时未注明出处。八是,表格不规范,主要是作者没有使用三线表,并且表格的内容设计不科学,例如相同单位在表格中反复出现而未统一放置于表格的右上角,表格中没有使用规范的“量/单位”格式等。九是,“注释”与“参考文献”的误用、乱用现象较普遍。很多作者习惯将“注释”标注为“参考文献”,同时也有部分作者引用了参考文献却没有在正文相应处注明,或是标注了参考文献但格式不规范。十是,语言表达类问题,这是编校质量中最常见的问题,也是编校工作的难点。例如,作者随意改变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既定语言的固定形式,或者创意性地编造新词,又或者存在语法、语序错误,逻辑错误,滥用网络词语,错误使用人称等。

(二)编校人员的综合素养有待提升

编校人员的综合素养涵盖了政治素养、学科知识、专业水平、业务能力、工作态度等。根据长期的学报编校工作实践,笔者发现:编校人员的综合素养与学术论文出版质量基本成正比例关系。但是,部分地方高校学报由于编制受限人员过少,编校人员的工作量太大,加上编校人员本身的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不端正、政治素养水平不高而导致论文编校差错频出。还有的编校人员因专业水平不高和业务能力不足,并且又很少参加期刊编辑人员的专业培训,要高质量地完成编校工作显得非常吃力。

(三)编校人员疏于与作者进行沟通

无论是在编辑加工整理环节,还是在排版、校对环节,只要编校人员发现问题,都应该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进行必要的沟通协调。但是,部分地方高校学报的编校人员经常将编辑加工整理环节就已经陆续发现的问题,全部累积到“一校”作者自己进行校对时才统一沟通,大量编校问题在此时集中涌现,直接增大了修改难度;有的编校人员为了缩短出版周期而有意忽视与作者之间的沟通,导致作者在印前确认定稿时不同意编校人员的修改意见而延误出版时间;还有部分编校人员因与作者互相妥协而降低了文稿质量。

三、地方高校学报编校质量提升的策略

(一)明确投稿要求,规范稿件

地方高校学报应根据本刊的办刊宗旨和出版要求拟定一份“投稿要求”,可附在征稿启事之后,以便作者在投稿时就能按照学报的各项要求调整文稿。这份“投稿要求”的内容必须做到细致入微,主要包括:学报的各项格式要求、摘要所包含的内容、关键词的选取、标题拟定的注意事项、正文整体结构与语言表达的常见问题、注释与参考文献的规范以及需要作者注意的其他事项。为了使“投稿要求”能更直观地展现在作者面前,方便他们查找并调整文稿的相关问题,学报还可以选取一篇格式规范的优秀学术论文作为模板,在经过作者同意后以“本刊范例”的形式提供给投稿人参考。

(二)提升编校人员的综合素养

编校人员应该根据编校工作的流程,按部就班、保质保量地完成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任务,既不能拖沓,也不能激进。如果稿件质量有需要,编校人员还应适当增加校次以保障稿件的质量。作为编校工作人员,就是需要将细心、耐心、用心融合于责任心之中,内化为强烈的使命感和奉献精神,以激发出对工作的热忱。在此基础之上,编校人员还应该积极参加期刊各项业务能力的培训、相关专业领域的学术活动等,以获取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动态,便于准确把握本刊所涉及学科领域的研究重点和最新研究成果,同时还可通过与其他期刊工作人员的交流进一步提升个人的业务能力。除此之外,编辑人员还需及时与作者、审稿专家、主编、印刷厂等进行沟通协调,充分发挥其学报出版活动的桥梁作用,各相关人员之间能否实现有效沟通直接影响着组稿、退修的效率以及学报出版物的质量。

(三)组建较高水平的编校队伍

编校质量不是仅凭一人之力就能够得到有效保障的。笔者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发现:参与编校工作的人员越多,并且有效完成文稿校对的次数越多,就越能降低文稿的差错率。由于学术论文的出版是一项学科专业性极强的细致工作,因此专业水平较高和业务能力较强的编校队伍无疑是保证文稿质量的基石。地方高校学报可从单位内部精选出几位编校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深厚且精于业务的工作人员组成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编校队伍,对学报质量进行全面把关。在这个编校队伍中,至少需要两名语言文字编校人员和两名技术编校人员,分别对文稿的语言文字内容和图表格式、公式验算、科技名词核对、排版等问题进行编辑校对。

(四)合理使用科技手段辅助编校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多款校对软件。合理使用校对软件来辅助编校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减轻编校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还能规避因疲惫等主观原因而没能发现的“明显错误”。机器只要能源充足,便可以始终按照设定的程序进行全面查找,有效提高了地方高校学报的编校质量。例如,在国内的应用范围较广且用户评价较高的“黑马校对软件”。但由于汉语本身的博大精深并非程序所能完全覆盖,因此校对软件并不能完全代替编校人员的工作。

四、结语

地方高校学报作为学术期刊,不仅是展示科研成果的窗口,更是科研人员进行学术交流的良好平台,它必须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紧跟专业领域内最前沿的研究动向,才能真正做到为科学研究事业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而编校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报的整体质量水平、读者的阅读感受和作者的投稿意向等,因此编校工作应该被高度重视,地方高校学报应将编校质量管理和审核工作列为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从多个方面努力提升编校质量。

参考文献:

[1]郑佳.科技期刊编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天津科技,2019,46(10):57-61.

[2]蒋椆媛,韦家朝.论高校学报在编校合一的运作中如何保证编校质量[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1):53-57.

[3]吴海霞.提高学报编校质量的有效学习机制的建立[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8(1):113-115.

猜你喜欢

编校文稿学报
中国首个智能图书编校排系统发布
Analysis of Characters Shaping in Ring Lardner’s Haircut
Analysis of I Heard the Owl Call My Name from an Intercultural View
短文改错练习题
文稿打字的小方法
论学报的发行管理创新
妙用PowerPoint 2003刻录多媒体光盘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再添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