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道”别人对你的好

2020-04-01刘荒田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茶友马老下雪天

刘荒田

住在小区公寓大厦33层的马老先生,乘电梯到楼下。电梯到了22层,停下,一群人说说笑笑地进来。他出于文明友善信条的条件反射,按住“暂停”的按钮。紧随这欢乐一群的,还有两位,一前一后,抬着一张咖啡桌。据目测,长桌重逾百斤,两个汉子费力地抬、推、挪,终于进入电梯内。马老耐心地按住“暂停”的按钮,直到诸事办妥。他从旁观察,揣摩出事由:欢乐的一群是一家子,他们雇来两位搬运工,把咖啡桌搬下楼。电梯下到一楼,这群男女一边叽叽喳喳,一边往外走。两个年轻搬运工又一次抬起重物,吃力地往外搬挪。马老默默按住“暂停”按钮,微笑着目送这些虽然常常打照面,但素无交集的陌生邻居,最后一个离开电梯。

次日,马老去离小区不远的一家茶楼,和茶友会面。和平均年龄近七十的众茶友的交情,算得“老太太的被子——盖有年矣”,今天的话题是“人情”。马老感慨地说起昨天的小事,引起大家的兴趣,于是聊起“如何发现,并赞扬别人的善意”。

比如,在公交车上,有人挪一下,把座位让给你。比如,一位朋友的朋友给你寄了一本书,即使并非名家、大家之作,甚至被你私下“卑之无甚高论”;还有,一位陌生人送你一包茶叶,尽管你一点也不喜欢;在微信群里,一个不认识的人点赞你的一段话,一幅照片,一篇作品;路上,有人提醒你鞋带松了;飞机上,有人替你把拉杆箱推上行李架。再如,邻居在下雪天早早起来铲雪;快餐店的兼职大学生每次端上咖啡时,都附以灿烂的笑……事都小得“难以启齿”,你不必每次都来个日本式鞠躬,郑重道谢,但“知道”人家替你做了好事是必要的。

即使是最受冷遇的背时者,也会遇到善意,哪怕极为微末。也许你不必即時反馈,但最好以多样方式,巧妙、自然、诚恳地表示,你知道了,回应以一声“多谢”,或寄张贺卡,微信上专门留言致谢。

如此这般,也许你会马上皱眉头,斥为虚伪。这恰好证明你阅世尚浅。你欠缺一种本领:发现。当你的多年邻居——一位寡居的老太太,今天出门,发式换了,化了淡妆,眉毛被描过,你粗看一眼,依然是这样的印象:老得一塌糊涂。再细看,发现她“不同”——昨天去了发型屋,今天出门前又精心打扮过,你由衷地赞美她“特别特别漂亮,神气”,你的慧眼独具,成全了她美好的一天。

发现善意的本领,需以爱心为根底;而这种本领,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和对别人细心的关注与观察,才能逐渐具备。其中,最要紧的,是将心比心。

(常朔摘自《广州日报》)

猜你喜欢

茶友马老下雪天
《下雪天》
一个下雪天的故事
上海:与一席茶悦然相对
米寿书法家马良骥:满纸云烟一抹笑
103岁老作家马识途:总乐观 勤写作 练书法
豫剧大师马金凤的长寿之道
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友会 茶,原来可以这么玩
天下茶友 茶圈中的社交网络
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友会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