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车企携爱出发 协力战“疫”

2020-04-01

北京青年周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东风公司救护车消毒液

北汽福田图雅诺负压救护车驰援武汉

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新年伊始蔓延。当每天面对不断上升的新冠肺炎病例数字时,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善意和爱不断汇集,众志成城,协力战“疫”正温暖整个神州大地。

对于汽车企业来说,医务工作者在第一线与病魔作着斗争,企业就成为了他们身后最有力的保障,尽管所扮演的角色不同,但大家都在为这场疫情阻击战尽心尽力。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汽车行业驰援抗疫捐款捐物已累计超10亿元。

第一阶段:捐款捐车

“大本营”位于湖北武汉的东风公司率先行动。1月23日,东风公司紧急决定向武汉市慈善总会捐赠人民币1000万元,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1月26日,东风公司宣布携旗下企业,再向湖北捐赠2600万元。其中,东风公司分别向十堰市慈善总会、襄阳市红十字会捐赠1000万元,东风汽车公司、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通过东风公益基金会,分别向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捐赠300万元,用于辖区防控疫情医疗救助。

随后,豪华品牌、合资品牌、自主品牌以及造车新势力都行动起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近50家汽车生产企业进行捐献,汽车行业企业捐赠金额及物资总额超过10亿元。

除此之外,作为抗击疫情的重要且专用交通工具,负压救护车也成为了急需的交通工具。相比于普通救护车,负压救护车主要用于运送传染性病人,其“负压隔离”功能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医患人员的交叉感染。

作为造车企业,加快负压救护车的下线也成为了当下车企的首要任务之一,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华晨集团、北汽福田、江铃集团、上汽集团等汽车企业均将负压救护车的生产提上了日程,并在下线之后第一时间捐赠于防疫一线。在车企的捐赠明细之中,江铃汽车、上汽集团和北汽集团就分别捐赠了10辆、20辆和40辆救护车。

吉利集团从瑞典采购防护物资运往国内

第二阶段:筹集物资

随着疫情的持续性蔓延,各地区物资紧缺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除去捐款以外,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医疗物资也成为了企业驰援疫情的首选。

依托全球化网点布局,汽车企业及时伸出“援手”,解决了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医用物资紧缺问题。丰田汽车公司在1月29日捐助1000万元用于购买医疗用品之后,再次捐助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所需的物资,首批捐助物资包括供奋战在一线的相关地方人員使用的口罩、防护服、防护帽,以及消毒液等其他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所急需的医疗物品,而这也是丰田在全球范围内各事业体的大力配合下,通过全球采购及物流体系所筹集物资。现代汽车集团也将从韩国采购的物资运往国内。

不仅仅有像丰田、现代这样的跨国车企,随着近些年中国品牌的“走出去”,驻外机构的协同优势也得到发挥。通过发挥比亚迪海外分公司驻地优势,比亚迪紧急采购100万元疫情防控物资N95口罩运回国内;吉利集团也充分利用全球各地机构高效、便利优势,在瑞典等国家和地区筹措购买疫情防控急需的医疗物资运往国内。

上汽通用五菱开展口罩生产

第三阶段:自产物资

随着抗击疫情进入关键阶段,以汽车为代表的制造行业也将援助行动从捐款、捐物,扩大至利用制造业现有资源和技术“跨界”生产医用口罩、消毒液、防护服等紧缺物资。

率先做出响应的是上汽通用五菱,这家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企业联合上游供应商广西德福特集团通过改造生产线的方式生产短缺物资口罩。2月8日,上汽通用五菱联合供应商生产的第一批20万只口罩顺利下线,并由上级部门统一调配,该批口罩将主要用于民用用途。

据悉,此次转产口罩项目从提出到实施仅花费不到5天的时间。目前,原有生产线已全部进行改造并第一时间启动生产,现阶段生产适用一般场所使用的民用口罩,2月底无尘车间建成后,将批量生产用于专业医疗用途的口罩。无尘车间共设置12条口罩生产线,包括N95、一般医用防护口罩生产线。

加入防护用品生产的汽车企业还有比亚迪和广汽集团。2月5日,比亚迪全资子公司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做了经营变更,经营范围中增加了“消毒液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比亚迪生产的口罩和消毒液在2月17日前后量产出货,其中口罩产能2月底可达500万只/天,消毒液产能5万瓶/ 天,直至疫情缓解和消除。广汽集团也在主动研究打造用于加工生产口罩的设备和生产线方案,由广汽集团零部件事业本部负责推进。

猜你喜欢

东风公司救护车消毒液
救护车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层级提升
合作
疫情中心的央企力量
东风集团全球布局 联合出海
可加消毒液的拖把
给救护车让道
飞跑来的救护车
84消毒液的安全使用
泡在“消毒液”里也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