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还是公共管理学
2020-04-01秦上人
秦上人
摘要:文章分析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历史和培养方案,发现培养目标为卫生领域的公共管理人才,专业核心课程为公共管理、医学知识和卫生法学类,主干课皆为公共管理学。随着社会需要的变迁,该专业的公共管理学科属性将不断加强。
关键词:医学;公共管理;培养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1-0290-03
一、问题的提出
对作为专业发展的前途而言,一个专业的学科定位非常重要。在很多高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建制上都属于医学院,而且其培养内容中医学知识的分量都占到很大比重。那么该专业到底应该属于医学类专业还是管理类专业?目前,部分学生和老师对此还存在一定的疑惑。
卫生管理专业的定位在当前建设“健康中国”的背景下尤为突出。加强卫生管理专业建设,找准培养目标,满足该领域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当前的主旨[1]。目前该专业本科教学还存在不少弱点[2],新时期其教学也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3]。因此对该专业的学科与培养目标定位的剖析不仅关系到学科研究,也关乎该专业的实践应用。
确切地说,该专业在学科属性上存在着医学与管理学之间的张力。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身份辨析关系到其培养方向定位及整个学科的归属与发展路径。本文将梳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归属倾向的变迁,对其专业自身学科身份进行学理性辨析;并随机选取相关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对该专业走向公共管理学科的内在规定性进行解读。
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身份辨析
(一)学位定位
从本科培养的层次来看,当前卫生事业管理的本科生毕业后的学位证书发放是明确的。一般在目前高等学校里面的正式专业名称为“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其对本科毕业生发放的学位为管理学学士学位。
因此,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目前在学位定位上已经明确下来。从大的专业科目分类来看,该专业的划分类目为: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因此,从这点来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对本科生发放管理学学位没有任何疑问。
(二)学科辨析——医学还是管理学
从本科培养的层次来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明确属于管理学。而从研究生培养层次来看,该专业学科定位需要进一步厘清。总的来看,该专业大体上从过去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类逐步转移到公共管理学科方向中来。
在早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的《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和《一级学科简介》征求意见稿中,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进行了学科内容的介绍。而《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简介》指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主要包括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健康教育学与健康促进、卫生检验学以及军事预防医学等研究方向。从学科内容来看,这份文件的规定也体现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作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二级学科的一种意涵。
但是,随着学科建设的不断完善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后来的学科规定文件中,已经逐步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中拿出来,并放到公共管理学科中去。如2012年国务院学位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给出的《一级学科简介》和《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中,已经將“公共管理学”的学科范围扩展为行政管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和公共政策几大领域的内容。因此,在后续的教育部学科目录当中,卫生事业管理类的专业基本都放在管理学科下面,属于公共管理学的下级学科之一了。
(三)医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
什么是医学?传统医学是指在维护健康、预防、诊断、改善或治疗身心疾病方面使用的种种以不同文化所特有的理论、信仰和经验为基础的知识、技能和实践的总和。《辞海》对医学的解释为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防治疾病的科学体系。而《现代汉语词典》则将医学定义为“以保护和增强人类健康、预防疾病为研究内容的科学”。这些定义都将医学归于科学,确切地说是自然科学。虽然人们对科学的构成并不清楚,但医学中的程序、目的和假定都是可能与科学类似的[4]。也有人提出医学不是科学,无论是目的、成功标准还是内在原则和道德方面医学都与科学存在差距[5]。综合起来,我们可将医学理解为研究人类生命过程及防治疾病的科学、经验、技艺和组织工程的知识体系[6]。可见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都聚焦在生命过程及防治疾病本身。
那么,管理学是什么呢?按照法约尔的观点,管理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种职能,是这五种职能工作及相互之间的衔接。管理学处理的对象是人与组织行为。从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到“霍桑实验”强调管理过程中的“人际关系”理论,再到后来管理学的各个流派,如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系统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等,管理学的内容和范畴都在拓展和变迁。总的来看,管理学注重决策、政策的执行而不是人体本身的疾病问题。
因此,卫生事业管理学应该属于医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然而问题是,作为医学与管理学交叉学科的卫生事业管理学,是偏向于医学成分多一些,还是偏向于管理学的成分多一些?实际上,无论是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名称上,还是该专业已有的专业培养实践中,还是从未来医疗与健康管理领域互相整合的大趋势看,卫生事业管理学无疑将更加倾向于公共管理学科。
三、未来归属:从医学走向公共管理学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到今天,从早前的主要隶属于医学类学科到目前逐步归属于公共管理学学科,既是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身的内在规定,又是当前以及未来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趋势所在。
首先,从专业名称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重在管理,其对象是整体卫生事业的发展变化。在内容上,该专业涉及的具体领域是属于医学事业,但是其研究内容并不包括具体疾病,而是卫生政策、管理方法与卫生行业的公共治理规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既要强调自身的“管理学”落脚点,又要注重自身的医学关涉性。比如全国主要医学院校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培养方案中,都存在大量的医学专业课程内容,这正是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需要,是该专业学生具备医疗卫生事业管理能力的必备知识。
其次,从相关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来看,其课程导向是趋向于公共管理学科的。总的来看,在相关院校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各学校所设定的培养目标基本一致[7]。如果仔细观察相关院校的培养方案内容,可以明确发现存在走向公共管理学的趋势。
下表随机选取了国内五所开设卫生事业管理本科专业的院校,对比了各校培养方案之间在培养目标、专业核心课程,特别是主干课程方面的相关性。它们在培养目标、专业核心课程与主干课程方面有以下共同特征:
1.各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都是定位在“具备较强的管理技能,能快速适应医药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与发展需求……能在各级政府及卫生与健康相关部门……从事综合管理工作”这一类的目标上来。这说明本专业已大都将培养目标锁定在公共管理领域,而不是从事疾病治疗工作。
2.在培养目标中,专业核心课程为三块内容:医学专业知识类、管理学与公共管理类、卫生法学类。其中,管理学类的课程是主要组成成分。
3.在培养方案的最主要课程(即主干课程和基础必修平台课程)中,无疑都是把《公共管理学》或《管理学》定位为最为主干的课程。
综上,本专业最核心的专业与学科的发展走向是公共管理学科,其培养的对象是公共管理与卫生政策相关领域的管理型人才。
四、结语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定位和未来趋势将逐步归属于公共管理学学科。在过去的一段时期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很多情况下隶属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学科领域。因此,其培养要求、相关课程的设置具有强烈的医学专业特征。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管理学特别是其公共管理学属性越来越在实践中得到凸显。该专业目前也已经渐渐归属于公共管理学科,成为公共管理学科下属的研究分支。正如教学评估专家在对某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进行评估时所指出的那样:“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既然属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那就要明确突出该专业的公共管理学科属性,明确本专业培养人才的公共管理特征……可以增加公共管理学的具体课程,加强公共管理学科属性建设,明确所培养的人才类型。”
总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该而且可以主动顺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应医疗卫生事业的需要,合理把握自身的专业与学科定位,优化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8],以便更好地履行为未来大健康社会时代需求服务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马贞玉,吴秋玲,潘丽梅,等.广西4所高等医学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比较分析[J].广西教育,2016,(43):58-59.
[2]张美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3):458-459.
[3]吕本艳,冯占春.新时期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28(3):171-173.
[4]K D Clous er:临床医学是一门科学吗[A] //医学的思维与方法[M].人民卫生出版社.
[5]Ronald Munson.为什么医学不可能是一门科学?[J]中外医学哲学,1998,5(4).
[6]杜治政.关于医学是什么的再思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24(6):16-22.
[7]毛晨佳,許亮文.我国部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培养方案现状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3):56-58.
[8]景浩,马月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6(8):55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