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变思维强化思想拓展技能

2020-04-01覃晴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11期

覃晴

摘要:广播电视人才培养隶属于新闻传播学教育范畴,受到新闻传播学教育环境变化的深刻影响,着眼于新闻传播业界与学界的新变化、新问题、新机遇,在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方面与时代接轨,文章基于部校共建的时代背景及新媒体活跃的传媒生态影响,试图探索出培养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的新路径。

关键词:部校共建;新广播电视人才;培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1-0171-02

广播电视学专业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兴起而设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其发展伴随着业界和学界的变化不断调整。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受到行业发展的深刻影响,新形势的出现让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进行再思考的需求变得极为迫切,需快速探索出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一、学界业界形势更替

现阶段广播电视学专业面临着专业更名、部校共建、行业变迁的共同影响,对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高校广播电视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1.专业更名拓展边界。教育部2012年9月将“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名称修订为“广播电视学”专业,归属于新闻传播学类。此次更名意味深长,一方面,专业归属不变,即广播电视学人才培养需基于新闻传播学的人才培养框架,从新闻传播的规律出发,以新闻传播理论为基础,以广播电视内容生产为核心进行人才培养,是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的重要分支;另一方面,延展专业边界,人才培养不再局限于广播电视的新闻内容,内容上将广播电视媒体各种节目类型纳入学习体系,制作扩充到了广播电视生产的采、写、编、评、摄、导、策划、包装、管理等所有程序。

2.部校共建强调内核。广西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与广西大学共建新闻传播学院为起点启动并全面推进部校共建项目,这一举措直接指向新闻院系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在新闻专业人才培养过度强调市场需求和毕业生就业率指标导向的当下,新闻教育的技能训练、应用培养不断被强化,而内在的价值引导、操守教育愈发疲软,以致新闻教育架构出现偏差,学生价值结构失衡。部校共建新闻院系正是在这一环境下重新唤起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下的新闻职业精神教育,这是新闻教育事业应对当下复杂的舆论环境的重要课题。

3.行业变迁拓展外延。在新媒体发展的近二十年时间里,广播电视行业作为传统媒体不断应对着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的刺激和挑战,在融合和共生进程中,新媒体平台对于传统广播电视行业的市场有所瓜分,但同时也拓展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平台。作为内容集成平台的新媒体,实际上给传统媒体的内容传播提供了更多元、便捷的受众接触媒介,而在这其中,相比单一的图文形式,视频、短视频以其自身独有的生动、直接的特质逐渐成为新媒体平台传播的主流内容。

二、人才培养更新要求

人才培养的输出直接指向行业用人单位,学界和业界的形势变化都深刻影响着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走向。

1.新闻传播以“学”为基础。首先,学科归属决定人才理论基础。广播电视学专业隶属于新闻传播学科,从学科归属上来说,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应是在新闻传播学科领域中进行培养。其次,广播电视人才培养的新闻传播学基础是从业要求使然。新时代下广播电视人才要面对更多元的媒体环境以及各类媒体所带来的纷繁复杂的信息,传统的广播电视人才的核心能力已经向信息整合传播转移,而新闻传播的原理与方法在这其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广播电视人才在新闻生产和传播过程中是否能够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领域多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到新闻信息的选择判断、编码传播、受众反馈过程中,还有赖于新闻传播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

2.广播电视以“术”为核心。广播电视人才自然是服务于广播、电视及新兴视听媒体,对应需掌握的技能则是此类媒体从事的视听内容生产中所需技能。根据我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本专业要培养具有与广播电视专业领域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掌握新闻采写、融媒体技术应用和跨文化传播能力,从事广播电视新闻采写、融合新闻传播以及广播电视节目编辑制作的复合型人才,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新闻采写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电视摄像能力、广播电视编辑制作以及融媒体技术应用与传播能力。以“采写”为基础、以“视听”为表现的影像创作技能依然是广播电视学专业培养的核心能力。

3.新媒体以“思维”为拓展。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7.59亿,较2018年底增长3391万。网络视频用户的大规模增长就意味着网络视频平台及其内容生产必然呈现规模性增长。在传统的广播电视行业人才需求基本饱和的状况下,网络视频的崛起无疑为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的就业走向拓展了新的平台。那么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就需要适销对路,相应地增加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新媒体运营能力和基于数字与网络技术的融媒体技术能力培养。

三、改革紧跟形势

1.舆情教育强化思想。2016年2月,習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这对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培养“知国情明大势”的新闻学子。认知国情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前提,当下青年学子对当前社情民意关心不足,在未来的舆论战中立场不清、导向不正的情况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将国情教育增列为广播电视学专业必修课程,邀请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统战部、自治区扶贫办等相关专家走进讲堂,让学生了解当下国情、区情,清楚认知国家与个人、国家与新闻工作的关系。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正确导向。一方面,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必修课程,强化“第一观”教育,在未来的新闻传播人身上打上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烙印,深刻植入人生和职业的“价值导航”;另一方面,更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同时在各门课程中嵌入课程思政内容,结合社会热点话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贯穿其中,不断提高学生政治素养和媒介素养。

2.课程设置模块编排。随着社会变迁和媒介生态的变化,广播电视学专业教育同样需要调整和重构其技术学科和应用领域。作为人才培养基础单元的课程体系自然是改革着手点。通过模块架构课程,广播电视学专业开设课程由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主干课程共同构成。专业主干课程设置围绕广播电视人才需求中“采”“编”“管”的能力培养来进行,侧重写作、采访、摄制、策划、评论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设置了“广播电视采访与策划课程模块”“广播电视编辑与制作课程模块”“广播电视经营与管理课程模块”三大课程模块,由学生根据各自就业方向与兴趣选择更多元的课程。

3.实践平台拓展时空。理论内容学习需要通过实践进行转化和检验,在掌握新闻传播及广播电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后,系统的广播电视采、写、编、评等方面的实践训练有赖于校内校外实践平台的接入。“影传传媒”作为我院传媒类专业校内学生实践平台,按照公司结构模式进行项目化运作的非营利性学生传媒组织,将校内重大活动与学生实践相联系,通过运作与学院相关的传媒工作和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拓展了课程实践空间。另外,我专业与实践基地联合开展暑期实践训练营,尤其着眼于如广西云、柳州日报社新媒体部等新媒体平台,请业界导师进行实践授课,“手把手”教学,实现课程实践延展。

参考文献:

[1]周云倩.部校共建与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青年记者,2014,(12).

[2]刘朝霞,侯留路.部校共建培养广电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探析[J].新闻前哨,2017,(2).

[3]陈晓伟.互联网思维、大影像思维与跨界思维——当下广播电视学专业变革的新视角[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