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边城50井区油气富集规律及有利区预测

2020-04-01李晓琴杨娟娟袁耀利

辽宁化工 2020年3期
关键词:沉积相井区含油

李晓琴,杨娟娟,袁耀利

铁边城50井区油气富集规律及有利区预测

李晓琴,杨娟娟,袁耀利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吴起采油厂, 陕西 延安 717600)

铁边城50井区主要为构造-岩性复合式油气藏,由于该区油水分布受砂岩顶面高程控制,砂岩顶面高度不同导致了油水分异不彻底,鼻状构造与古地貌基本一致是该区油气的聚集和成藏的主控因素。通过分析该区控制因素和富集规律,综合钻测井、储层物性、沉积相带分布、含油性、储层评价结果等结果进行判断,预测出延9、延10两层相应的两类有利区。

50井区; 成藏因素; 有利区预测

铁边城油区50井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南部,区域地质构造特征为北东高,南西低的平缓大单斜,平均坡降每公里5~10 m,倾角不足1°,其内部构造平缓,局部构造以西倾鼻状构造为主。其油藏为典型的低渗、特低渗油藏,是吴起采油厂较早开发的井区。结合地貌形态、上覆层沉积环境、砂体展布、运移通道类型等多种因素进行总结,目前根据研究结果认为铁边城50井区工区主要的成藏模式为斜坡区一三角洲组合成藏模式。

1 延9、延10油层组成藏因素分析

1.1 沉积环境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

1.1.1 良好的生储盖组合

铁边城50井区延9三角洲发育期,分流河道作为主要储集体,上覆的分流间湾、河漫滩沉积为油区形成了盖层,良好生储盖组合为该区油藏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1.2 储集性能受控于沉积体系

水动力条件强弱的差异导致不同沉积体系形成,从而导致岩石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出现不同,对岩石后期成岩作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最终体现在不同沉积体系岩石物性条件差异上。

1.1.3 沉积微相对储层分布的控制

最有利于铁边城50井区延9油层组发育的沉积微相为分流河道,分流河道直接控制了研究区储层呈带状展布,高孔隙区与低孔隙区相间展布的总体格局。纵向延伸的分流河道控制了延9储层,侧向迁移方向的渗透性明显低于砂体延伸方向的,铁边城50井区在延9在后期开发中要平衡好注水井与采油井之间的关系,平行于砂体延伸方向的水驱油效果更好。

1.2 差异压实成因的鼻隆构造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

在对井区油藏特征分析和前人研究基础上,认为小幅度鼻隆是铁边城50井区油气富集的最主要因素。延9、延10的构造高点和该地区古地貌地形高点基本形成一个整体。前人研究认为古地貌中河谷与高地之间的过渡地带是成藏的有利区,本次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结论,从图1中可以看出,有利区基本全部落在古斜坡带单元上。

图1 古地貌与有利区叠合图

1.3 砂岩顶面高程控制着油水分布

研究区属于单斜构造(倾角不大),绝大多数井都是油水同层,部分井完全产水,个别井产纯油。砂岩的发育是含油的前提,当砂岩具备了有效厚度时,它的高度对产油还是产水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由于该区油水分布受砂岩顶面高程控制,砂岩顶面高度不同导致了油水分异不彻底。

2 有利区预测

通过对已有探井及生产井延安组试油试采以及生产数据分析,铁边城50井区油藏主要集中在延9、延10地层中.本次铁边城50井区延9、延10油藏的预测是依据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分析,以储层沉积微相、构造特征、古地貌特征、试采为基础,基于储层综合评价结果,对研究区各小层有利区进行筛选,将有利区分为两类:

Ⅰ类有利区:延9砂体沉积相为分流河道,位于构造高部位,古地貌特征为古斜坡,测井解释结果为油层、试油、试采达到工业油流标准,孔隙度>12%, 渗透率>12 md, 砂体厚度>15 m,含油面积>0.5 km2, 储层综合评价为Ⅰ类储层。

延10砂体沉积相为河道沙坝,位于构造高部位,顶部有泥岩遮挡,测井解释结果为油层、试油、试采达到工业油流标准,孔隙度>11%,渗透率>11 md, 砂体厚度 >15 m,含油面积>0.3 km2, 储层综合评价为Ⅰ类储层。

Ⅱ类有利区:延9沉积相为分流河道,位于构造高部位,录井显示为油斑、油迹、测井解释为油层、油水同层,试油一般,古地貌特征不在古斜坡,孔隙度<12%, 渗透率<12 md, 砂体厚度 <15 m,含油面积<0.5 km2, 储层综合评价为Ⅱ类储层。

延10沉积相为河道沙坝,位于构造高部位,录井显示为油斑、油迹、测井解释为油水同层,试油一般,孔隙度<12%, 渗透率<11 md, 砂体厚度 <15 m,含油面积<0.3 km2,储层综合评价为Ⅱ类储层。

通过分析该区控制因素和富集规律,综合钻测井、储层物性、沉积相带分布、含油性、储层评价结果等结果进行判断,预测出延9、延10有利区块(表1 )。

表1 有利区预测表

2.1 延9油层组有利区块预测

由于研究区延9期沉积相类型主要为三角洲平原,因此预测有利区块时以分流河道砂体为重点,结合局部小的鼻状构造与孔渗饱等特点,相互结合共同预测认为延9油层组有以下有利区块:

2.1.1 延9油层组有利区块预测

延9油层组共筛选了3个建产有利区带,这三个有利区带均位于物性较好的砂岩条带上。同时根据试油以及生产数据统计,确定研究区分为两个油水系统。50-X有利区与50-Z有利区油水界面为海拔-73 m,50-Y有利区油水界面-60 m。根据砂体顶面海拔确定有利区边界。

50-X井区: 位于北西南东向分流河道处。该井区位于背斜之上,位于构造高部位,砂体厚度均在10 m以上,平均孔隙度6以上,该区域50-X1井,试采产油13.95 t,产水1.55 t,含水10%,因此预测该区域为I类有利区。

图2 延9油层组含油有利区预测图

50-Y井区:该区域位于由沉积相控制的分流河道上和微隆起顶部位置,物性较好,因此将其预测为有一类利井区。

50-Z井区: 位于河道交汇处,同时位于小幅鼻隆构造的高部位。试油显示50-Z1井气体压裂后,产液5.5 t/d,含水5%。50-Z2井措施后产液9.5 t/d,含水3%。但该区域面积较小,位于高地貌中古高地,储层中油气预测为从东北方低部位由砂体连通处运移到此处,含油面积较小。

图3 延10油层组含油有利区预测图

2.1.2 延10油层组有利区块预测

延10油层组共筛选了2建产有利区带,均位于位于构造高部位,物性较好的砂岩条带上,并且延10顶部隔层比较发育。

50-A井区: 50-A1井位于分流河道砂体之上,发育小幅的鼻状隆起,延10顶隔夹层5 m以上,故优选为有利区块。

50-B井区: 50-B1井位于分流河道砂体之上,发育小幅的鼻状隆起,延10顶隔夹层5 m以上。故优选为有利区块。

3 结 论

(1)延9、延10的构造高点和该地区古地貌地形高点基本形成一个整体,古地貌中河谷与高地之间的过渡地带是成藏的有利区,构造是该区油气富集的重要决定因素,研究区有利区基本全部落在古斜坡带单元上。

(2)铁边城50井区油藏主要集中在延9、延10地层中,通过综合分析出Ⅰ类有利区和Ⅱ类有利区。

[1]罗建强,何忠明.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构造演化特征及油气分布[J].地质与资源,2008(6):135-138.

[2]杨俊杰.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规律[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3]宋凯,吕剑文,等.鄂尔多斯盆地定边一吴旗地区前侏罗纪古地貌与油藏[J]. 古地理学报,2003(11):497-507.

[4]赵俊兴,陈洪德.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早中期甘陕古河的演化变迁[J]. 石油天然气地质,2006(4):152-158.

[5]王彦龙,王鹏.子长地区长2油藏主控因素及有利区预测[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21):133-135.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Rule and Favorable Area Prediction in Tiebiancheng Well 50 Area

(Wuqi Oil Production Plant of Yanchang Oilfield Co., Ltd., Shaanxi Yan’an 717600, China)

Tiebiancheng well50 area is mainly a structural-lithologic complex type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 The distribution of oil and water in this area is controlled by the elevation of sandstone top surface, and the different heights of sandstone top surface lead to incomplete oil and water differentiation. Nose structure and paleogeomor- phology are the main control factors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 reservoir formation in this area. By analyzing the control factors and enrichment rules in this area, based on drilling and logging data,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sedimentary facies zone distribution, oil-bearing zone, and reservoir evaluation results, favorable areas were predi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wo favorable zones areYan 9 and Yan 10.

well 50 area; accumulation factors; favorable area prediction

2019-12-20

李晓琴(1987-),女,工程师,硕士研究生,陕西省延安市人,2013年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研究方向:从事科研工作。

TE 357

A

1004-0935(2020)03-0264-03

猜你喜欢

沉积相井区含油
鄂尔多斯盆地靖安油田杨66井区延9储层敏感性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靖安油田杨66井区延10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研究
重庆市城口高燕矿区锰矿沉积相特征及成矿条件
柴北缘鱼卡地区中侏罗统石门沟组沉积相特征研究
YX区块含油胶体再利用的可行性*
酸调质—氧化降解法提高含油污泥的沉降性能
文昌19-1油田珠江组二段I油组沉积相研究
铁路含油污泥焚烧的特性
利用改进的SGR方法定量评价断层圈闭封堵性——以塔北隆起英买34井区为例
吉林油田含油污泥整体调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