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地方感研究比较

2020-04-01周美岐林锦屏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学者维度期刊

杨 婷,周美岐,林锦屏

(云南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0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口大规模移动。人口移动是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一种运动过程,人无论是迁出还是迁入对地方均会产生感情联系。人口移动达到一定规模将对全球的社会、经济等方面产生广泛的影响,给迁出地与迁入地均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威胁与考验[1]。“人地关系”中人与地方产生的情感是人本主义地理学家研究的范畴。地方感近年来被广泛地运用于城市空间规划、资源开发、旅游管理、社区建设以及地方文化保护等领域中[2-7],对城市发展的合理规划、社区管理的有效开展、政府决策的建议支撑、资源开发的合理利用、乃至提升居民保护居住地(地方)的意识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地方感研究也受到人类学、文化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众多领域学者的关注,特别是人文地理学者的重视。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直到21世纪初期,中国的地方感研究才逐渐起步[8],不管在研究的广度、深度与高度相较欧美国家均存在不足,任重道远,国家各类基金应在经费上资助人文地理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等在理论与研究方法上进行创新性研究,将地方感研究的理论体系构建尽快提上日程。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方法研究年度载文量、来源期刊类型、案例地分布、作者发文数及基金资助情况,对地方感文献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梳理、归纳与比较国内外地方感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1.2 文献统计分析

外文文献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电子期刊数据库,选择 “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英语”语种,检索时间为“所有年份”(截止到2020年11月19日),以“Sense of Place”为检索标题,去除书评、社论、会议摘要等无关文献后,获得外文文献423篇。中文文献数据来自中国知网(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选择高级检索方式,选择“主题”检索项,以“地方感”为检索词,筛选“SCI、EI、核心期刊、CSSCI、CSCD”期刊来源,时间截止到2020年11月10日,共获得中文文献234篇。为此,本文共获取了国内外文献1975年1月~2020年11月间657篇,这些文献基本能客观反映国内外地方感研究内容和基本态势。

1.2.1 年度载文数量

国外学术界对地方感的研究早于国内。国外早期关于地方感研究的文献刊发于1975年,而直到2004年左右,中国学术界才陆续开始地方感相关研究(图1)。国外“地方感”相关研究以“缓慢上升—急速增长”为特征,载文量在前期持续保持缓慢增长的态势,在后期载文量急速增长;国内“地方感”相关研究则呈现“起步晚—波动大”的特征,载文量在2018年突然下降,2019年又急剧增加,呈现忽上忽下的波动。

图1 1975~2020年国内外文献载文数量年度分布

可将国内外地方感研究分为以下3阶段:

起步阶段(国外:20世纪中后期~1981年;国内:2003~2008年)。国外研究成果甚少,每年发文量不超过5篇;而国内起步于2004年,年均发文数量在5篇以下,多为地方感的简单介绍。

拓展阶段(国外:1983~2009年;国内:2009~2013年)。国内外研究均呈扩张态势,1983~2009年国外年均载文量为5篇,有小幅增长,研究内容更加丰富,拓展至城市发展、资源环境和旅游地理等领域。2009~2013年间,国内的刊发量增幅明显,年均为13篇。

提升阶段(国外:2010年至今;国内2014年至今)。国内外年均载文量分别为23、24篇,呈现大幅上升态势,研究内容与成果丰富,国内外对地方感的概念、维度划分、研究案例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方法呈多元化趋势。

1.2.2 来源期刊类型

国内外关于地方感的文献来源于500多种期刊,但绝大部分期刊以刊出1篇论文为主,来源期刊类型具有广泛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性,且地方感来源国外期刊文献量高于国内。从期刊类型而言,国内载文量前十位的期刊大部分与地理学相关;而国外载文量前10的期刊涉及环境科学类、城市发展类和地理学等诸多学科(图2)。

图2 国内外主要来源期刊名称及载文量占比(%)

1.2.3 作者发文量

国内外作者发文量大体一致,发文10篇以上的作者均为一位,极少数学者发文3篇以上,大部分仅刊发1篇论文。国外Stedman RC发文最多,为13篇,占文献样本总量的3.0%;发文3~4篇的作者12位,占9.0%;发文1~2篇占比为88%。国内学者发文10篇以上的作者1位;发文4篇及以上的作者仅3位,占比为1.52%;发文2~3篇的作者有14位,占比为7.10%;发文1篇的占90.8%(图3)。

图3 国内外作者统计图(发文量>1篇)

1.2.4 国内外基金资助

国内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分别为总资助的24%和9%(图4),其余的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等资助,而国外基金资助分散与多样(表1)。

图4 国内基金资助类型图

Fig.4 Types of domestic funds

1.2.5 国内文献关键词词频分析

通过论文关键词词频分析,可知地方感研究所涉及的学科领域。由于数据库的限制,未能对国外文献进行词频统计,故只对国内234篇文献进行了词频统计。通过图5可看出,在国内地方感文献关键词词频中,除了“地方感”一词外,出现次数最多的关键词有“地方”“地方认同”“地方性”“地方依恋”和“地方理论”;其次为“居民”“影响因素”和“文化地理学”等词,说明上述关键词涉及的学科领域与地方感关系密切。而大多数关键词出现的频数仅1次,如“人类学”“民俗体育”和“四川九寨沟”等词。结合对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国内地方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在“地方”“地方依恋”和“地方依赖”等领域。

表1 国外基金资助机构与数量

图5 国内地方感文献关键词云图

2 国内外地方感研究方法比较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已成为趋势(如图6)。在定性研究中,国外研究较为成熟、方法多样,在一定程度上更具有说服力,如民族志法、扎根理论法和案例法等;在定量研究中,国外研究趋于复杂,运用频次高,如回归模型等。而国内近年逐渐重视定量研究,方法单一,主要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法,但定性研究起步晚,运用少。

3 国内外地方感研究内容比较

3.1 地方感内涵的界定

地方感是人类社会建构中的一个观念,普遍存在于每个人的生产生活中,表现为人与地方之间所产生的情感联系。对地方感的研究最早涉及人文地理学、游憩领域,再延伸至旅游等其他领域。在研究过程中,国外学者定义了地方感的概念,表2可看出,地方感作为人与地方不断互动的产物,具有包容性、动态性等特征。

自地方感概念引入国内以来,主要是借鉴国外学者的概念、理论体系和成果。但在国内后续研究中,国内学者对地方感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表3可看出,国内学者较少对地方感进行定义。

图6 研究方法对比图

表2 部分国外学者地方感的定义

表3 部分国内学者地方感的定义

3.2 地方感维度划分

早期国外部分学者认为地方感是一维的概念,仅表示人与地方单一的情感联系[19],之后,随着地方感研究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学者意识到地方感是多维的概念。虽地方感维度的划分尚未达成一致,但地方感复杂性和多维性已达共识[20-21]。

国外学者Relph与段义孚分别提出地方感可由静态环境环境/物理环境、活动、意义、地方精神四维建构或根植性与地方感二维建构[22-23];1991年学者Canter提出新观点,即地方感是由认知、情感、行为三种态度组成的集合系统[24];2001年Jorgensen认为地方认同、地方依恋和地方依赖均属于地方感范畴[13];2010年Williams在社区居民地方感研究时,将地方感分解为邻里关系、社区根植性、社区情感、物理环境与居民健康4个维度[25];2011年Jennifer Eileen Cross认为地方感由保护伦理、经济依赖和地方认同三维度构成[26]。

国内学者唐文跃、张捷等以九寨沟旅游者为研究对象,提出地方感的情感依恋、旅游功能、自然风景感知和社会人文感知四维建构[27];朱宏在2011年在对辨析地方感概念时认为包括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2个维度[16];2014年葛凌亚在研究居民与移居居民地方感差异时,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自然环境依恋、地方依赖、文化身份认同、社交环境依赖、地方认同、生活环境依赖六维度[28];向岚麟等则以北京市南锣鼓巷为案例地,提出地方感由认知、生活、主体三大空间维度构成[29]。可发现,国内外学者通常将地方感划分为2-6个维度,出现频率较高的维度有地方依赖、地方依恋及地方认同[30]。

4 地方感的影响因素及应用研究

4.1 地方感的影响因素

地方感的产生源于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所处环境的体验和感知。关于地方感的形成机理,以Soini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地方感与地方体验紧密相关[31];而Dale等指出空间有助于地方感的产生[32];学者Stokowskip认为地方感具有不稳定性,可不断被创造、修正或操纵[14];Zube认为地方感是由人、地方交互后的产物[33]。此外,国外学者还关注地方感的内在和外在影响因素,如表4所示。内在因素即个人自身因素,人作为地方感体验与感知的主体,包括其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以及居住或停留时间等都会对地方感的感知产生影响;外在因素则指人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除此之外也有学者将国外地方感研究中的影响因素归结为3类:个人因素、物理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其中物理环境因素主要指地方特征,而社会环境因素则包括社会联系、社会经济地位等[30]。

表4 部分国外学者地方感的影响因素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地方感影响因素的研究甚少。顾宋华在硕士论文中将地方感的影响因素归结为游客的休闲经验、来访次数和对景区的熟悉程度等[39];苏勤、钱树伟研究景区游客地方感时,认为旅游地游客的地方感与景区旅游功能完善与否、景区吸引力及游客的涉入程度有很大的关系[40];蔡晓梅实证研究广州主题餐厅得知良好的社交环境能促进该餐厅员工地方感的产生[41]。

4.2 应用与实践研究

4.2.1 案例地应用研究

国内外学者重视地方感的应用与实践,关于地方感的案例地研究文献分别占样本总数的47.86%和63.77%,表现出以案例研究为主导的特征,且国外更显著。国内外有关地方感的研究案例地分布广泛,涉及世界5大区域(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36个国家以及中国26个省市,见图7、图8。

国内地方感研究案例地主要集中在广东、四川、北京、陕西、上海、江苏与贵州等地。总体而言,国内地方感案例地研究频次明显低于国外。此外,国内还有一些研究不涉及任何地域,仅对国内地方感相关的文学作品与地方感发展状况进行了评述。

注:()内表示案例地研究次数(外国学者研究次数+中国学者研究次数)

注:()内表示案例地研究次数(中国学者研究次数+外国学者研究次数)

4.2.2 应用与实践研究

由于国外地方感研究体系较为成熟,地方感的应用范围广,且国外关于地方感及相关概念的案例研究成果较丰富,在这里仅阐述对特定居民和特定地区的地方感研究。在对特定居民的地方感研究中,Derr,V以新墨西哥州北部的西班牙儿童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分析和深度访谈,探究了社区儿童的地方体验和偏好[42];Lim等在美国纽约市,运用访谈、步行(邻里步行)和自动摄影来研究城市儿童地方感的内在性[43]。Kerstetter D等在斐济纳库拉提基纳岛,利用访谈法、访谈者拍照记录等方法,探究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态度,研究居民的生活方式,村落文化和历史,以及新技术对日常生活的影响[44];Jepson D在英国西北部农村湖区通过非结构化深度访谈结合定性数据分析程序(NVivo)对湖区旅游的人群进行定性的地方感研究[45];Wheeler R通过步行访谈的方法,探究居民对当地历史和遗产活动的态度及产生的地方感[46]。

随着国内地方感研究的迅速升温,目前国内地方感的应用研究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关于特定人群地方感的研究中,蔡晓梅以广州味道、云南食府为例,通过深入访谈,探讨了员工不同地方感特征及其缘由[41];余思奇、朱喜钢以浙江大学新校区周边的望月社区为例,分析新社区中原住居民与学生群体地方感的形成机制[47];刘彬运用地方芭蕾和地方感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选取成都市青羊小区菜市场为案例地,探讨消费者多元地方感[48];向岚麟、董晶晶等以北京市南锣鼓巷为案例地,采取扎根理论,探究当地居民、商户和外来游客对历史街区的地方感差异[29]。游客与旅游地的地方感研究在国内实践研究中占比最大。赵雪雁、李东泽在甘肃省甘南运用问卷调查和SPSS软件定量分析,研究高寒民族地区居民的旅游支持度及影响因素[49];胡烨莹、张捷在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铜井镇竹泉村,利用问卷调查探讨乡村旅游地公共空间感知对游客地方感的影响[50]。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总体来说,地方感研究发源于西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体系已经较为成熟。而中国对地方感的研究多是参考和借鉴国外研究,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研究理论体系,表5分别从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4个方面对国内外地方感研究进行总结。

表5 国内外地方感研究对比

5.2 讨论

基于前人对地方感维度的划分,本文作者将地方感划分为地方依恋、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3个维度(图9)。地方依恋与地方感在概念上极其相似,但地方依恋在一定程度上只强调人在心理上对地方积极的情感依附,而忽略了客观环境本身。而地方感的另一个维度是地方认同,并不等同于地方依赖,地方认同是个人认同的组成部分,更强调人地互动的过程中,人们在认识地方的基础上对自我产生的认同[51]。地方依赖则是地方感的功能需求部分,是指地方所具有的资源与设施可以满足个体的需求,而形成的一种功能性依赖[13]。

(1)在研究视角上,国内学者应注重跨学科的交叉研究,立足地理学协同社会学、心理学、人类文化学、管理学等学科,以期获得研究的创新与突破。

图9 本文作者对地方感维度划分

(2)在研究对象上,研究对象不应仅限于对旅游目的地游客,应扩大至城乡居民、青少年、老年人群等,充分探究多元化的研究群体。

(3)在研究方法上,因国内以借鉴国外的研究方法为主,且多为量化研究,国内研究应以人为本,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重视多方法的集成、多元化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丰富研究内容,进一步创新研究方法与研究理论体系。

猜你喜欢

学者维度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学者介绍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期刊问答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学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