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刻意隐喻的认知力
2020-04-01汪少华
张 薇,汪少华
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刻意隐喻的认知力
张 薇1, 2,汪少华3
(1. 南京审计大学 外国语学院;2. 上海外国语大学 科研流动站;3. 南京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架构理论和刻意隐喻理论,对《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中总计109 907字的文本、76张图片和8个视频的语料进行量化统计和定性分析,发现这些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通过图文等多模态形式,以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导,凸显战争、比赛、教育、团结、激励等架构,以“防控疫情是战争、比赛、大考”等刻意隐喻的方式,创设众志成城、团结抗疫的场景,嵌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国特色的文化叙事。疫情报道中架构和刻意隐喻的使用有助于激发受众的积极情感,唤起集体主义价值观,构建民众统一的防疫认知体系,实现了引导公众舆论的功能。
新冠肺炎疫情;政务新媒体;架构;刻意隐喻
一、引言
新冠肺炎疫情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①。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初始、扩散、爆发、消散阶段,公众在资讯渴求、情绪宣泄、心理危机、反问追思等方面有较大的诉求,如果官方媒体在提供信息、分析解释、人文疏导、反思评论等方面不能及时给予反馈,那么则会产生诸多负面舆情。
目前,新闻传播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官方媒体在风险管理议题设定、话语传播等方面应对危机的策略(Baker et al.,2006;Bennett et al.,2010;Platt et al.,2016),有些研究涉及话语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对防控疫情产生的影响(Garoon et al.,2008;Ramos et al.,2018),但对话语中的认知思维机制解释不足,没有从受众视角充分解释话语究竟是如何引导社会舆论的。语言学界虽在认知层面关注了防控疫情的官方话语认知特征和话语策略,如隐喻架构等(Wallis et al.,2005;Spina et al.,2018;孙亚,2012;张薇、毛浩然、汪少华,2015),但对话语特定架构方式的选择动因仍有探索空间,尤其是认知维度和交际维度方面仍需加深。
2020年1月在湖北武汉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于2020年1月30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疫情爆发至今,各大政务新媒体一直在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呈现出了丰富的话语特征。鉴于此,本研究主要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三大央媒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为例,基于量化统计分析其话语的图文特色、认知特征和引导功能,为官方媒体的疫情防控话语提供智库服务。
二、语料统计和理论依据
语料主要选自最具代表性的三种央媒:《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时间自2020年1月21日至2020年2月25日。语料覆盖与新冠病毒肺炎相关的所有帖子,在人工筛除通知提醒类(某地新增 / 治愈 / 死亡 / 总计多少病例、某所出行新的研究成果)、呼吁类(某地领导召开发布会、辟谣帖子、预防注意事项科普类等通告),以及现场直播类(以视频为主)的帖子之后,最终《人民日报》的语料总计35 354字,新华社语料总计40 575字,央视新闻语料总计33 978字、图片总计76张、视频总计8个。
话语分析主要基于Lakoff提出的架构理论,报道中的词语能够激活一定的心理结构,即表层架构,表层架构能够激活相应的价值观,即深层架构(Lakoff,2006:13)。架构通常表现为隐喻、意象、文化故事,它们与大脑的情感中心的神经相连接(汪少华、张薇,2018:30)。人们借助架构去思考和推理,架构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和心理方式(Lakoff,2004:73)。同一问题因不同的架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架构效应,引导受众产生不同的决策判断。如“没有硝烟的战场”等隐喻性表达比“治疗新冠病毒”更能引起受众对疫情的充分重视,“隔离病毒,不隔离爱”此类的积极表达比“带病回乡、六亲不认”等消极表达更能激励公众积极理性防控病毒。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架构方式是运用刻意隐喻。刻意隐喻关注“独立于语言使用之外并存在于思维当中的概念隐喻,是否可以通过在线跨域映射来驱动话语产出与理解进而完成意义建构”(张建丽,2017)。刻意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涉及语言层面和思维层面,而且还涉及交际层面,交际层面是其最为关注的层面。刻意隐喻理论能够解释特定语境下隐喻为了达成某一交际目标的认知过程,主要通过分析具体的词语间的映射,挖掘隐喻使用主动性的认知意向。下文主要是基于刻意隐喻理论的语言、思维与交际三维依据(孙毅、陈朗,2017:716),对三大央媒报道中的话语进行具体分析。
三、三大央媒的防控疫情话语分析
1 图文特色
人们可以运用符号成分这种生产资料,如文字、图象、体裁等生产话语(田海龙,2004:14)。媒体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符号成分生产出防控疫情话语,是一种话语实践。针对三大央媒的文本话语,基于 antconc 词频软件对语料进行统计,如表1所示②。
表1 三大央媒防控疫情话语的高频词表
由表1可见,《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三大央媒均在不同程度上使用了一些战争类词语,较为高频的词汇有“战役”、“一线”、“抗击”、“奋战”、“抗疫”、“前线”、“阻击战”、“战士”、“英雄”等。三者均注重激励类词和团结类词的使用,且风格相近,比较高频的如“加油”、“打赢”、“坚守”、“信心”、“守护”、“责任”、“平安”、“援助”、“希望”、“必胜”、“同舟共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等。有些表达,如“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全力以赴”、“夜以继日”、“咬紧牙关”等由于高频程度相对较低,没有被列入表1。除了战争类词外,三大央媒还使用了比赛类词、教育类词、魔类词,这几类词频率稍低。从千字比和词频可以看出战争类表述仍是防控疾病的主流表达方式,且用词种类丰富,如“人民战争”、“阻击战”、“保卫战”、“攻坚战”等,激励类词和团结类词与之相呼应,在于动员全员发扬集体主义精神,齐心协力全力以赴,打败人类共同的敌人。
76张图片和8个视频主要是采取二人交叉人工统计的方式,总结出图片共有五类特征:一是汉字笔画设计与口罩等元素结合,激活热点议题,传达道义,总计6张。如图1,“武汉”二字其部分笔画用红色凸显,强化了大众全心全意希望疫情止住的愿望,“汉”字头上挂了一个口罩,白色凸显清洁,黑色代表病毒,两手紧握代表合作。激活的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凸显疫情防控的关键在于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戴口罩做好防护,自我隔离,为止住疫情做出力所能及的个人贡献。二是汉字中的部分笔画被凸显,语义逆转,进行规劝,总计8张。如图2,在“聚”字下方的结构中,“不”被红色特意呈现出来,形成较大的反差,凸显了不聚会的紧迫性。春节假期是亲朋好友聚会的时机,但非常时期要以大局为重,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聚的行为取不得,不得取。自我隔离、不聚集是民众防控疫情的关键。三是通过字形加工和词序调整来强化语义特征,安抚人心,总计7张。如图3,人心安定,社会定安,词序相反,语义相联,能够使受众产生较深的印象,感悟理性对待疫情,提高心理免疫力的重要性。随危机事件而来的信息病毒和政治病毒使人们接收到海量的真假混淆又不易判定的消息,导致公众可能会产生怀疑、恐慌、焦虑、抑郁、强迫等心理伴随症状,可能会引起极化情绪和行为,激化群体间矛盾冲突,影响社会安定。因此,人心安定,社会才定安。四是图文叙事,映射疫情防控中的热点事件,总计9张。如图4激活了精准打靶、精准施策的场景。图片中的靶子代表目标,中心的红色“十字”代表红十字会,救援物资通过一辆辆车被送往红十字会,但分配也需精准,像精准打靶一样,命中内环,精准施策,才是地方治理水平的集中体现。红十字会问题如是,其他政策精准问题亦是如此。五是场景建构,激活疫情防控一线工作,总计46张。如图5建构了坚守战役以求团圆的场景,圆月象征亲人团圆、心灵互通,象征齐心协力去实现事情的圆满。图片中的元素含媒体人、警察、军人、快递员、建筑工,激活了他们与医务人员配合,众志成城奋战在第一线抗疫的场景,这个场景凸显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人民对元宵节所代表的团圆、幸福的迫切向往。与疫情防控相关的8个视频主要是激活了众志成城、团结抗疫的场景,通过富含传统价值观的中国特色的文化叙事,讲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故事。
“十三五”期间完成续建城际铁路项目的投资后,还要为“十三五”开工城际铁路项目增加投资。根据规划,“十三五”计划开工的城际铁路项目为9项,其中江苏省建设里程为1 834 km,投资规模合计3 107亿元左右。若参照江苏省“十二五”期间的出资情况,则“十三五”期间新开工项目江苏省方资本金规模约在600亿元左右。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2 认知特征
“任何社会实践都离不开话语,这不仅因为实践包含语言运用,而且因为话语对实践的构建本身也是实践的一部分。”(田海龙,2004:114)话语具有社会性,话语的构建具有认知性。架构是人们进行思考和交际时运用的最基本的概念结构和认知方式之一,隐喻则涉及从一个架构到另一个架构的映射。表1中的高频词激活了战争架构、竞赛架构、教育架构、神秘生物体架构等,从这些架构到防控架构上的映射建构了一系列刻意隐喻,主要有战争隐喻、竞赛隐喻、教育隐喻、神秘生物体隐喻等,属于典型的中国式应对危机的策略。在诸多媒体话语中,新冠病毒被描述为敌人、猛兽、难题、猎物、瘟神。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人民战“疫”,全国一盘棋,通过增兵搭建生命之舱,重点攻坚武汉会战,重启这座生病的城市,目前的隔离是休止符,这些无不传递着中华民族共命运的理念,并以此理念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1)2月8日,武汉市雷神山医院正式开始收治转院病人。“国家我们就幸福”,“希望早日病毒”,“也许我们素未谋面,但你一定要”……、的工人师傅们,是值得我们铭记的。为生命,向抗疫英雄们!(@人民日报,2020年2月9日)
(2)面对“疫情”,关键之年要有关键作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4亿中国人民同心“”、,为坚决疫情防控、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凝聚起磅礴力量!(@新华视点,2020年2月8日)
(3)金银潭医院是武汉市收治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数量最多的医院,是这场疫情防控中与抢夺生命的“”。战疫30余天,是否,重症隔离病房里有怎样的故事?(@央视新闻,2020年2月1日)
以上三个例子中,“阻击战”、“战役”、“火线”、“白衣战士”等激活了战争隐喻,“争分夺秒”、“竞速”激活了比赛隐喻,“疫魔”激活了神秘生物体隐喻,“大考”激活了教育隐喻,“平安”、“战胜”、“披星戴月”、“日夜不息”、“英雄”、“打赢”激活了激励架构,“共克时艰”强化了团结架构。在这场战“疫”中,实际上每个人都是战士,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努力都会对防控疫情有贡献,同心协力、共克时艰,隔病不隔心,隔城不隔情,就能够取得战“疫”的胜利。
战争隐喻能够激活深层的中华民族特殊的抗战文化和心理情感,基于近代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战争史,人民认为疫情就是大家的敌人,必须全力以赴集体抗击(张薇、毛浩然、汪少华,2015:104)。中国早已形成全社会动员,以人民为中心,全力打赢这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人民战争体现了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疫情防控依靠人民,人民是疫情防控的主要力量和智力支持;疫情防控为了人民,人民是疫情防控的根本目的和价值旨趣。战争隐喻会激活恐惧情绪,这种恐惧可以激发公众的注意力,并对重要的社会问题采取行动,如认识到疾病对公共卫生构成的威胁,政府因此增加对有关疾病研究的科研经费,以及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Hodgkin,1985;Petsko,2001)。战争隐喻和团结类词、激励类词激活了中华民族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这与公众大脑中固化的价值观和长期接受的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并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命运的价值理念。东方文化以儒家思想为基础,重群体、重道德、重实用,具有家本位观念和天人合一思想,立足于集体主义和社会共同利益,主张互扶互助。疫情防控也是如此,全民战“疫”,人人有责。每个社会成员既是命运共同体,也是责任共同体。每个人高度自律的自我防护,少出门,不聚众,勤洗手,戴口罩,是对自己、他人和国家的负责,是对家园的维护,是在促进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对外三大央媒的话语主要强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通过该理念唤起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抗击疫情的共同担当。例如③:
(4)日本疫情拉响警报,中方向日方无偿提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从“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古典温情,到“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及时,中日两国围绕的与,不仅在地区公共卫生安全的,也在悄然间融化一些坚冰。病毒,人间有。,才能。(@人民日报,2020年2月21日)
(5)中国的疫情,牵动着世界的神经。正所谓“患难见真情”,这份真情,是各国的“硬核”支持:截至5日中午,已有21个国家政府向中方疫情防控物资;也是各国人民“挺你,中国”的普遍心声:生活在意大利的中国青年走上街头抗议歧视行为,行人纷纷为他摘去口罩,用拥抱表达对中国的……是人类,全世界是一个。唯有,才能疫情、难关。(@新华视点,2020年2月8日)
以上三个例子中,“捐助”、“回赠”、“互动”、“互助”、“相助”、“支持”、“共渡”、“携手”、“共赢”等词激活的是合作互助架构。“共同的敌人”、“防线”建构了“病毒是人类的公敌”这个概念隐喻。“无国界”、“命运共同体”、“前行”凸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新冠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中国作为这场战役的主战场,用中国速度为世界防疫争取了宝贵时间。病毒无国界,人间有真情。此次疫情中国受到了国际在物资等方面的援助,如例(5)所示。WHO谨慎地将新冠肺炎疫情列入PHEIC,但不推荐任何国家对中国采取限制旅行和贸易的措施。这也说明公敌当前,不同国家间通过合作在努力构建生死相依命运共同体。当前,邻国日韩疫情爆发,中国也是及时相助,无偿提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分享研究报告和救治成果,希冀共渡难关,在蓝色星球上携手共同向前完成旅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各国日益相互依存、命运与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世界各国更需要以负责任的精神同舟共济,共同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杨洁篪,2017)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更需要官方媒体在舆论引导中强化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的共同体意识,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即家庭,国家与国家均是整个家庭的一份子,邻里国家间是兄弟,应该互扶互助,为家庭兴旺做出贡献。从道德上看,国家与国家间应该互相来往、相互关照,实现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互不来往,互相隔绝是不道德的,不利于自我发展和团体发展。应用科学、理性、合作去粉碎“谣言病毒”和“政治病毒”,抵制偏见和种族歧视。
3 引导功能
“社会和个体是被话语实践不断建构的,语言不是客观实际的反映,而是建构的积极媒介”(辛斌,2016:5),在建构的过程中,话语发挥着引导功能。在上述三大央媒中,首先,话语通过架构的选择和刻意隐喻的激活实现了引导功能。架构是指在一个问题上有选择地强调某个特定的观点或角度,产生高度的“架构效应”的现象,或是引起问题产生小的变化,或是引起意见产生大的变化(Chong & Druckman,2007:104)。刻意隐喻不仅是语言和思维层面的源域和目标域跨域映射产生的语言概念结构,而且是一种既定语境中的交际工具(Steen,2015:68)。刻意隐喻不仅涉及语言和思维,而且能够引导公众的行为。刻意隐喻的核心在于通过意识性和在线概念映射激活场景,使受众将注意力集中于源域(ibid.),从而行使交际功能。根据Fairclough(2018:249),隐喻的论辩功能能够引导受众决策,如图6所示。
为了引导社会舆论,《人民日报》公众号使用了一张图片(图8)。图片中大理的“理”字被口罩遮住了,凸显了《人民日报》针对“云南大理市以‘应急征用’的名义截留通过顺丰发往重庆的口罩”这一事件的舆情应对态度,即“大理,这次没理”。《人民日报》认为,大理此举违背了常理。媒体有选择地使用刻意隐喻,使无理变得更加突出。如图6所示,(源域=目标域)支持这样一个前提,即后果是不可接受的,如何架构这个事件会影响公众的决策,图的右侧展示了话语的架构详细过程,公众将支持“大理,这次没理”的论点。如图6和图7所示,在“大理,这次没理”中,大理拦截口罩事件被架构成强盗行为。A正如Y&效果Y是不被接受的,即“拦截口罩”正如“强盗行为”,是无理的,是不被接受的。做A这件事会产生后果E,即拦截口罩会产生后果,无理,是违法行为,E是不被接受的,即无理是不被接受的。由此可以推导出,该行为不是正确的事情(施事者不应该做事件A)(提议A不被推荐),即拦截口罩不是正确的事情(大理不应该拦截口罩)(拦截口罩不被推荐)。整个事件的推理逻辑如图6和7右侧所示,施事者有目标G,由规范源动作V产生,即大理有目标(获得口罩),由规范源动作“合法购买”产生;施事者处于情景C中(存在问题),即大理遇到了运输口罩的车辆;C正如X&X可以通过做事件A实现,即缺口罩的问题就像缺物资&缺物资可以通过合法购买解决。按道理,行为A是实现目标G的方式,即合法购买是达到目标的主要途径;A正如Z,Z的效果是合规的,即“不拦截口罩”正如守法行为&有理合规,(效果)有理,在规范上是合适的,做A这件事情会产生后果E’,即合法购买会产生后果(效果),有理,合法行为,效果E’在规范上是合适的,即(效果)有理在规范上是合适的,行为是正确的事情(施事者应该做事件A)(提议A被推荐),即合法购买口罩是正确的事情(施事者应该合法购买口罩)(合法购买口罩被推荐)。
图6 架构决策:隐喻的辩论功能
图7 “大理,这次没理”的引导过程
图8
在“大理是强盗”这个刻意隐喻中,大理和强盗二者之间存在概念之间的联系,即角色连接和相似性,“强盗”、“抢夺”映射“大理”、“拦截并占用”,“财物”、“法规”映射“口罩”、“法律”,“暴力”、“安全”映射“权力”、“生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五条,大理虽有临时征用物资的权力,但范围仅限于本行政区域,对于其他跨行政区域物资,征用权只能属于国务院④。大理“截胡”其他行政区域的物资,属于违法行为。上述话语通过这种架构方式,呈现刻意隐喻,进行规劝,实现了话语的引导功能。最终的推论是大理此事件相关负责人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和法律制裁。
话语通过叙事来实现引导功能。叙事指运用架构去讲述故事,架构包括语义角色、角色属性、角色关系和场景(Lakoff,2008:276)。Musolff强调场景是从话语中提取出数据,并提供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将隐喻的概念方面与在社会情境话语中的使用模式相联系(Musolff,2006:36)。叙事蕴含道德,其中的事件能够激活受众的情感判断,具有感染受众的特征。例如,新华社于2月22日发布的“中国之诺”重磅微视频以命运共同体为叙事主线,传递了中国对世界家园的承诺。视频多次激活了众志成城、团结抗疫的场景,通过中国特色的文化叙事,讲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故事。这个3分17秒的视频以呈现地球这个星球为始,以其为终,凸显了在人类共同的敌人面前,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履行中国之诺的坚定,如图9和13所示。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隐喻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才是有效的:(1)源域可唤起公众凸显的知识结构或感觉;(2)这些知识结构为一定语言社区的公众所熟知;(3)在既定文化中将目标域比拟成源域是恰当的(Flusberg et al.,2018:4)。例如,宣传视频“共同的敌人”一方面通过敌人源域多次凸显病毒无国界,它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只有守望相助才能共克时艰。最近20年来,从疟疾、流感、SARS到埃博拉等,病毒和疫情从来不是一个国家的事,而是要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另一方面叙述中国一直在与病毒生死较量,为世界铸造一道坚固的生命防线,如图10所示。从习近平主席在一个月内4次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到医院考察,举国行动、全力应对,实行最彻底、最严格的防控举措,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每个环节都凝聚着集体的共同努力,视频激活了十几个场景,如筑牢控制疫情蔓延的钢铁防线,全国各地4万名志愿者驰援湖北,病房里以生命赴使命奋斗在一线的人员,社区不漏一户,城市交界处不漏一人的查测,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十天十夜昼夜不息拔地而起,快递物流加点加班加足马力运送物资,其中的医务人员、志愿者、警察、建筑工人、快递员等语义角色有其共同的角色属性,即人民战争中的向险而行战士,他们与病毒间的角色关系激活了一个个战“疫”的感人故事,如图10和11所示。中国作为这场战役的主战场,在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抗争中用中国速度为世界防疫争取了宝贵时间。湖北以外的疫情明显下滑,出院病例增多,如图11所示。习近平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与多国领导人通电话,给美国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回信提及的“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激活了一个个国际合作的场景。截止至2020年2月16日,160多个国家领导人、30多个国际组织负责人通过电话表达对中国的坚定支持,如图12所示。视频中地球出现五次,人类同在一个蓝色星球,命运与共是道德取向,这多次激活了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人类命运共同的价值观,感染国际受众。上述图文相互补充,相互加强,形成一种合力影响了受众对事件的认识(田海龙、张向静,2013:6)。
在公共话语中,政治领导人通常把话语和概念架构背后的价值观相联,选择使用契合公众价值观的话语表达(Lakoff,2008:34)。这种叙事为运用深层架构的叙述,只有话语含有深层架构,才能深入人心。当受众接触深层叙事,他们大脑中的神经元会改变,并变得牢固。如果没有深层叙事,受众便不能够理解话语(ibid.:269)。人类命运共同体即深层叙事,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2月26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时指出:“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是发挥我国负责任大国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体现。”⑤无论是“中国之诺”视频中封面的“生命之桥”还是新华社推出的“托起生命的方舟”等视频报道中的“生命之舟”(如图14所示),其叙事的共性在于凸显了共同命运的价值观。共同命运强调共同的未来,融合了中西方文化而产生的概念,将西方重未来、重个人主义与中方重过去、重集体主义相融合。面对新冠病毒这个人类共同的敌人,中国在危难时托起了生命的诺亚方舟,得到了国际高度认可。世卫专家称中国作出的空前努力有力遏制了疫情,世界欠中国一份情。其他媒体称中国为世界赢得窗口期,展现大国担当。上述视频不断强调病毒无国界、人间有真情,要携手前行,共渡难关,通过图文发挥了多模态话语的战斗力,通过叙事中深层叙述的力量,凝心聚力,共克时艰。
四、结语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信息病毒和政治病毒也随之蔓延。在这场战役中,政务新媒体话语是互联网时代防控疫情的话语主阵地,是对话民众、安抚民众、贴近民众的利器。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为首的三大央媒在其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中大量推文,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和意识形态,其中的文本、图片和视频语料呈现出比较凸显的认知特征,报道通过传递图文特征,以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线,凸显了战争、比赛、教育、团结、激励、合作架构,运用了“防控疫情是战争”,“防控疫情是比赛”,“防控疫情是大考”等刻意隐喻。这些报道通过众志成城、团结抗疫场景的激活以及承载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叙事,讲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故事,激发了受众的积极情感,唤起集体主义价值观,构建了民众统一的防疫认知体系,实现了传达道义、进行规劝的话语引导功能。总之,在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架构和刻意隐喻均具有较强的认知力,善用架构和刻意隐喻能够凸显语言的战斗力,一方面正面地引导国内社会舆论、公众的价值判断和行为走向,另一方面感染国际受众,形成共识和增强国际认同。
注释:
① 该定义引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国政府网(2020-1-24)。
② 在表1中,《人民日报》语料中词目频率大于18的比较凸显(门槛值为17 614/1 000≈18),新华社语料中词目频率大于20的比较凸显(门槛值为20 374/1 000≈20),央视新闻语料中词目频率大于1的比较凸显(门槛值为16 687/1 000≈17)。千字比(‰)指标准化频数(每千字)=(词频 / 词次)×1 000,例如阻击战:30/17 614×1 000≈1.70。
③ 词频没有达到门槛值的部分词目没有被计入表1,如例(4)、(5)、(6)中的合作互助类词。
④ 参见“大理‘截胡’口罩,无义又涉嫌违法”,人民日报,2020年2月6日。
⑤ 参见http://www.ccps.gov.cn/xtt/202002/t20200226_138310.s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1] Baker, G. & P. Fidler. 2006. Global Public Health Surveillance Under New 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s[J].(7): 1058-1071.
[2] Bennett, P. & K. Calman. 2010.[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Chong, D. & N. Druckman. 2007. Framing Theory[J]., (10): 103-127.
[4] Fairclough, I. 2018. Deliberative Discourse[A]. In J. Flowerdew & E. Richardson.[C]. London: Routledge.
[5] Flusberg, J. et al. 2018. War Metaphors in Public Discourse[J].(1): 1-18.
[6] Garoon, P. & S. Duggan. 2008. Discourses of Disease, Discourses of Disadvantage: A Critical Analysis of National Pandemic Influenza Preparedness Plans[J].(7): 1133-1142.
[7] Hodgkin, P. 1985. Medicine is War: And Other Medical Metaphors[J]., (291): 1820-1821.
[8] Lakoff, G. 2004.[M]. Hartford: Chelsea Green Publishing.
[9] Lakoff, G. 2006.[M].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10] Lakoff, G. 2008.[M]. New York: Viking.
[11] Musolff, A. 2006. Metaphor Scenarios in Public Discourse[J].(1): 23-38.
[12] Petsko, G. 2001. The Rosetta Stone[J]., (5): 1-2.
[13] Platt, T. et al. 2016. Facebook Advertising Across an Engagement Spectrum: A Case Example for Public Health Communication[J]., (1): 27-38.
[14] Ramos, X. et al. 2018. A Critical Analysis of Obesity Prevention Policies and Strategies[J].(5): 598-611.
[15] Spina, M. et al. 2018. Enhancing Health Message Framing With Metaphor and Cultural Values: Impact on Latinas'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J].(2):106-112.
[16] Steen, G. 2013. Deliberate Metaphor Affords Conscious Metaphorical Cognition[J].(1/2): 179-197.
[17] Steen, G. 2015. Developing, Testing and Interpreting Deliberate Metaphor Theory[J].(90): 67-72.
[18] Wallis, P. & B. Nerlich. 2005. Disease Metaphors in New Epidemics: The UK Media Framing of the 2003 SARS Epidemic[J].(11): 2629-2639.
[19] 孙亚. 2012. 基于语料库方法的隐喻使用研究——以中美媒体甲流新闻为例[J]. 外语学刊, (1): 51-54.
[20] 孙毅, 陈朗. 2017. 蓄意隐喻理论的学术进路[J]. 现代外语, (5): 135-144, 151.
[21] 田海龙. 2004. 病例报告:抗击非典的话语实践[A]. 中国社会语言学, (1): 113-124.
[22] 田海龙, 张向静. 2013. 图像中的意义与媒体的意识形态:多模态语篇分析视角[J]. 外语学刊, (2): 1-6.
[23] 汪少华, 张薇. 2018.“后真相”时代话语研究的新路径:批评架构分析[J]. 外语教学, (4): 29-34.
[24] 辛斌. 2016. 语言的建构性和话语的异质性[J]. 现代外语, (1): 1-10.
[25] 杨洁篪. 2017.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N]. 人民日报, 11-19.
[26] 张建丽. 2017. 刻意隐喻理论:隐喻研究的最新进展[N]. 中国社会科学报, 8-29.
[27] 张薇, 毛浩然, 汪少华. 201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官方媒体报道的隐喻架构分析——基于SARS和H7N9疫情报道语料[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100-108.
H030
A
1008-665X(2020)2-0114-14
2020-03-0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语言风格研究”(18AYY022);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带一路’倡议下话语权构建的批评认知研究”(18YYB002);第66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批评认知视角下官媒危机应对话语策略研究”(2019M661590);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基于大数据的审计话语策略研究”(SZCY-004)
张薇,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汪少华,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话语分析
(责任编辑:张新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