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模块式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
2020-03-31李景瑞姜思奇信鸿巍戴昭冰吴晓杰
李景瑞 姜思奇 信鸿巍 戴昭冰 吴晓杰
摘 要:目的:使用混合式教学方法进行临床医学五年制心内科课程的教学变革以及效果探究。方法:选取80名临床心内科五年制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心血管课程授课,课程共6个课时,分为两次进行。课后使用自拟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课堂评价、自我评价、重要性评价三个部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得体会。结果:问卷调查结果中“自我评价”得分最低,“重要性评价”得分最高,表明学生对于该模式的高度认可。结论:学生对于混合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中的教学比较认可,今后需要根据学习具体情况,更加完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模式 心血管内科 混合式教学 研究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effect of five-year course of cardiology in clinical medicine by using mixed teaching method. 80 five-yea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clinical cardiology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e study. The cours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periods and taught in a mixed teaching mode. After class,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conduct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research objects, including classroom evaluation, self-evaluation and importance evaluation, so as to understand the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and experience. I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score of "self-evaluation" was the lowest, and the score of "importance evaluation" was the highest, indicating that the students highly recognized the model. The students are quite satisfied with the mixed mode in the teaching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In the future, we nee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mode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learning situation.
Key Words: Teaching mode;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Mixed teaching; Research
心血內科收治的患者病情一般比较危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很难在短时间对患者病情进行确诊,要求医生必须及时有效的进行疾病判断和救治,这对心血内科的医师的要求较高,因此必须在科学高效的医学手段下培养合格、优秀的心血内科专业医师[1]。心血内科的教学一般为主体导向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结构比较严谨、完整,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一般以教师作为教学主导,学生的教学参与程度比较差,并且对于知识点只能死记硬背[2-3]。本研究旨在使用综合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以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20年5月—2020年7月参加心血管内科课程的临床五年制医学生80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43名。女生37名,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0.35±3.21)岁。参与研究的学生均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研究人员负责发放调查问卷并说明本研究的研究内容及注意事项,保证调查对象能够均能知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
1.2.1 教学设计
心血管内科教学共计进行6学时,分2次课程进行,每次课程长达3个学时。在进行第一次课程之前,研究人员建立微信学习讨论群组,帮助学生能够更加方便和授课教师进行学习交流,以及方便教师发放学习资料。在进行第一次课程时,将案例作为本次学习的基础。将临床病例作为课程主线,并将相关的知识点融入案例当中。第二次内容则为PBL学习成果的汇报,并且对学习的知识进行综合模拟演练。
1.2.2 教学实施
在进行第一次课前,教师需要利用网络资源和医院具体案例资料进行收集,并且根据实际的教学要求对资料进行改编,能够使得资料教学相结合。教师通过微信交流群发放心血内科相关的理论知识。
第一次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能够掌握心血内科疾病病史收集、体格检查以及心电图判断还有相关的心内科急症急救措施,并且进行案例分析、推理和诊断。每个部分都穿插一些启发性的问题,问题的设计应该由浅及深,由一般到特殊,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思考。
第一次课程之后,根据心血管内科病症开展PBL学习以及进行组内探讨。设置3个研究问题,将每组学员再次分为3组,每个小组针对一个问题进行学习和探讨。
第二次课程中,进行小组间经验交流和分享,根据相关的理论知识和PBL学习内容开展对于心血管内科患者的群体配合救治。
1.2.3 评价工具
为了了解学生对于混合式教学的主观感受和体验,回顾国内现有的相关文献和量表,结合态度量表设计《混合式教学法学习体会调查问卷》自行设计课堂评价表、自我评价表以及重要性评价表。对量表中的每一个问题按照1~5分进行赋分,分值越高,则学生该项目的满意度就越高。
问卷中设计的相关逻辑性问题可以用来在后期检查并且删除前后相互矛盾的问卷,在问卷的说明部分写明进行问卷调查目的、意义以及具体的填写方法等。问卷填写必须是匿名的,问卷通过网络进行发放。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方差表示,使用t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2.1 问卷量表得分
问卷量表得分见表1,每个项目的得分范围为1-5分,分值越高,学生满意度和认可度越高。
2.2 课堂评价
本维度的平均得分为(3.95±1.13),其中“案例学习和讨论可以进行知识串联”和“应用以及使用该方法能够有效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两项得分最高,分别有80%和87.5%的同学选择了“完全同意”或者“比较同意”。“进行课堂讨论收获很大”得分为(4.03±1.16),有70%同学选择“完全同意”或者“比较同意”。
2.3 自我评价
本维度的平均得分为(3.22±1.45),该维度的得分是三个量表当中得分最低的。在自我评价中“我所在小组的每一个人都能够积极参加课前的自主学习”得分最高。平均得分为(3.74±1.13),有75%的人选选择了“完全同意”或者“比较同意”。其次是“在群体的配合演练当中我感到得心应手”和“.我能够很好的融入进课堂讨论当中”两项评分最高,分别是(3.52±1.32)和(3.26±1.23),并且有72.5%和68.75%的人选择“完全同意”和“比较同意”。
2.4 重要性评价
本维度的得分最高,平均分为(4.25±0.88),其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十分重要”以及“案例贯穿对于学习有重要帮助”两项得分最高,分别为(4.36±0.92)以及(4.42±0.86),有83.75%和85%的人表示“完全同意”或者“比较同意”。
3 讨论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便有相关的教育专家指出学生必须具备大量的医学理论知识,但实际情况是这些毕业以学生缺乏必要的解决问题的能力[3]。因此便有学者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即McMaster philosophy,该理念已经成为解决学习问题的重要策略。传统的PBL强调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但是却忽视了对基础知识学习的系统性,特别是医学教育方面,很难促进学生對于病情动态改变的感性认知[4]。PBL不断改进和广泛应用,PBL出现许多新的方法来弥补医学教育上PBL应用缺陷。将临床案例的始终贯穿其中,让学生对疾病的诊治流程能够有更加系统和深刻的认识。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安排群体模拟培训,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和传统的主题导向教学模式相区别,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系统的进行知识传输,学生只能被动学习。和当今社会模式并不适应,混合式教学要求将基础知识和临床真实情景向结合起来,学生将患者的诊断以及病情的变化放在模拟真实的社会场景行考量,实现横向扩展记忆。将混合式教学贯穿临床教学当中,学生将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实际问题相结合,将诊治的流程和知识点进行纵向的串联,帮助以学生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和创造性。
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方法需要不断探究和摸索,不断借鉴和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根据我国国情进行合适的改进。本研究中使用的混合教学模式就是其中之一[5]。在教学模式上,我国和欧美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国外课堂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观点,国内学生更多的为聆听者,处于被动地位,课堂发言不活跃,这也和本研究结果相契合。
使用这种混合模式进行教学对于教师的引导要求更高,和国外的小班制教学不同,我国医学院班级学生较多。对于我国来说将学生分组进行自由讨论是对我国教育资源的巨大挑战以及师资配备的巨大挑战。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医学教学需要迫切进行推广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余胜泉,路秋丽,陈声健.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8,55(12):150-156.
[2] 黄荣怀,马丁,郑兰琴,等.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19,12(235):165-167.
[3] 赵国栋,原帅.混合式学习的学生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大学教学网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8,135(26):132-138.
[4] 王胥人,张云雁,夏德萌,等.混合式教学法在心内科急症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26(12):569-570.
[5] 贺志明.立体式教学在心血管内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文摘版:教育,2019,123(25):125-128.
[6] 王军,王星烨,张松林.CBL教学法联合导师制在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教学实践[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27(5):891-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