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实现路径

2020-03-31王珂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34期
关键词:实现路径经济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王珂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生产经营活动也在不断地随之改变,相应财务经济管理相较于传统财务管理也呈现出了全新的模式。由于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财务经济管理模式也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行政事业单位是非营利性组织,与市场上大部分的企业的目标是不相同的,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获取经营利润,而行政事业单位并不是,是为了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为人民服务、奔向小康社会的奠基石。顺应经济发展的潮流,不断研究和调整自身的经济管理方式,注重经济管理效率的提升,才能将利用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经济管理  实现路径  分析

Abstract: With the changes i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ituation,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activities are constantly changing accordingly.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 corresponding financial and economic management has also become a new model. Due to the constant changes in the market environment, the financial and economic management model cannot be static.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are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their goals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most companies in the market. The ultimate goal of enterprises is to obtain operating profits, while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are not. It i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The people serve as the cornerstone of a well-off society. Following the tre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stantly researching and adjusting its own economic management methods, and focusing on the improvement of economic management efficiency, can the use of limited resources play a greater role.

Key Words: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Economic management; Realization path; Analysis

對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经济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经济管理的好坏决定着行政事业单位职责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其今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主要是通过降低成本,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推动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社会活动所使用的资金,全部都是由国家负担的,做过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主要是在不影响其发挥作用的同时,尽可能的缓解国家财政压力。但在我国,长时间以来,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方面不够重视,导致普遍都存在也很多问题,不仅制约了其今后的发展,还给国家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因此,我们当前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问题暴露出来,进而一一解决所有问题,才能促进行政单位的积极发展。

1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行为的主要作用

提升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减少成本支出。传统的企业的经济管理,注重的是管理成本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致力于投入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由于自身非营利组织的特殊性,所进行的活动都主要是为人民和公共事业做贡献,并没有盈利的流入。将企业经济管理经验运用到行政事业单位时,实施经济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资金的运用效率,在不影响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为国家减少成本投入。不仅如此,做好经济管理工作还能有效地预防贪腐腐败、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出现,保证每一份资金都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

行政事业单位由于自身的非盈利性质,无法依靠自身获取充分的资金,打本的资金来源主要都是来自国家,所有的活动所需的财政支出由财政部门负担的。在国家的支撑下,行政事业的发展才能稳步进行。适当的经济管理行为能够使得财政部门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状况进行监控及制约,能够更好地合理安排预留资金,并制定资金使用计划。争取通过较少资金的投入,获取较多的社会效益,为社会公众提供一定的帮助,不断得到群众的认可,推动整体社会经济发展。

2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支出管理控制不严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都是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的,工作人员对于资金控制的意识比较薄弱,很容易出现资金无节制支出,造成严重的浪费。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对于经费支出没有明确的标准,导致存在很多不合理的支出。工作人员都会存在一种普遍的思想,都是花公家的钱,不心疼。大部分支出比较随意,扩大支出的现象也很常见。大部分单位对于各项经费支出及报销流程,都没有明确的制度规则,财务监督控制等职能都没有落实到位。

2.2 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

大部分行政单位都没有建立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对于经济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资金预算的准确填报,非常有利于资金的把控。目前我国很多行政单位都没有建立完善的预算制度,即便有少数单位执行预算制度,也无法保证预算的准确性,也没有进行后续的跟踪执行,预算管理流于形式,导致很多单位资金不能得到有效的分配、科学的利用,行政单位发展堪忧。

2.3 财政负担过重

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不适合长期稳定的发展,也没有形成有效的法制约束机制,导致行政单位的规划过于开放,极其不合理,无法进行科学规划。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不断增加,虽然行政编制名额在减少,但是事业编制却在不断增加。财政部门的拨款仍然没有减少,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给财政部门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不仅如此,很多单位还有很多编制外的人员,利用职权的便利,享受编制内的工资待遇。此外,各地方的行政单位都是由当地政府直接管理的,经常会组织一些活动为政府部门服务,导致两个单位的财政支出无法清晰的区分,这也是造成行政单位内部资金周转不畅通部分原因,从而增加财政部门支出的现象。

3  行政单位经济管理目标

3.1 筹资管理目标

社会经济大环境的不断变化,为适应时代潮流的变化,所有市场中的企业单位都在进行相应的转变,行政单位也包括在内,是我国重要的管理部门,更加应该起到一个表率的作用,带头来适应这种变化。在行政事业单位当中进行筹资管理目标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下面的几个方面:第一,就是需要改变行政事业单位对国家财政的过度依赖,虽然说行政事业单位当中的所有经费都主要依赖于国家的经费拨款,但是随着现在社会中的经济常态变化,这些行政事业单位也应该开始自己进行创收,在新的经济常态之下行政事业单位是完全有可能自己进行仓收的,不必要完全依赖国家财政的支持。第二,需要对自己创收的渠道来进行不断发展,在现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之下,很多单位都开始发展自己的创收渠道,这样能够实现企业资金来源的多元化,现在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也可以以自己的能力发展自己的创收渠道。

3.2 投资管理经济目标

随着现在经济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投资企业单位当中的投资形式开始变得越来越多元化,现在很多个人都开始将自己的资产分别投入到多个部门当中进行投资,那么行政事业单位也可以对这些个人的投资行为进行效仿。在现在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中,这种投资方式变得越来越多了,尤其是现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当中的一些科研部门,经常会对外进行一定的投资,这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是一个机遇能否更好地对这个机遇进行把握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是种考验。所以说,现在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对这种多元化的投资方式进行良好的把握。

3.3 成本管理经济目标

我们在进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过程中,要对成本有一个具体的概念,我们在进行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有着足够的计划性以及节约性,因为如果我们在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没有一个成本概念,就会导致出现无计划花费成本的现象,甚至导致成本的乱花,这种行为显然是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所以说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进行成本经济管理目标的确立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当中,这种核算体系还不是十分完善,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逐渐透露出了自己的弊端。所以,我们一定需要对这些弊端进行解决,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确定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发展方向。

4  行政事业单位加强经济管理工作的对策

4.1 完善财务内部管理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国家来说,法制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单位来说,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就是用来约束单位行为,促进其积极发展的。对于行政单位来说也不例外,也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机制,只有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并严格执行,才能做好经济管理,有效达成经济管理的目标。财管管理制度,可以规范员工的工作流程,形成统一行为标准。有效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只有财务基础工作规范进行,才能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账簿清晰明了。行政事业单位和各个部门的关系,就像是机械设备和齿轮,而规章制度,就是这些齿轮的排放顺序,只有严丝合缝的排列,机械设备才能正常运转。因此,完善财务内部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执行,才是强化行政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基础。

4.2 完善部门预算制度

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对于每个单位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行政事业单位也不例外。过去的财政预算主要是针对功能预算,现在细化到部门预算,对于行政单位经济管理有很重要的意义。完善部门预算制度的第一步,就是不能不能仅仅局限于财务部门,单位的各个部门都要进行预算管理,然后再汇总到财务部门统一汇总调配。其次还要保证各部门预算、提报的准确性。随意填报或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对于经济管理工作没有实际意义。只有保证预算的准确性,并严格执行,非特殊情况超预算支出不予审批,这样才能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使得每一分财政资金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4.3 严格控制三公经费

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经费支出的管控,所有经费支出中占比比较大的,就是三公经费。长久以来,由于经费支出管控不严,随意性较强。各个单位三公经费方面的支出,始终在攀升,成本不断提升。近些年,政府开始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相继出台了各种政策,三公经费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很多公款私用的现象已经逐步改善了。这很大程度上,就减少了很多人为因素,造成的浪费,严格执行相关制度,严格把控三公经费支出,有助于落实行政单位经济管理工作。

5  结语

总的来说,在我國市场经济不断变革的过程当中,行政事业单位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虽然资金来源主要还由国家财政部门提供,但也有部分资金是通过其他途径流入到行政单位。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构建行政单位内部经济管理机制迫在眉睫。行政单位是非营利组织,所进行的社会活动,都是为了促进整体经济环境的发展,没有任何盈利目的,这也是行政单位与社会中绝大部分企业的本质区别。但行政单位整个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格格不入。处于这种环境下到行政单位,感受到了很多压力。行政单位应当在保证自身性质的前提下,参与更多的市场活动,顺应经济时代的潮流,建立有效的经济管理机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群众提供服务,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争取以最少的成本换取最大的社会效益。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其他社会公益性的部门作出表率。

参考文献

[1] 周国超.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与实现路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5):273.

[2] 苏芸.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西农经,2015(7):117.

[3] 吴京原.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实现路径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4):15-16.

[4] 司永慧. 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6.

[5] 谢翠萍.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与实现路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20):78.

[6] 李公略.手机制造业务外包风险管理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实现路径经济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