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与脑科学研究
2020-03-31罗劲
罗劲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医思想理论中,不乏对人的认知、情绪等问题的论述。从中国文化独特性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对我们心理学和脑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得意忘形”的学习
中国传统文化对学习的理解,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得意而忘形”。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智慧,在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就有很好的体现。张无忌跟张三丰习武,对于张三丰所授内容,张无忌开始记得一大半,过了一会儿就只剩一小半了,再后来全忘了,这时张三丰说“你可以上场了”。我们称之为张三丰效应,就是说在学习过程当中,不是为了获得一种确切的知识,而是为了获得知识背后的、更高阶的一种知识形态。
“他学了,他也忘了,但他没白学。”这种情况是怎么产生的呢?在我们记忆领域里,海马体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结构,它负责编码记忆信息,如果海马体损伤,人就不能形成新的记忆。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关于海马体的主流认识是,海马体的神经元是特异性的,但是最近的一项研究却发现,我们人类的海马体存在这样一些神经元,它不是专门编辑某些特异性信息的,它是编辑某些普遍性信息的,也就是说,人类在进化过程当中,我们的海马体神经元发展出来一种获取抽象知识的能力。
这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如果过度强调确凿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那些抽象的、更高阶的知识的获取,很有可能会造成知识不能够有效地转化为智慧。在目前的应试教育环境下,因为考试竞争压力,学生会产生焦虑情绪。这种焦虑情绪可能会激活以杏仁核为主的一些核团,然后调动海马体进行情节记录、编码。编码完成后,学生经过反复练习,最后转化成程序信息,就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这时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比较熟练,可以应付解决规范的问题,但是过度依赖于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学生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就会受到一定影响。
在学生做题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按照“难易难易”的顺序做题,另一组则按照“易易易难”的顺序做题。我们发现学生在做了3-5道简单题后,再做难题时,就遇到了困难。这就是思维定式诱导。学生在反复练习这种常规题的过程中,大脑活动水平在逐步下降,也就是大脑在“偷懒”,所以我们所谓的思维定式其实是大脑的“偷懒”现象。经过4~5个思维定式诱导以后,学生的大脑遇到难题后,处于一种惰性状态,无法激活,就会感觉难题更难了。所以,从思维定式角度讲,我们并不主张学生大量“刷题”,因为在高强度的学习背后,我们的孩子大脑并没有在动,他的大脑在偷懒,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思想搬砖”,虽然很累,但并没有很好的学习效果。
所以,如果想激发学生的智慧,我们应该考虑如何实现高阶的学习,而不仅是学习确凿的知识,因为确凿的知识只能用于考试。
“相生相克”的情绪
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中,认为我国心理问题不严重的人只有12%,50%的人认为社会上人们的心理问题严重,40%的人则认为说不清,同时,调查发现大众对心理服务的第一需求是自我调节。
目前心理学领域占主导的自我调节方式是认知调节。例如,认知行为疗法,就是通过改变人对事物的态度来调节情绪。在我们的大脑中,调节网络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以额叶皮层等为代表的认知控制网络,负责自上而下地调节,另一部分是以杏仁核或者脑岛等为代表的情绪体验网络,它是被调节的部分。所以认知调控的基本方法就是借助额叶等认知调控脑区对杏仁核、脑岛进行自上而下的调节。但是额叶调节有一个潜在的弱点,就是前额叶的功能很脆弱,一旦出现应激事件,就容易失效。此时,再使用认知调节就很难达成目的。
在中国古代的智慧中,有一种与之不同的调节方式。《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段话:“悲克怒、怒克思、思克恐、恐克喜、喜克悲”。金代名医张从政也说过:“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侮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忘此之言夺之。”这种调节方式,不是以认知来调节,不是自上而下地通过认知控制人的情绪,而是关注情绪的“相生相克”。那么,这种理论潜在的巨大价值是什么?
以悲克怒,以思治恐,这种心理调节方式不需要认知的功能,不需要依赖于前额叶的功能,所以这个理论有助于克服目前以西方心理学的心理调节理论占主导的现状。
这种说法是否真的正确,我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去验证。我们把被试者叫到实验室,并想办法激怒他们。然后,我们把被激怒的人分为三组,让第一组观看悲伤的视频,第二组观看恐怖的视频,第三组观看中性的视频,结果发现看完恐怖的视频,被试的愤怒情绪明显比悲伤组和中性组提高了,而看完悲傷的视频以后,被试的攻击性倾向明显低于其他两组。 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恐生怒”和“悲克怒”其实有一定道理。
随后我们研究了这个实验的脑科学原理,发现在观看恐怖视频的时候,我们的海马体旁回、前后脑岛等一系列与厌恶情绪有关的脑区被激活,这些脑区的激活水平将导致其后的攻击性行为。而看悲伤视频的时候,悲伤的情绪会激活一些与共情有关的脑区,这些脑区的激活将抑制其后的攻击性行为,所以说“恐生怒”和“悲克怒”不但成立,而且还有脑科学的道理。此外,我们还验证了这种情绪调节方式,无论被试有没有应激反应,都能调节情绪。
此外,我们的研究还发现,“怒克思”可以激发创造性的思维。什么是“思”?“思”就是“冗思”,也就是常说的“多虑”,指人容易胡思乱想。这其实是一种高级认知,而愤怒则是人的一种原始情绪。人的原始情绪比高级情绪更为强烈,因此可以对高级情绪产生抑制效果。那为什么愤怒可以激发创造性思维?因为人的创造性思维之所以不能发挥作用,是因为常规思维在约束人,但是愤怒在“冲昏”人的理智的同时,也让人突破了常规思维的限制。我们多数人都认为攻击性是不好的,其实攻击性和愤怒,在某种程度上,确实代表了创造性。我们教育孩子,总是希望孩子听话,所有家长都喜欢听话的孩子。可是假如一个孩子的攻击性很高,如果对他进行教育后,把他的攻击性完全消磨掉,这就是一件好事吗?其实在我看来,这并非是绝对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会同时失去创造性。
传统中医的相生相克思想,跟西方目前占主流的心理调节思想还有几点不同。第一,这种思想并不认为思想或者认知是我们心理当中最高境界的东西,其他都是被控制的,而是相生相克。第二,这种思想理论,也不认为积极是最好的,而是一物降一物。我们中国的情绪调节讲究的最高境界是情绪的平和,不是快乐。古人云:“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过度的情绪都是不好的,片面强调积极是不对的。这种充满辩证的思想,经过实证研究,是确有依据的,这些发现对我们进行科学的心理疏导和性格培养都具有参考借鉴价值,也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