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学生情绪与特质发展

2020-03-31张伟

教育家 2020年48期
关键词:年龄段发育心理健康

张伟

现在的学生很早熟,他们的心理、行为已经超越了他们的年龄段,这种拔苗助长的培养,对大脑的发育、成年后能力的展示,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不同年龄段应该让他做他不同年龄段该做的事情,不能让孩子失去了童真,或者失去他这个年龄段应该具备的特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特别是心理健康以及生长和发育,最后达到生命的完整,人格的完善,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焦虑抑郁

很多人把青少年心理发育过程中基本的一些特征性表现,看成是发育阶段性的异常表现,或成长中烦恼的情绪反應和行为反应,一定要把它往“病”的方向推。学校、家庭、社会总爱给学生贴标签,这种做法会给学生和家庭带来负担、麻烦。

国外的一项研究发现,青少年期的情绪障碍会导致身心健康不佳、教育程度降低、失业等不良后果,药物滥用和犯罪行为的风险会增加。2019年,我们团队在四川省抽调了3万名8~19岁的学生,结果发现10%~40%的学生出现了一些抑郁表现,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有5%~20%出现了中度焦虑的表现;高年级的学生比低年级的学生更加焦虑和抑郁,同年龄段的女生比男生焦虑和抑郁程度更高。这种情况,应该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注。

青少年自伤与自杀的问题

一项2012年发表的关于青少年自伤的研究显示:青少年时期观察到的自伤行为发生率较高,在1802名14~19岁的青少年中,8.3%承认有自伤行为。我们团队在四川也开展了研究,发现3万名学生中有5%~20%的学生出现过自伤或者自杀的行为。中学比小学年龄段自伤自杀行为发生率更高,到了16岁以后慢慢开始下降。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行为问题?这种行为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是他们无法表达自己的问题,还是沟通有障碍?还是过度的压抑或没有语言表达的宣泄?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这种自伤或自杀的行为并没有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重视,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有的自伤行为并不是以自杀为目的;有的同学就是为了表达他们的情绪压抑,在手上、腿上、身上进行划伤。

我们要反思,为什么这么高比例的学生会出现这个问题?我们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是否给学生过多的压制?有没有他们说话的权利?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他们年龄阶段本身应有的表现,还是把家长、老师或者学校心里面想象的学生表现状态强加到了他们头上,而不是让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展示他本身应该有的样子?

人际关系

有一项涉及48个国家的研究:在12岁到15岁青少年中,欺凌受害总发生率达到30%,被欺凌与更高的自杀未遂显著相关。儿童青少年成长发育过程中,自我认同感(个体认同和集体认同)是人格发展中最重要的维度。学生能不能融入团队,能不能融入学校和班级或者是各类团体,与成年后的人格方面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社会适应问题密切相关。

我们团队在探讨经前期综合征与不同类型欺凌的关系中发现:20.8%的女中学生曾遭受不同类型的欺凌。19%出现经前期综合征的青少年女性曾遭受了言语上的欺凌,6%曾遭受身体上的欺凌,13%曾遭受社会关系上的欺凌,4%曾遭受网络欺凌。欺凌是青少年女性出现经前期综合征的风险因素。

老师、家长接纳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生活中以及在人际交往中,哪怕一点点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肯定,来促进学生自我的发展,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睡眠与运动

以睡眠和运动为例,有两项研究可以和大家分享。第一个研究是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问题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特别是15岁的睡眠质量能够预测焦虑和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还可以预测17岁以后焦虑和抑郁症严重程度。假设在这个年龄段睡眠障碍高发,已经在预示着后面会得心理疾病。研究认为,进行青春期的睡眠困难干预,对成年以后的心理健康有帮助。

久坐不动的行为,是青少年患抑郁症的风险因素。12岁、14岁和16岁时每天每增加一个小时的轻度体育活动,18岁时抑郁量表得分就会降低9.6%、7.8%和11.1%。也就是说,青少年适度增加运动量,对他后面的心理健康是有帮助的。从脑科学角度看,我们把睡眠和运动看得非常重。组织学生的运动,有规律地开展运动或者是规定必须运动时间有效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家庭影响

家庭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有什么影响?关于父母愤怒表现、严厉教育和青少年社会情绪的研究发现:易怒性较高的母亲和父亲,或在愤怒调节自我效能较弱的母亲(而不是父亲),在孩子14岁时倾向于进行更严厉的父母养育,15岁时青少年出现更严重的内外化行为问题。

我们团队在探讨父母冲突与儿童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研究发现:父母冲突与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呈正相关,父母冲突与青少年自我概念呈负相关,儿童青少年自我概念在父母冲突和心理问题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父母的教育方式和父母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育和心理健康状态。

学校心理干预的困惑与对策

既然有这么多的问题,学校该怎么办?现在的每所学校几乎都配备了心理老师,但是这些心理老师是不是真正能够解决学生在学校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问题?有研究者调查认为,学校的心理老师起到的作用比较弱。需要重新对基于学校的焦虑和抑郁的干预措施开展试验,还要进行长期的随访;有一点短期效果,但是长期效果并不好。需要研究在16岁后教育和学校中提供的心理干预,研究基于学校的心理干预的潜在成本和不利影响。另一项研究认为,童年时期的社交孤立会破坏特定的大脑回路。“SKY呼吸冥想”的呼吸技巧、瑜伽姿势、社交和服务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效果最为显著。精神病学家Lake博士总结了身心健康的4大支柱:充足的睡眠,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健康的营养,以及应对压力的方法。

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点

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我们要关注哪些点?美国心理学者Lerner构建了积极青少年发展观的关系发展系统理论模型,强调青少年所具有的积极成长与发展的潜能,比如天赋、优势、兴趣和未来潜能,促进个体发展过程中的积极方面和可塑性。探讨多种情境下生态环境与资源对个体积极发展的作用机制。提出积极青少年发展的5Cs结构:能力、品格、联结、自信和关心/同情共5个目标,并经过研究得到验证。归纳起来,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学校:环境条件、课程设置;家庭:亲子关系、教养方式;自我:身体健康、心理弹性。将三个维度融合在一起,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我们团队也建立了一个平台,目前在两个地区开展了试点。我们测评了不同年龄段、不同班级、不同学校学生的心理发育状态,根据心理发育的特点进行心理健康促进工作。

群体方面:在环境方面进行塑造,建设隐蔽课堂;在学校课程设置上,在比如德育课、体育课、美术课,心理卫生课等课程中,有针对性、隐蔽地开展心理成长促进干预。在家长学校方面,我们开设了亲子关系和教养方式的课程。

个体方面:关注学生“自我”的发展与完善。自我是人的心理的核心或者人格的核心,是所有心理学学派关注的重点。我们以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的不断完善为目标,通过老师、通过同伴的交往沟通与团队建设、游戏活动或者个别激励等方式,使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懂得爱的给予与获取,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释放潜能。

把脑科学研究、学生心理发育状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力量、家长、老师、同学和心理咨询师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体系;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能动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实现个体自己的和谐,达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和谐,从而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

猜你喜欢

年龄段发育心理健康
儿童不同年龄段呼吸疾病与中医体质关系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别忽视了小儿发育迟缓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珍惜现在的年龄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冰川是发育而来的
动物变态发育知多少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