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传统文言文融入现代教育的意义

2020-03-31陈小飞廖良铭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现代教育现代汉语传统文化

陈小飞 廖良铭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已经迈入了全新的教学模式阶段,传统文言文由于其晦涩难懂的文字体现,难以被学生快速有效地深入理解,导致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下降,探究心理逐渐丧失。由于传统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即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以及加强其语言分析能力,因此,教师不能简单地放弃文言文教学,而是需要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其与现代语文授课的融合,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新课改下传统文言文融入现代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以促进广大教师对文言文授课重要性的深入理解。

关键词:传统文言文;现代教育;传统文化;现代汉语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163

文言文是当前初中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最佳载体,它能够通过锻炼学生的诸多方面来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以及文字应用能力。然而,文言文本身具有晦涩难懂、意义深奥的理解问题,难以被学生快速掌握,需要通过教师适当引导并针对性教学才能够达成教学目标。当前,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处于效率低下的状态,教师讲解较为费力,学生也因理解困难而不愿深入学习,部分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反复朗读以及背诵确实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初中生由于兴趣驱动学习的动力占比较高,这样就会有厌倦课堂、逆反情绪等问题的出现,从而导致当前传统文言文教学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压抑,缺乏初中授课应有的活力与激情。文言文作为一种古老的书面语,往往难以理解、教学和普及,所以五四运动后白话文逐渐取代了传统文言文,成为一种通用语言,这就导致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是否还需要教学文言文成为教育部需要考虑的问题。经过多方激烈争论,最终在原则上达成了一致,明确了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的文学素养,并加深他们对古代艺术作品的理解,丰富其表达技巧和语言思维。因此,文言文不仅要继续出现在现代语文课堂中,还需要教师给予相应的重视,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和深入文言文的内部思想意义,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

一、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之一是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所在,也是实现这一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古代文学作品大部分都是通过文字完整有序地保存下来,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就列举了1万余种、10万余册,这还不包括未收录的丛书内容。这座由文学砖石所铺成的文化宝库,映射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态和思维方式。掌握祖国的语言是一个人文化素养提升的关键,初中文言文教学就像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铺设了一条通道,让他们穿越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学习,去和几千年前的教师直接对话,了解我们的祖先,深入认识历史,达到传承文化的效果,实现文学教育的认知价值。只有了解昨天和今天,才能真正创造明天,传统文化的普及是大势所趋。因此,弘扬传统文化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需求,现代教育没有理由放弃几千年的文化积累,所以文言文必须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语文授课教师需要承担起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任务,文言文学习是大部分初中生的语文起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帮助其深入学生的内心,促进其爱国情绪的发展,提升其基础文化素养,为以后其进一步学习语文奠定基础。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八节《木兰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讲解这篇文言文所表达的含义,让他们了解到古代战争的壮烈性与木兰挺身而出的英雄事迹,加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与个人英雄主义倾向,有效提高思想品德素养,完善素质教学目标。

二、加强学生对现代汉语的应用

文言文是现代语言的基础,现代语言是对文言文的传承与发展。在长达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量的表现性典故和词语积累汇聚为一体,共同构成了现代语文的基石。词汇是依附于书面语言而产生的,语法也没有超出书面语言的范围。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属于一脉相承,词汇和语法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共同之处和异曲同工之妙,不可贸然分割。有学者研究了现代汉字和古代汉字的常用字表,发现古代汉字占据其中大量的位置。而在《现代汉语汉字表》中,最常用的汉字占古汉语汉字的84%,可见古汉语中的常用字在现代汉语中大多得以存活,并仍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学习汉语不能忽视古今汉语的关系,文学作品中的许多诗词经过历史的筛选,可以称为美文,它们均具备简洁明了、韵律生动、语句精妙的特征,非常适合学生进行学习。同时,文言文具备一个独特的优势,即注重语言的精练风格。如果学生能够在语言学习中将其应用,无疑是促进文章风味提升的有效手段。近年来,中考中出现了大量借用文言文的优秀作文,应用文言文进行写作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学生学习简单的文言文应用,提高其语言应用水平以及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章《孙权劝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要求学生利用课文中相关的文言文字句进行作文的再创作,从而提升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深度,促进其文学应用能力的上升。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下文言文具备对学生多方面培养的优势,其仍然具有融合进现代语文教学课堂的意义,教师应当着重在课堂中教学文言文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思想和含义以及部分生僻文字,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參考文献:

[1]李玲.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探讨[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19):106.

[2]徐映.浅谈新课改下如何让文言文课堂“活”起来[C]//2016年4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

[3]张颖.浅谈新课改形势下的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7(32):239.

(作者单位:①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中学西校区341100;②江西省赣县区思源实验学校341100)

猜你喜欢

现代教育现代汉语传统文化
一起来吹牛
“大力士”纸片人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论泰国佛寺教育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国际化视野下中国现代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