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闫昕卓
2020-03-31杨静
杨静
成语辞典中,对“三十而立”的解释是:三十岁的时候就可以自立于世。
2019年,对于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中关村派出所社区民警闫昕卓来说,意义非凡。这一年,他刚好30岁,真正到了而立之年;也是在这一年,他荣立了个人一等功,并获北京最美基层民警提名。这是他从警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初出茅庐到警界新星,在过去8年的时间里,闫昕卓究竟经历了什么?他又为辖区做了什么?
住在海淀五道口华清嘉园的居民们最有发言权。回想当年的情况,居民们大多微笑着调侃说:“曾经的五道口,已经成为了传说。”
而今的五道口依然繁荣时尚,只是多了“秩序”二字,不论是炫目多彩的酒吧门店,还是在这里居住的中外居民,都在“秩序”的环境下舒适地经营和生活着。
巡楼,“把脉”社区,送上24小时的平安
闫昕卓的父母都是医生,爸爸也想培养孩子当医生。而闫昕卓却从小受姨父的影响,只想成为一名人民警察。2012年,22岁的闫昕卓从中国刑警学院经济侦查系毕业。不但学业优秀,还考过了英语六级。意气风发的闫昕卓,带着对警察事业的壮志豪情,走进了海淀公安分局中关村派出所的大门。
“你们都是大学毕业的高才生,一定好好干!”在所领导的鼓励下,闫昕卓成为了一名治安民警。
不到一年,所领导考虑闫昕卓的外语优势,让他正式接管了华清嘉园,还给他指派了有社区管理经验的师傅。
华清嘉园社区位于学院路高校区中心地带,外国留学生非常多,社区东墙外是五道口酒吧一条街,北墙外是五道口夜市,还有地铁交通枢纽,从早到晚人气爆棚。特别是这里的夜生活,霓虹热舞、杯酒吆喝,年轻男女畅饮汇聚,摆摊的、烤串儿的、摇着荧光棒的,每天人声鼎沸。附近居民不堪其扰,有的住户报警不解气,就往楼下泼水、扔酒瓶子发泄不满。楼下蹦迪的不过瘾,还要跳上大奔继续嗨。而华清嘉园社区的20栋楼就在这里。小区六个出入口随便出入,24小时大门敞开,溜门偷盗案情高发。每天早上八九点钟总有业主们来派出所“报到”。你家被偷了三千块,我家被偷了钱包手机,各自苦笑,摇头叹息。
“我必须把发案降下来,不能让居民们再受损失。”闫昕卓暗暗发誓。于是,每天零时,警务室灯火通明,闫昕卓组织的巡逻队保安员准时集结,随后这支12个人的小分队,每人带着手电、电台、执法记录仪出发巡楼,挨家巡视。
“啊!谁啊?”
“大妈,是我,社区民警,您没锁门。”
忘了锁门就能随便进吗?大妈气得当场打110投诉。闫昕卓听着也委屈,一通解释。第二天一早,大妈又打110道歉,“那小伙子说得对,万一进来的是贼呢”。
慢慢地,夜里楼道那巡楼的动静,被居民们视为最安全的声音。因为大家知道, 20栋楼近3000户,挨家挨户走下来,怎么着也要到凌晨四五点了。
累没有白受的。2015年、2016年、2017年华清嘉园入室盗窃案件为零,2018年、2019年也均只有1起。
在闫昕卓和师傅的共同努力下,2013年,这个小区实行了封闭管理,将原有六个出入口封闭了三个,并且采取持卡进入、门禁管理,规范了小区人员和车辆进出。
清整,“取经”同行,消除不安定的隐患
当商圈遇上高校,五道口地区也成为了红极一时的“宇宙中心”。“庖丁”解“牛”从哪儿下手?能吃苦又爱动脑筋的闫昕卓有了主意。
“200块钱租住地下室能住一个月,而且打隔断群租,堵塞消防通道非常危险。”闫昕卓在巡楼过程中发现了治乱的“根”。他马上向所领导汇报,华清嘉园群租房和地下室人防空间租住严重,很多街边摆摊商贩群租于地下室,违规用电,密不透风,消防隐患极大。在集体力量的推动下,华清嘉园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清整。地下人防空间清静了,群租隔断也拆除了,规范的居住环境不但让居民们拍手叫好,还带动街面流动摆摊小商贩减少到最低,酒吧门前乱象也有所改观。
“你瞅啥?”
“瞅你咋了?”
眼见着酒吧里的两伙人要动手打架,酒吧巡防小分队马上上前“灭火”,直到双方平静下来。
酒吧巡防小分队也是在闫昕卓的努力下建成的。“这支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酒吧里纠纷的打架的基本都提前化解了。”闫昕卓说,组建小分队那年是2016年,当时26岁的闫昕卓并不被商家们看好,但聪明的他利用出警、回访等有利时机有理有据有节地向酒吧老板们阐明利弊,最终得到大家伙的支持与配合,成立酒吧巡防队自治组织,打架纠纷案件也大幅度降低了。
閆昕卓爱琢磨,“全北京市不光我这儿有酒吧呀,别人家的酒吧治安都是怎么管的呢?”休息时,闫昕卓与同为社区民警的同学聊,到别人家的酒吧里看,学到了不少治安管理方面的好做法。2019年,在闫昕卓的推动和派出所所领导的支持下,华清嘉园酒吧巡防队多了一支专业保安力量。“这些高级保安员有武装处突训练经验。”这是闫昕卓借鉴“取经”的成果,也为五道口酒吧一条街安全管理增添了新保障。
兼任,联合“治未病”,还社区以健康
2017年,北京市公安局试点推行了党员社区民警兼任社区(村)党支部副书记工作机制,27岁的闫昕卓第一批以党员社区民警身份兼任华清嘉园社区党委副书记。参加社区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闫昕卓不仅是多了一个身份,而且与社区党员干部的探讨学习中,管理社区的经验方法也更多了。
“就像咱们分局刘少波政委所形容的,以前的社区民警是个‘治安官,而如今的社区民警是社区的‘大管家。”闫昕卓说,表面上看、管的事多了,而实际上有社区党组织作为坚强的后盾,自己不再是“单打独斗”了。
就在十一前,全国都在喜迎国庆,一个“接诉即办”件却让闫昕卓紧锁眉头:有人骑大摩托车轰轰地飞速骑行“炸街”,既扰民,又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闫昕卓向华清嘉园社区党委汇报情况,组织召开协调会,街道协调交通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同时他也天天上街核查,发动酒吧巡防队、街面保洁员、门店员工、停车管理员、社区治安团队一起发现可疑车辆。很快,几个“炸街”摩友被闫昕卓扣住了。批评教育一番,各自许诺再也不玩这个危险“游戏”了。
“我的社区有150余名党员,我和他(她)们很多人的孙子、孙女年龄相当。”闫昕卓说,这些上了年纪的老党员每个人都是一本厚厚的党课教材书。对党忠诚、初心不变是这些老党员的鲜明特征,他们像帮助自家孩子一样帮助闫昕卓一起料理社区事务。
“小闫,你说说张家媳妇,那花盆往楼道一堆,万一着火,跑的时候不碍事啊!”
“小闫,你管管李家儿子,那快递纸盒子老往阳台扔,万一楼上谁扔个烟头,不得着火呀!”
“小闫,这规划无障碍通道可有学问,人家上海实行垃圾分类,咱不得提前腾出地方,留出放垃圾桶的位置啊!”
叔叔阿姨们在管理社区这个问题上,成为闫昕卓的“智囊团”,每天闫昕卓都得随身带个笔记本,“大家伙提的建议,我每次都认真记下来,再逐一落实。”
“作为警察,我更希望天下无贼,就像大医治未病,调理社区的‘健康肌体也一定能实现。” 闫昕卓说这话的时候,眼里充满了自信。
闫昕卓:1989年出生,蒙古族,曾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3次,获评北京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中关村温度”2017年度人物,当选2018年“北京榜样最美警察”“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