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电视外宣在新媒体时代的转型

2020-03-31鲁潜

传媒论坛 2020年4期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转型

摘 要:现代传播的效益证明,电影电视产品是不同民族国家人们心灵沟通的最有效桥梁,是文化产业中的主要部分。镇江电视台外宣人的华丽转身和胜利突围。中国有世界上最多的电视台和频道,还有几家活着?还有几个电视台仍然重视电视外宣?21世纪的中国电视外宣,正在新媒体的助力下,迎来有一个阳光灿烂的春天!

关键词:中国电视外宣;新媒体时代;转型;公司化运作

中图分类号:G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4-00-03

一、引言

影视传播产业的滞后,会耽误一个快速发展的主体与外界的必要交流。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大,而外人如果无法了解这个变得强大主体的内心和精神,就难免会有不安全感,甚至心生畏惧。“中国威胁论”就会有市场。

现代传播的效益证明,电影电视产品是不同民族国家人们心灵沟通的最有效桥梁,是文化产业中的主要部分。而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当然包括电视发展战略)如果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战略,就会危及国家安全,最终影响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二、中国电视外宣人的奋斗与困惑——为什么搞电视外宣

2009年是中国农历牛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镇江电视台外宣中心做了一件牛事——在企业的赞助下,与江苏电视台国际频道联手推出20集“新镇江新跨越”大型外宣系列片《山水见证》。2009年,对镇江电视台外宣人来说,是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山水见证》,见证了镇江电视人对生活的这座城市的热爱,见证了转型期的镇江电视台光明的前景,见证了镇江城在2009年的新跨越新变化,见证了镇江人千百年的光荣与梦想。我们庆幸生活在火红的年代。我们有一份工作,薪水足以养活全家。我们的工作,是电视时代的“太史公”,是记录新时代的影像《史记》。工作着是美丽的。《看镇江》是镇江电视台最长寿的栏目。21世纪初叶,曾经与CCTV-4《走遍中国》栏目合作,获得江苏电视彩虹奖栏目类一等奖。《看镇江》栏目20年了,曾经辉煌也充满迷茫。

宣传城市,招商引资,推销旅游,电视外宣显得挺重要。各级领导也很重视。但是,地方电视台似乎把电视外宣看作向中央台、省台发新闻稿的指标,迫于生存的需要,许多电视台取消了外宣部的编制,勉强保留的外宣部门也是人员老化、设备陈旧、人心浮躁。我们镇江的县级电视台大多没人搞外宣了。

CCTC-4海外中心的拍摄经费只有社教中心的三分之一。但是,电视外宣的春天已经到了。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2008年以来,世界对中国的评价在急剧升温,对中国的关注度、认知度和期望值在急速提高。这对于电视外宣工作既提供了新机遇,又提出了新问题。外宣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同志2009年9月9日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中国,从边缘走向舞台中心》。他的文章说:“60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个变化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从不平等走向平等,二是从国际体系的抗争者变为受益者,三是从国际舞台边缘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心。”中国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在国际上已经是第一世界,而舆论和文化地位却只能算是第三世界。我们CCTV在国际上的影响,甚至还赶不上阿拉伯地区的半岛电视台。现在是“中南海”在推着我们往前走。CCTV的外语频道进入了“大跃进时代”。除了已有的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频道,今年又开通了俄语、葡萄牙语和阿拉伯语频道,正愁招不到合适的外语人才呢!

今日之中国,同30年前也就是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同60年前的旧中国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了。在这种情势下,中国外宣,包括地方电视外宣确实迎来了一个空前的利好机遇期。电视外宣既是央视的事,也是地方台的事。央视与地方台位置不同、责任不同,自然做法也不尽相同。地方台主要以本地的外宣资源为依托。就外宣题材的时空而言,地方台难以提供也不宜强调新闻性极强的题材。就题材的性质和形式而言,地方台主要以专题片、纪录片为主要呈现形式的软性题材。总之,地方台的外宣工作大有作为,走出边缘化,唱响主旋律,有所作为自然会有地位。

三、中国电视外宣人的视野与局限——电视外宣给谁看

中文电视外宣的海外受众群体是哪些人?他们的收视心理和我们有哪些不同?我们的电视外宣话语方式要注意些什么呢?

对外电视的主体受众不是汉学家、中国问题专家或中国问题研究者,而是普通的外国人或海外华人。他们对中国的了解有限,甚至多有误解。基于这一点,电视外宣的首要任务是“普及”。海外观众和国内观众有三大不同,所以我们的电视外宣一定要内外有别。一是社会知识背景不同。美国是两百年的公民社会,讲究人人平等。而中国是三千年的子民社会,强调上对下的绝对控制。语境大不同。《汉英辞典》就无法解释“孝道”。中国人讲孝顺,就是说晚辈对长辈要无条件地绝对服从和尊重。而西方人,认为那就是“威权”,不可取。二是文化思维不同。西方人讲话,把核心词放在前面,先是主谓宾,然后定状补。西方人讲新闻,先是说“张老三杀人了”,然后再讲“张老三是谁,他又为什么要杀人”。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是强调你个人在所处的社会人际网络中你的那个点在哪里。三是历史的发展阶段不同。中国的改革开放才刚刚30年,很多地方无法与国际接轨,思想观念正在进步过程中。想当年,第一次海湾战争爆发的时候,我在日本看海外所有的电视频道都在播这条重大国际新闻,而CCTV-4却在介绍3月5日“学雷锋”。好像中国人是外星人,可以无视地球的重大事件。学雷锋?人家西方志愿者早已是社会的常态了!而到了美国“911事件”,凤凰卫视开始直播了。到了第二次伊拉克战争,CCTV-4也和西方媒体同步直播了。这就是进步!

因此,面对海外受众我们一定要注意三大原则。①外宣不是浅显的。外国人不了解中国,但他们不是小孩子,我们不能够用“大风车”的少儿节目去糊弄海外观众。外国成年人有足够的认知能力。我们要把中国的文化精华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模式告诉他们。《道德经》是浅显的吗?他们难道就不懂吗?西方学者把陶渊明、杨玉环、李自成看作中国人的典范,他们分别是逃离官场寄情山水的文人,享尽荣华富贵又死于非命的宫廷悲剧女人,推翻皇帝却很快丢掉江山的农民起义领袖。难道说西方人真的就不懂中国吗?②外宣不是简单的正面宣传。西方人认为中国媒体不客观。西方的中国报道貌似中性,客观真实,热衷反映中国的阴暗面。有个日本和尚对三峡大坝提出批评,认为移民不顾人权,大坝破坏环境,文物得不到保护。我们告诉他,你光看到100万移民,你是否看到长江中下游6000万饱受长江水患的老百姓。你正面说再多没有用!三峡移民本来就不是负面的。③外宣不是去适应西方的普世價值。西藏民主改革50年,西方人总是用人权、宗教、文化来批评中国。我们就先从“美国解放黑奴”说起,这下你总可以接受了吧!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对外报道要客观真实,外宣片就要拍纪录片。

好的纪录片当然是好的外宣片。但是,外宣片不等于纪录片。问题是,中国现在有的纪录片太过于学术化,外国人看不懂。有的纪录片太过于沙龙化,一小撮所谓的纪录片高手在一起互相吹捧,跟受众没关系。有的纪录片太过于智力游戏化,有前途吗?能否达到外宣目的?西方人有耐心看吗?中国有的纪录片,太狭义了,讲究客观记录,宁可打字幕也不出解说,无休止的长镜头走极端。我认为好的外宣片,有三个“不是”。①外宣片不是狭义的记录。不能放弃叙述语言的解说,自己捆住自己的手脚。选题的视角,无法避免主观成分。②外宣片不是深山老林。有些纪录片严重误导中国形象。到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地区猎奇,拍点婚俗舞蹈。这就是中国吗?大错特错!中国有西藏、新疆,中国还有北京、上海、苏州。CCTV-4《走遍中国》关注地级市,中国的犄角旮旯都走遍了。到南京来,难道就只能拍被前辈同行拍过无数遍的中山陵吗?③外宣片不是没有导向。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文化,许多外国人不认同中国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却尊崇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因此在外宣中,有关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播仍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主题,特别是在地方台外宣中,它仍是一个长线报道题材。但是,随着世界越来越希望了解中国,越来越关注“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和中国走势,地方台的外宣题材选择上,在继续做好历史、文化、风俗、人情等非新闻性题材的同时,应当适当加强有关中国改革、开放、发展、进步的时代脉动的“时鲜性”题材的报道,即强化对外报道的时代气息、新闻性、思想性,从而提高对外报道的深度。

四、中国电视外宣人的素养与表达——电视外宣怎么做?

我们镇江电视台《看镇江》栏目和CCTV-4《走遍中国》栏目,一样都是偏重历史文化题材,而且大多是“命题作文”在制作历史文化类节目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要具备哪些素养?

《走遍中国》开播十八年了,受经费和人力的限制,栏目定位就是介绍中国各地历史文化的纪实性的专题片,而且90%是“命题作文”。但这不能成为“活儿差”的理由。

(一)要学会使用国际语言,传达人类共性的文化基础和共性的认知路径

美国迪士尼的动画片,全世界的大人小孩都能看懂。2008年,该栏目受文化部委托,为驻外使领馆制作一部30分钟的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纪录片。怎样用半个小时,来讲好一个60年的大故事呢?他们是这样开头的。画面: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说:毛泽东身后800年的故宫,代表着中国3000年的农耕历史。而今共产党建立了工业化的新国家。画面:天安门广场上欢呼的农民。解说:自古以来,面朝黄土的几亿中国农民,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能走多远呢?画面:神舟七号,中国太空人出仓。中国的地球卫星,带回一颗太空种子——不用解说,世界就看到了中国60年的巨变。

(二)要用最短的篇幅,给海外受众当即补上中国历史文化课

什么是仰韶文化,什么是贞观之治?为什么说定都北京叫“天子守国门”?国门在哪儿?因为长城以北就是不断来犯的游牧民族。

(三)深刻认识中国文化的特点和本质,避免把文化符号当作文化内涵本身

春节,难道就是鞭炮和春联吗?中国人为什么要在除夕合家团圆?天增岁月人增寿,中国人有12生肖,十二分之一的中国人过同一个生日,而淡化个人生日。端午节,中国人用划龙船、包粽子来纪念屈原。上下5000年,有多少英雄豪杰。中华民族为什么拿出365天中的一天,来纪念这位爱国志士、亡国之臣?把屈原这个名字刻在时间上,这就是口碑,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还有“七夕”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牛郎”这个文化符号所表达的中国农耕社会先进生产力的文化内涵。

(四)突破习惯性的思维定式

我们《走遍中国》曾经去江西做过南宋理学大师朱熹的专题片,在朱老夫子的家乡有着许多传说,走上神坛的朱熹连脸上的七颗麻子都有故事。一个思想家的故事,难道只能做成传奇吗?他的思想价值何在呢?

(五)可以有自己的一家之言,并且能够自圆其说

我们《走遍中国》去福建拍过土楼,一种具有防御工事功能的民宅。记者发现一根柱子是斜的,却300年不倒。当地传说,造楼的木匠为了报复克扣工钱的主家,故意弄歪的。但是,记者发现土楼的主人一世公曾有家训“居安思危”,这样来解释那根歪柱子,不是更有意思吗?

(六)最好去讲一个寓言故事

他们在河南新乡拍一条悬崖上的“天路”,那是农民用铁锹挖出来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两弹一星的奇迹,竟然靠古老的算盘创造的。这就是“愚公移山”的寓言传达的精神。耐人寻味。

(七)视野之外可能有重要内容,能够深化主题

他们去秦皇岛拍《走遍中国》时,发现海边有块天然巨石,仿佛秦始皇在和海上的神仙对话。一打听,果然有个摄影爱好者,潜水时看到海水下面有地基瓦砾。他们用三维动画再现了秦始皇的海边行宫。海内海外,这里就是大海的门,就是中国的国门。海外,就是指国外。现代的考古发现,可以看到历史的真相。用一百年之后的眼光去审视今天的现实题材,也许才能看到真正的是非曲直。

(八)学会拼接历史的碎片

讲过去的故事,现在专题片会采用“情景再现”的方法。英国BBC拍摄《埃及金字塔》,当地的历史学家讲述几千年前古埃及人,如何运输重达十吨的石块。情景再现的解说告诉你,这是历史学家的猜测,未必是历史真相。BBC纪录片的严谨,就是这样令人叹服。

(九)点化平常镜头为必然之需要

他们在讲述新中国成立前30年成就的时候,从第二套人民币入手,纸币上的人物是工人、农民、解放军、知识分子。全世界只有中国人用草根平民,西方国家的钱币上是总统、名人和神。改革开放前30年的建设成就,说明了人民当家做主,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主人。

(十)是否能学会用叙述的语言去评论

他们记者曾经去监狱采访,拍下了囚犯离开寝室走向工场的镜头,阳光被楼房遮挡。解说词是这样的:“每天犯人们从这里走向工场。此时外面的阳光,注定要在这里投下一片阴影。”一语双关,这种叙述语言就起到了评论的作用。

五、结语

10年弹指一挥间!2019年又是共和国70年大庆!互联网已经进入了5G时代!中国有世界上最多的电视台和频道,还有几家活着?还有几个电视台仍然重视电视外宣?镇江电视台的原创历史文献纪录片,正以更加快捷的节奏,通过《一起镇江》APP和《学习强国》平台传播到海内外。老中青三代电视外宣人正在突围,以公司化的运作方式,占领城乡的媒体资源,顽强地活下去!

中国的孔子学院和中国的留学生、工程师及蓝领工人遍布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生涌向中国。人民币新版纸币上印着共和国开国领袖毛泽东的标准像!14亿中国人正在习近平同志领导下,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年代!世界人民前所未有地渴望了解中国!

21世纪的中国电视外宣,正在新媒体的助力下,迎来有一个阳光灿烂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夏骏.十字路口的中国电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赵凯.解码新媒体[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7.

[3]张长明.傳播中国——二十年电视外宣亲历[M].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鲁潜,男,汉族,山东青岛人。研究方向:历史文献纪录片。

猜你喜欢

新媒体时代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地方高师转型的归因、模式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