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长啥样?显微镜下繁衍数量惊人
2020-03-31
据媒体报道,香港大学研究人员于2020年1月31日公布首批新型冠状病毒在细胞内复制过程的图像。
研究人员表示,每个受病毒感染的细胞会衍生出逾千粒病毒粒子。
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这一导致上万人感染的新型病毒正逐渐被揭开面纱。
公布病毒复制过程
据香港《东方日报》2月1日报道称,香港大学病理学系临床医学教授黎国思与香港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烈文和裴伟士通过培养受感染细胞,观察新型冠状病毒的生长过程。
新型冠状病毒的薄片电子显微图像显示,病毒粒子从受感染细胞的表面释放出来。
黎国思表示,每个受感染的细胞会衍生出数以千计的病毒粒子,从而继续感染新细胞。
研究人员还研究了病毒在不同生长时间的样本,以便更清楚地了解病毒的复制过程,并与其他冠状病毒进行了比较。
据彭博社介绍称,黎国思是分离和鉴定SARS病毒的香港小组成员之一。黎国思表示,愿与世界范围内还未获得新型冠状病毒毒株的研究人员共享有关信息。
研究还有哪些新进展?
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已知会引起疾病,患者表现为从普通感冒到重症肺部感染等不同临床症状,例如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此次武汉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以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
目前,我们对它的研究还有哪些新进展?
——关于入侵机制
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可分为三个环节:
入侵——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包括病毒基因组复制和病毒蛋白合成)——合成的病毒基因组和病毒蛋白组装后形成新生的病毒粒子,离开宿主细胞,再去感染其他宿主细胞。
破解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机制,就可以指导设计药物、抗体或疫苗进行防控。
在入侵机制方面,据《中国科学报》1月底报道称,中科院的科学家已经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入侵时的细胞受体跟SARS-CoV(SARS冠状病毒,编者注)受体一样,都是ACE2。
初步还发现了新病毒跟受体的结合力比SARS-CoV略强一些,科学家正在研究新型冠状病毒与不同物种来源的ACE2分子的结合能力,探索病毒传播时可能利用的中间宿主。
——关于变异
冠状病毒是现在已知的拥有最大基因组的RNA病毒,相对于人类用DNA作为遗传物质,其RNA基因组复制时的保真性相对较差,容易产生更多的变异。
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曹彬于1月底表示,目前从人体、环境中监测分离的病毒上看没有发现明显变异。但是,流行期越长其变异的可能性越大,病毒学专家和流行病学专家会继续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密切监测,而缩短流行期是降低病毒变异风险的关键。
中科院专家也表示,正在分析更完整的基因组变异情况,追踪病毒在传递过程中可能的变异。
——关于药物
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中科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施一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介绍,通过比较新型冠状病毒和SARS-CoV的病毒聚合酶蛋白基因,科学家发现它们的相似度很高,在90%以上。
施一还表示,现在针对聚合酶通过计算机虚拟筛选方法,筛选了约50个有潜在活性的化合物,正在准备测试和验证活性。
在50个化合物里头,有一个叫作利托那韦的化合物是一种抗艾滋病的药物,1月底武汉病毒所的科研人员已经证实它在细胞层面具有抗病毒的效果,其后续的临床使用,正在走相关程序报批。
科学家也希望能够发现医院已经在用的更多老药,可以更快地用于临床救治。
此外,1月31日,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一论文披露美国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用药,住院第7日使用伦地西韦药物后次日症状改善。
不过,药企称此药未上市,正和中国卫生部门合作。
——关于疫苗
1月底,有媒体援引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的话得出结论:“疫苗成功研制至少还要3个月。”
李兰娟随后解释说“3个月”仅是初期研发的时间,比如培养疫苗株、检测和验证等,新冠肺炎疫苗真正走向市场还有很长的路。
在疫苗研究方面,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于1月底已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药物筛选、动物模型建立、疫苗研发等工作。
与此同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在研发疫苗,此前正是该中心全球首发第一株新型冠状病毒毒株信息,为研制疫苗奠定了基础。
国内外企业、机构也纷纷加入。例如,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转化医学平台与斯微(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推动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研发,该项目已紧急完成立项備案。
强生公司宣布,将使用与公司实验室研究埃博拉病毒疫苗的相同技术,来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的候选疫苗。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方面也表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疫苗临床试验的第一阶段可能在3个月内开始。期待科学早日攻克疾病!
(文字源自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