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传统文化对高职学生树立民族自信的促进

2020-03-31侯建

新西部·中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促进作用高职学生传统文化

侯建

【摘 要】 本文阐述了传统文化对高职学生树立民族自信的促进作用,提出了依托传统文化培育提升高职学生民族自信的路径。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发挥德育载体功能;组织开展多样的文体活动;加强支撑体系建设。

【关键词】 高职学生;传统文化;民族自信;促进作用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么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允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民族自信缘于对中华传统文化深度的理解与认知,是现代人才必备的素养之一,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多要求。

二、传统文化对高职学生树立民族自信的促进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所谓文化自信是一个相对笼统的概念,是一个民族、国家及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信心,表现为文化自觉、文化自强。习近平总书記曾在多个场合引据经典,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掀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狂潮。高职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一代,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生力军,树立其高度的民族自信,是祖国繁荣、民族昌盛的关键。而在此过程中,传统文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其促进作用毋庸置疑。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文明的创造力所在,只有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才能保证中华民族的持续健康成长,这也是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源泉。新华网的一篇报道中指出,文化是根、是魂、是力、是效,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精气神。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十分丰厚的历史沉淀,在人们世世代代的不懈努力奋斗下形成,其本身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特色性,蕴载着人生哲理、道德品质、精神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国大地之上,有着浓郁的情怀在其中,因而发挥了强大的感召力、影响力,而这也正是其促进高职学生树立民族自信的根本。

三、依托传统文化培育提升高职学生民族自信的路径

1、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传统文化首先植根于社会大环境之中,进而促进高职学生民族自信的形成。传统文化是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根基,蕴含着强大的精神能量,其对高职学生树立民族自信的促进作用发挥,应当紧跟时代潮流,深入挖掘其中内涵的同时,亦需与时代精神、道德舆情等紧密相连,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其应有价值。传统文化是一个漫长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汇集了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儿女的热情,几乎渗透到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方面,但其中并非所有均有效,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发挥其对高职学生树立民族自信的积极促进作用。为此,以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为引导,社会各方力量有效参与,进一步发展创新传统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保持与时代同步,潜移默化中促进高职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奠定民族自信基础。同时,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科技应用与发展,营造了一种多元文化生态,对高职学生认知体系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尤其是在相对开放、自由的虚拟空间内,部分西方资本主义借机渗透,影响了高职学生价值认知与追求,不利于其民族自信的形成。对此,要依托大众传媒,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引导社会舆论走向,宣扬中华民族优秀发展历史,以良好的社会格局,促进高职学生树立民族自信。

2、发挥德育载体功能

树立高职学生民族自信,是党的战略性要求,同时亦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立德树人”的宏观目标导向下,高职院校应高度关注学生民族自信培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传承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民族价值观,实现全方位育人。在具体的践行过程中,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为基本,教师深度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质素材,结合教学需求,精准导入,有机地将之与历史教育、社科教育、人文教育等关联在一起,再现中华传统文化“精彩”,拓展他们的知识结构,从而树立他们的民族自信。同时,积极践行传统文化价值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主观个性差异,以他们的兴趣爱好为切入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模式,以独特的方式诠释传统温暖精髓,继而潜移默化中树立高职学生民族自信。例如,充分借助多媒体工具,通过音频、视频、PPTD等现代化教育方式,直观、形象地呈现传统文化,并将之其中有效信息传递给学生,使之深刻领悟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传承与发展,显示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在强大的视听冲击下,激发他们内心对祖国的热爱、民族的自豪,从而树立强大的民族自信。另外,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体系当中,渗透到高职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由此扩大其影响力。

3、组织开展多样的文体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所有知识要转化为能力,都必须躬身实践。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领。”民族自信作为隐含于内心的东西,其形成首先基于文化自信,继而呈现为多重外象表现,如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等。作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生力军,高职学生有义务和责任践行民族自信,跨越知识课堂,积极参加文体实践活动,提升个人综合素养,为后续更好地参与祖国建设、民族复兴做准备。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育主阵地,应当充分行使自身引导职能,以树立学生民族自信为切入要点,依托传统文化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文体实践活动,如诵读国粹经典、历史话剧演出、主题演讲比赛等,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以多种多样的形态方式宣传传统文化,陶冶情操、培养情怀,让学生更加深邃地领悟传统文化真谛,并为之所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使民族自信油然而生。另外,高职院校还需充分发挥地方传统文化资源优势,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迈向“社会”,如参观文化遗址、历史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等,充分借助社会文化工作机构的力量,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场景当中,使之直接有效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提升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增强民族自信。

4、加强支撑体系建设

传统文化对高职学生树立民族自信的促进作用发挥并非一蹴而就,作为一项系统化实施工程,需要健全的支撑体系做保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述,每一位中国人都应当有这个自信,心藏民族自豪感,并热爱自己的祖国、为自己的民族奉献。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对其健康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加强其与校园教育之间的联动,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不断提升其文化素質,潜移默化中感染和影响高职学生思想行为,引导他们加强文化知识学习,提升文化自觉和民族自信。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明确树立高职学生民族自信的核心价值意义,并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其中,实时共享学生动态信息,针对性地予以帮助,从而协同达成树立高职学生民族自信目标。另外,素质教育改革环境下,教师作为教学主导,是树立高职学生民族自信的关键,其文化素养建设至关重要。对此,高职院校应当精准定位师资战略地位,明确树立学生民族自信的任务目标,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教研活动,深入解读传统文化精髓,丰富教师文化知识涵养,分享有效实践工作经验,最大限度地释放其教学引导功能,使之成为高职学生树立民族自信的有力支撑者。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对高职学生树立民族自信的促进作用毋庸置疑,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其有效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宏观社会环境的渲染,依托德育载体功能,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文体实践活动,同时注重各方力量的有效参与,联合家庭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晓云.民族自信的生成逻辑[J].人民论坛,2018(20)120-121.

[2] 张泽林.文化自信的实质是民族自信[J].发展,2018(04)1.

[3] 万资姿.与文化自信相关的三对重大关系[J].理论导报,2017(05)34-35.

[4] 张岂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汲取中华民族精神力量[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12)11-12.

【作者简介】

侯 建(1976—)男,河北邢台人,研究生,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为2019年度邢台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一般课题《传统文化视阈下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路径研究》(编号:XTSKFZ20190061)

猜你喜欢

促进作用高职学生传统文化
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化学工业的促进作用探究
OBTL模式下形成性评估在高职高专医学英语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冬奥会对张家口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发展策略
企业文化对党建政工的促进作用解析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