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地雷达检测高速公路隐伏空洞方法研究

2020-03-31仲丛明薛永军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6期
关键词:洞顶同相轴结构层

仲丛明,薛永军

(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山西晋中030620)

1 引言

近年来,探地雷达作为一种高精度、快速的无损探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桥梁、隧道和公路等病害检测中[1~3]。但由于空洞洞底堆积松散物对雷达波的吸收和散射作用,无法形成有效反射,单一的雷达探测无法准确判断空洞或者脱空的具体高度,针对这种情况采取探地雷达平面探测,背包钻机垂向验证相结合的勘测方式,既探测了隐蔽空洞的范围、规模,又揭露了空洞的垂向高度。并基于实践分析研究了各种干扰物和空洞的电磁波反射特征。

2 地球物理特征分析

高速公路垂向上基本分为沥青路面、基层、底基层、沙石垫层和黄土(路基)5 层。其中,沥青路面、基层和底基层等坚硬结构形成结构层,沙石垫层和黄土为松散层。水侵蚀作用下黄土湿陷或者流失形成空洞,其上部沙石垫层随即垮落至洞底,因此,洞顶往往是结构底部,但也存在部分沙石黏结在结构层上未完全垮落的现象。洞底为垮落的沙石和黄土堆积,起伏不规则。

不同的结构层层状分布清晰连续,具有不同的电磁物理性质,如导电性、介电常数等,这种物性差异就是物探工作的理论基础和物理前提,也是物探资料进行地质解释的根本依据[4~6]。电磁波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产生反射、折射等现象,使电磁波的特性参量如振幅、相位、极化、传播方向等发生变化[7]。公路结构层与砂石垫层的分界面稳定连续,接收的反射回波均匀、平滑,是一个良好的标志层。

空气的导电率为0S/m,相对介电常数为1,与其他固相物质物性差异非常明显,因此,当路基中存在脱空和空洞时,在空洞边界上会形成明显的电磁波反射,即在勘测剖面上接收到强反射回波,根据回波振幅、相位等变化程度即可推断下覆脱空和空洞的赋存状态。

3 干扰电磁波特征分析

3.1 护栏干扰电磁波特征

高速路边金属护栏连续不间断,桩间距一般2耀4m。从图1可知,护栏干扰呈半椭圆弧状,受距离限制明显,距离0.2m 以上浅部干扰消失。沿路探测时护栏连续不间断,成规律出现,在背景噪声消除时可以有效滤掉干扰波。

图1 护栏干扰电磁波特征

3.2 过往车辆干扰电磁波特征

勘测施工时车辆经过,会形成地面震动和电磁波双重干扰。车辆经过时干扰程度与探头距离和所载物材质有关。

该干扰源为大载重拖挂车,距离探头约2耀3m,在探测剖上浅部干扰几乎不可见,深部弱信号大增益区域形成斑点状干扰,与车经过时扰动探头有关(见图2)。

图2 过往车辆干扰电磁波特征

3.3 标示牌、电子屏幕、上行桥梁干扰电磁波特征

标志牌、电子屏幕和上行桥梁下方无管道、地基等设施,不存在深大空洞。根据干扰情况(见图3)看,纵向浅部干扰强度小,深部弱信号区域出现干扰波。干扰电磁波形态以干扰物为中心呈对称上凸弧状,弧形完整且光滑。干扰范围约距离干扰物两侧各10m,探头背离方向强度大于前进方向。干扰电磁波波形态类似空洞,但特征明显,波形完美,与天然形成的水毁空洞有明显区别。

图3 标志牌和桥梁干扰电磁波特征

4 地下埋设物电磁波反射特征

管道、涵洞、行人通道电磁波反射特征如图4~图6 所示。

沥青下界面、结构层和砂石垫层分界面、砂石垫层和黄土界面物性差异大,反射波清晰,同相轴连续,在剖面上形成连续、均匀反射层面。

已知管道材质为水泥管壁,管顶埋深0.8m,外直径0.2m,在其上部形成双回线反射波,下部反射波叠加,形态与顶界波相似,振幅强度随深度衰减直至消失。

金属物质的介电常数大,地表干扰物(铁丝)在反射剖面上形成连续自上而下的垂向反射波,振幅强度较大,横向范围小(见图4)。

图4 管道和地表铁质电磁波反射特征

电磁波到达涵洞衰减小时,接收的反射波强烈,涵洞规模大,内部反射波叠加、交错成网状;涵洞埋深大、路基垫层厚时,电磁波衰减大,接收的涵洞反射波仅显示出双回线反射波,呈上拱弧状,内部叠加不明显(见图5)。

图5 涵洞电磁波反射特征

正方形行人通道在勘测剖面上形成水平层状连续强反射界面,内部反射波与洞顶反射波平行,连续叠加。两侧边界存在下垂弧状散射,收敛明显,实际边界为水平强反射边界(见图6)。

5 空洞及脱空电磁波反射特征

脱空相对规模较小,异常反应为顶界反射波同相轴平滑,振幅大,底部存在下垂散射弧,边界收敛不明显,波叠加存在,但持续深度和强度较小(见图7)。

空洞洞顶反射振幅大,同相轴连续且平滑,一侧散射弧收敛,底部叠加波明显。揭露洞顶埋深0.65m,洞底埋深0.8m。另一侧边界收敛不明显,呈现同相轴界面连续,该处为临近空洞的脱空,远离空洞脱空程度减小至消失,电磁波相应的振幅减小,直到正常结构层和垫层的反射界面(见图8)。

图6 行人通道电磁波反射特征

图7 脱空电磁波反射特征

图8 空洞、脱空平面连续分布电磁波反射特征

空洞砂石垫层垮落,洞顶为底基层底部,洞底为垮塌黄土和砂石垫层,散乱不规则,起伏高差约1.2m。异常反应为顶界和离层位置反射波同相轴连续、振幅变大,边界收敛不明显,中部反射波同向轴错断。由于最大层位分辨率为姿/2,空气中电磁波波长约0.3m,因此,基层与底基层离层量(10cm)在电磁波反射剖面上无法区分,仅表现为振幅增强,叠加波振幅相应增大,衰减较小,在剖面上持续深度大,最大约2.5m,但该反射波为空洞和脱空之间电磁波叠加造成的,不代表空洞高度(见图9)。

图10 中3 处空洞相互连续,其反射波基本形态相似,洞顶振幅大,同相轴连续、均匀、光滑,两侧边界散射弧明显,下部反射波叠加,局部呈现点元式反射波,为砂石垫层垮落不完全引起的洞顶起伏和交错裂缝的反应。

图9 空洞与脱空垂向分层电磁波反射特征

图10 洞群交错分布电磁波反射特征

6 结论

1)针对高速公路隐伏空洞采取探地雷达与背包钻机相结合,边检测,边验证的施工方法有监测范围广、施工快、定位准、少误判、结果确切、获取数据全等优点,作为可靠科学的勘测方式值得推广。

2)分析了高速公路结构特点,隐伏空洞和脱空在结构层下部黄土层中,其上部松散砂石垫层垮落至洞底,空洞实际洞顶为底基层下界面,洞顶电磁波反射界面清晰,洞底反射波不明显。

3)通过实践对比研究,探地雷达检测公路的干扰因素各有其电磁波反射特征,可通过反射波振幅强度、相位、形态加以辨认和区别,能够有效提高隐伏空洞解译准确率,大大节省勘测时间和成本。

4)高速公路隐蔽空洞反射电磁波特征:洞顶反射波振幅增强,同相轴连续,正相位异常;空洞边界电磁波散射弧斜下与顶界面呈45毅角,与空洞相反相交;空洞内反射波叠加,振幅强度随深度减弱。

猜你喜欢

洞顶同相轴结构层
泄洪洞洞顶余幅与补气洞通气平衡特性分析
虚同相轴方法及其在陆上地震层间多次波压制中的应用
蝙蝠尿尿的时候,会尿到自己头上吗
道路结构层整体抬高加固方案在S20大修工程中的应用和研究
透水铺装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探究
高填方黄土明洞顶EPS板和土工格栅共同减载计算及土拱效应分析
一种改进的相关法自动拾取同相轴
一种反射同相轴自动拾取算法
别有洞天
城市道路柔性路面结构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