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监测现状分析

2020-03-31袁卫峰巢楚越

江西化工 2020年1期
关键词:持久性大气环境监测

袁卫峰 帅 立 巢楚越

(江西省宜春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江西 宜春 336000)

引言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属于各种污染物和统称,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环境监测能够准确测量污染物的分布、含量等,为相关部门治理污染提供依据。

1 持久性污染物介绍

1.1 概念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下文简称POPs)主要是指长期存在环境当中,半衰期较长,能够在食物链中积累,影响人体健康以及环境的化学类有机物。POPs能够通过大气、生物和水体等介质进行迁移,存在环境当中,随着生物蓄积,伴有毒性和挥发性。

1.2 特点

POPs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毒性,低浓度的POPs会对生物造成伤害。如:“二恶英”的毒性高于氰化钾1000倍,人体每日对此类物质最高摄入量1pg/kg。30pg二恶英8-TCDD就会导致豚鼠死亡。二持久性,POPs类物质抗生物降解、光解以及化学分解能力较强。“二恶英”气相半衰期是8~400d,土壤沉积期17~273年,水体存留166d,甚至长达2119年。三流动性,此类物质具有半挥发性,室温环境即可进入大气环境,并进行迁移。特定条件下污染物沉降,向地球各个角落扩散。四积聚性,此类物质亲油,可在生物脂肪当中逐渐积累,在食物链的作用下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图1为POPs在生物体中的积累过程图。

图1 POPs在生物体中的积累过程

2 环境监测过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现状分析

2.1 大气POPs现状

在监测大气POPs时,常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法”(简称GC-MS),监测环节灵敏速较高。应用此方法对大气样品展开色谱分离,能够对多组分的混合气体进行高效分离。同时使用质谱法分离组分能按照“标准物质谱”和“内标”二者存留时间定性POPs。

例如:监测“二恶英”POPs时,可使用具有高分辨性能的质谱法。实验人员借助“高分辨率的气象色谱”以及“固相萃取”等技术对大气中存在的39中POPs展开监测。39类POPs平均响应因子处于0.84~1.891之间,和标准偏差(RSD)2.4%~18%对比,大气样品污染物检出限0.1~0.5fg/m3。对体积为1000m3的大气样品进行检测,回收率处于46.2%~110%之间,试验结果可行性较高。

2.2 水体POPs现状

经环境监测,水体环境中POPs残留严重,华南地区的地下水体氯化物含量较高,淮河流域的氯联苯(PCBs)浓度较高,东海岸河口监测出POPs,广州港以及广州段水体监测出PCBs。通过以上结果可以发现,监测区域水体受到严重POPs污染。监测过程在西藏羊湖、深湖等地区,监测出水体存在有机氯农药,高原地区的湖泊也受到污染,经分析,可能受到Bengal暖流的影响,导致POPs污染物流动到高原地区的水域。

2.3 土壤POPs现状

土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养分,当土壤内含有POPs时,就会被植物吸收,在食物链中进行迁移。在农业种植过程常使用“666”和“DDT”防治蝗虫、吸浆虫和稻螟虫等,但是以上农药的毒性对人畜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国家20世纪60年代禁止使用以上农药之后,经过环境监测,仍然等发现在土壤中保存近60年之久的DDT,华南地区土壤中污染物的残留要高于北方地区。中南平原以蔬菜种植为主,在滇池流域,土壤内有机氯农药的检出率高达95.9%,主要的残留物是DDT,农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检出率高达100%,土地POPs污染严重。

3 环境中持久性污染物的防治措施

3.1 完善环境保护制度

当前现存的环境管理法规有《污染物防治政策》、《化学品管理条例》等,针对POPs的检测标准包括《引用水卫生检测标准》、《水源质检标准》(地表水和地下水),其中在饮用水中,666含量≤5pg/L,引饮用水源内DDT含量≤1mg/L,地表水中DDT含量≤0.001mg/L,地下水中666≤0.005~5.0ptg/L。以上污染物的含量规定明确,但是对于“多氯联苯”、“艾氏剂”和“狄氏剂”等有机氯农药的标准规定尚不明确,因此应逐渐完善和POPs相关环保制度,为环境监测提供依据,明确监测方向,提高污染物的治理效果。

3.2 加强环保宣传力度

强化环保宣传为监测、治理POPs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应建立长效的宣传机制,持续推进环境监测与环境治理等工作。在具体宣传过程,应按照《环保宣传行动纲要》内容,结合各个区域环境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编制宣传方案,落实宣传教育。同时,还应发挥网络媒体、电视媒体、纸质媒体等宣传作用,提升公众对POPs的认识,激发其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和治理工程当中。此外,还应通过激励制度,发挥群众的监督力量,配合环境监测部门共同落实POPs的监测和治理工作,通过以上途径提高POPs的防治效果。

3.3 建设环境监测体系

为高效监测出环境中POPs污染物情况,应制定出完善的环境监测系统,对污染物展开实时监测,经数据库分析,模拟污染物扩散特点,展开预警和评估,为管理部门及时采取治理措施提供依据。图2为环境监测系统运行流程图。

图2 环境POPs监测体系流程

使用该监测系统能够对POPs风险源,具体包括土壤杀虫剂、工业污染物、副产物等展开动态监测,由监测人员建立“动态清单”实时记录污染物信息并进行备案,定期对“警员指标”展开分析和评估,由专人管理,针对“突发性”和“渐变性”污染物进行监测。渐变性的POPs主要通过人体监测和环境监测两方面进行,定期对生产、运输、贮存、处置等职业人群血液、头发等进行检测,对污染居区域、污染源的下风向和迁移聚集区中的大气、土壤、水域、粉尘等进行监测。通过在线监测系统监测突发性POPs的实时数据。将以上监测信息输入至地理、大气、水文等数据库当中,同时输入标准值,系统即可模拟出POPs在各个领域中的扩散趋势,输出评估信息,将风险区域的地图可视化,发布预警。在该系统中,数据库能够收集国家、地方、环保管理部、卫生管理部、环境监测部、技术监测部等数据,形成完善的上报体系。当系统产生预警时,相关单位责任主体即可在1h之内向上级主管部门(环保、卫生、安监等)上报,事发地的环保主管机构立即进行污染物级别确认。该系统的应用下能够实现环境监测、管理部门、责任部门之间的联动,及时处理POPs污染问题。

4 结束语

总之,当前,在环境监测当中,POPs的监测技术逐渐发展,环境监测质量不断提升。为保证环境监测质量,应建立一体化的监测体系,对土壤、河流、大气中的POPs展开实时监测。同时持续完善环境治理相关法规,加大环保知识宣传力度,从多方面落实环境监测和治理,探索出POPs的长效监测治理路径。

猜你喜欢

持久性大气环境监测
试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监测现状
宏伟大气,气势与细腻兼备 Vivid Audio Giya G3 S2
湖北省持久性有机物(POPs)产排特性分析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具有授粉互惠关系的非自治周期植物传粉系统的持久性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大气古朴挥洒自如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