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及高分辨率CT分析
2020-03-31董春娇李若旭邢卫红
董春娇,李若旭,邢卫红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放射科,河北 石家庄 050021)
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肺部最常见的一种机会性感染,确诊需实验室检查找到肺孢子菌原虫或包涵体,但患者临床症状较轻,很难取到痰液,肺部穿刺活检具有创伤性,难以普及。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为临床获得病原学依据的常用方法,但具有一定的阴性率,有文献报道为32.2%[1]。由于AIDS影像学具有一定特征性表现,若能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预后较好。本研究回顾性分析60例AIDS合并PC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旨在探讨不同时期、不同分型的影像学特征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5月—2017年5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收治的60例AIDS合并PCP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男性56例,女性4例,年龄12~77岁,平均(40.30±13.90)岁。其中冶游史21例,吸毒史12例,血液接触史3例,否认特殊接触史24例。
1.2诊断标准
1.2.1AIDS诊断标准 患者均符合2011年制定的《艾滋病诊疗指南》中AIDS诊断标准,即经实验室检查确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阳性,并结合流行病学史,且CD4+T淋巴细胞数<200/mm3[2]。
1.2.2PCP诊断标准 具备以下第1项或2~7项中的任何4项[3],均可诊断为 PCP:①痰检、支气管镜活检或支气管灌洗液检测 PCP阳性;②符合艾滋病诊断标准;③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④具有干咳、呼吸困难、发热、胸痛或体重下降等症状,而胸部体征不明显;⑤有典型的胸部影像学表现;⑥经验性抗 PCP 治疗有效;⑦连续3次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
1.3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HRCT)检查 患者均应用Philips Ingenuity Core 64排128层螺旋CT机进行扫描。患者取平卧位,双手上举,自肺尖至肺底吸气末屏气状态连续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自动调节管电流,准直器宽度0.625 mm,层厚5 mm,层间距5 mm,重建层厚0.625 mm。肺窗:窗宽1 200 Hu,窗位-600 Hu。纵隔窗:窗宽350 Hu,窗位40 Hu。在ADW4.4工作站上行MPR等后处理。
1.4观察指标 ①支气管血管束走行;②肺内病变的分布如单侧/双侧、弥漫性/局灶性、对称性/非对称性等;③肺内病变的密度及形态如磨玻璃影、网格影、纤维索条、小叶间隔增厚、实变影、结节影、肺气囊、空洞影;④病灶大小;⑤胸部肺外表现如胸腔积液、纵隔/肺门淋巴结、气胸;⑥治愈时间。
1.5影像学分析 由2位主治以上职称、从事呼吸影像诊断10年以上医师共同阅片,意见不一致时协商决定,并记录观察内容,以初次HRCT扫描为基础,复查图像与其对比。病灶范围较前增大、密度较前增高或出现新病灶为进展;病灶范围较前缩小或密度较前减低为好转;病灶完全消失或残留病变3个月不变为治愈。
2 结 果
患者均行2次以上CT检查,检查间隔>7 d,其中复查3~5次57例,复查5次以上27例。临床治愈58例,死亡2例。根据胸部影像表现将AIDS合并PCP的HRCT表现分为以下5型。
Ⅰ型以磨玻璃影为主要表现,共25例。表现为两肺透亮度减低,弥漫性磨玻璃影,内支气管血管束走形自然,其间见散在不规则正常含气肺组织。均匀分布20例,不均匀分布5例,同时伴发局部小叶间隔增厚6例,粗大索条影2例,结节影、胸膜下线及肺气囊各1例,继发真菌感染1例、细菌性肺炎1例;治愈时间最短8 d,最长60 d,平均29 d(图1,2)。
Ⅱ型以间质病变为主,共13例。表现为两肺弥漫性网格影、细线状影,自肺门向周围对称性分布,两肺胸膜下1~2.5 cm无受累称“月弓征”8例,两肺弥漫性网格影、线状影,以胸膜下为著2例,两肺散在网格状影伴小片状磨玻璃影2例,两肺多发腺泡状结节影及网格影1例,同时伴发多发肺气囊1例。死亡1例,治愈12例,治愈时间最短31 d,最长162 d,平均70 d(图3,4)。
Ⅲ型实变为主要表现,共2例。表现为两肺弥漫性实变,密度均匀,内见“充气支气管征”。其内支气管血管束显示不清,或仅显示粗大血管影。死亡1例,治愈1例(图5)。
Ⅳ型肺气囊为主要表现,共3例。表现为多发葡萄串状或弥散分布薄壁小囊腔,囊腔直径0.4~3 cm,壁厚0.1~0.2 cm,呈圆形或多边形,内壁光滑,无气液平面,囊腔周围伴磨玻璃样渗出或纤维索条。无死亡病例,经治疗部分囊腔略缩小,大部分囊腔持续存在,临床症状好转(图6,7)。
Ⅴ型混合型17例。具有磨玻璃病变、网格/纤维索条影、节段性实变/腺泡结节影2种或2种以上表现。无死亡病例,治愈时间最短11 d,最长155 d,平均48 d(图8,9)。
图1,2 Ⅰ型磨玻璃为主型,抗PCP治疗38 d后完全吸收
图3,4 Ⅱ型间质病变为主型,经治疗后大部分病变吸收消散
图5 Ⅲ型实变为主型,复查无明显变化,患者死亡
图6,7 Ⅳ型肺气囊为主型,复查磨玻璃影消失,囊腔部分消失
图8,9 Ⅴ型混合型,复查明显好转
3 讨 论
3.1艾滋病及PCP研究背景 艾滋病,即AIDS的简称,由HIV致病,导致人类免疫系统功能丧失。自1981年美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例以来,现已遍布全球多个国家,并呈逐年递增趋势。2017年3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月31日,全国共报告HIV感染者/AIDS患者存活病例67.3万,死亡病例21.1万,当月新发HIV感染者/AIDS患者9 565例[4]。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以为肺孢子菌是一种原虫,2002年通过对rRNA基因分析发现该病原为真菌,但具有原虫的生物学特性[5],主要发生于HIV感染者[6]。肺孢子菌在免疫力正常的人类及其他哺乳动物肺内大量存在,并不致病,当免疫力低下,如白血病、淋巴瘤、器官移植、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或艾滋病患者CD4+T细胞破坏缺乏时可致病[7-8]。PCP病理学改变主要是肺孢子菌累及肺脏引起,表现为两肺弥漫性受累、实变、重量增加,含气显著减少。肺泡腔内出现具有特征性的泡沫状、红染、无细胞性渗出液,肺泡上皮细胞增生为立方状。
PCP起病隐匿或亚急性起病,轻微干咳,少痰,气短和活动后加重,可有发热、发绀,严重者可发生呼吸窘迫。肺部阳性体征少,或可闻及少量散在干湿性啰音,体征与疾病症状的严重程度往往不成比例。胸部X现检查可见双肺从肺门开始的弥漫性网状结节样间质浸润,有时呈磨玻璃样阴影。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严重病例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降低,血乳酸脱氢酶常升高,确诊依靠病原学检查,如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肺组织活检等发现肺孢子菌的包囊或滋养体。
3.2PCP影像学改变 PCP影像学具有特征性改变,既往国内外学者对其影像学表现报道较多。庞恩文等[9]对146例HIV合并PCP患者DR图像进行分析,将其表现分为弥漫型、间质型、细小结节型及小叶渗出型等4种类型,其中小叶渗出型预后最好,弥漫型为重型感染,预后较差。多排螺旋CT能提供更多诊断信息,廖茂超[10]对14例经肺部穿刺活检或纤维支气管镜刷检证实的PCP影像表现进行分析,发现为双肺弥漫型渗出性病变,呈片状、网状、索条状阴影,有明显融合趋势,早期病变位于肺门旁,随疾病进展可向两肺周围扩展,但肺尖病变相对较轻。
艾滋病患者以磨玻璃影为主型PCP为常见表现,在本研究中为41.7%。可表现为两肺弥漫对称性、均匀分布,可见“补丁征”,其形成机制为肺孢子菌包囊、组织碎片及纤维渗出成分在肺泡腔内渗出液中聚集[3]。也可表现为非对称性、不均匀分布,以两下肺为著,与文献报道不同[11],且治疗后短期复查,病变完全吸收消散,可能与患者年龄较轻、抵抗力相对较强有关。也有报道将此型称为PCP早期,治疗效果较好[12]。当首次检查或复查病变内出现粗大索条影、网格影、小叶间隔增厚时提示治愈时间较长,本研究患者中最长治愈时间60 d,复查时仍见两肺残留索条影。文献报道磨玻璃影合并肺气囊、实性结节及小片状实变影为PCP常见征象,但吸收较慢[13]。本研究患者中肺内实性结节可存在2年之久,且无钙化,与肺转移瘤很难鉴别,其形成原因仍需进一步研究。艾滋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可同时并发多种机会性感染,故本研究认为PCP继发真菌或细菌感染与PCP发生无必然性关系,且当患者感染PCP后无自身抗体产生,若干时间后仍可再发PCP感染。
既往研究认为间质性改变是PCP的一种具有特征性影像表现,病变以两肺门为中心向周围发展,两肺胸膜下很少受累,称“月弓征”。也有学者认为间质性改变为PCP发展的不同阶段[13]。由于艾滋病患者临床症状较轻就诊较晚,或否认相关流行病学史,导致虽然初次影像学检查表现阳性,但是未针对性抗PCP治疗。故本研究认为以间质为主型PCP为病原体与机体免疫系统反复博弈中,肺泡上皮吸收修复多于渗出的结果。本研究以间质为主型PCP平均治愈时间为70 d,病变吸收较慢,病程较长,治愈后常见纤维索条影存留。
PCP表现为两肺多发节段性实变影并无特异性征象,与细菌性肺炎、真菌或真菌感染不易鉴别,当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无明显特异性,且乳酸脱氢酶升高时,应高度怀疑PCP。夏斯军[14]报道两肺大片状实变为PCP中晚期,本研究中1例因伴发呼吸衰竭而死亡。既往研究发现肺气囊为PCP特征性表现,本研究观察散在Ⅰ、Ⅱ分型中均可见肺气囊表现,且渗出为主型PCP更容易并发肺气囊。但以肺气囊为主PCP并不多见,经治疗后气囊间渗出性病变及间质病变均可吸收,气囊变化并不明显,这表明肺气囊为肺泡受损后破裂融合所致,而沈继明等对16例PCP的随访观察发现,肺气囊随病情进展而增大、增多,随病情好转而缩小、减少[15]。
艾滋病合并PCP肺炎可表现为渗出性改变、间质性改变、节段性/腺泡状实变及肺气囊等多种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流行病学史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不难。本研究将其分型归类,观察其特征性表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影像诊断率,并预测病变转归,为临床及时抗PCP治疗提供了帮助。但本病伴发胸腔积液、腺泡结节、淋巴结肿大等影像学表现形成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