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生态屏障中地方性知识的应用
2020-03-30包莲
包莲
摘 要:我国北方农耕和游牧地区两种生态环境下产生、形成的地方性知识,自古以来互补共生,滋养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成为构筑北方生态屏障的共同文化底蕴和智力支撑。打造北方生态屏障,要建立知识统一认证制度体系,加强地方性通识教育,发挥主体、载体、介体的多元性、协同性、系统性和整体性效应,实现地方性知识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
关键词:北方生态屏障;地方性知识;地方性通识教育;应用
自古以来,我国东西南北地区在不同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孕育了多元一体的经济结构、政治制度、人文社会风俗等。从生态环境角度来说,南北地区由于气候条件、自然禀赋的不同,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生产方式、生计手段、谋生渠道以及地方性的知识经验、习俗禁忌、集体规则。这是人们依据客观条件,遵循自然规律做出的能动选择的结果。
一、北方生态文化中的地方性知识
地方性知识,顾名思义,是与普适性科学知识、权威性学术知识以及主流知识形态相对应的知识形态,是人类学家对土著民的田野考察得出来的,从知识普适性向地方性发展的一个专有名词[1]。它是非主流的、非正式的,来自民间的知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定的意蕴和不可复制性,由于它产生、形成、发展于特定区域,因此其适用范围也受到地域的限定。作为生产的生计知识类型,基于行为规范的组织管理知识类型、基于社会互动的交往知识类型、基于信仰的宗教知识类型,地方性知识具有居边、通边、识边、和边、安边[2]的功能。就我国南北地区而言,自古以来以长城为界,形成了农耕与游牧两种不同的经济文化形态。在长城以南有着广袤肥沃的土地适合农作物生长,孕育了农业文明。由此这一地带形成了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经济形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经营方式和一系列日常的以农事为主的知识经验、生产技艺、语言文字、习俗礼仪、宗教信仰、风土人情、节日庆典、精神生活、娱乐方式、文学艺术、伦理道德、制度规约及配套组织机构和相应的管理方式。传统的农耕知识、经验、工匠技艺等通过祖辈耳提面命、口耳相传、子承父业或师傅带徒制等途径得以世代相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二十四节气歌,在农村几乎妇孺皆知,家喻户晓。这是长江、黄河流域的古代农耕者根据季节变化指导农事的历法,即根据“阴阳合历”,在历法中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是古人依据四季变化从事农事活动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和智慧结晶。在与农业文明相对应的游牧文明地区,人们生活的高原地区不仅土地肥力弱,而且支撑草原植被的一层较薄的地表下是松软的沙土,倘若被牛羊啃光或被人为破坏,便会尘土飞扬,这给牧业生产带来的是灾难性结果。所以,牧民为了保护草原,呵护植被,使草原的生物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便选择四季转换营地,逐水草而居,让牛羊在不同的地方吃到含有不同营养成分的草,饮到不同品质的水。因此,在游牧区,草是被保护的对象,而非铲除的对象。水是圣洁物,容不得污染。因为离开了水草,牧民就无法获得生存之需,生活就失去了着落。在蒙古高原漠南漠北“在这种经济基础上生成的宗教、哲学、伦理道德、从习惯法到成文法都是相同的。而蒙古族历来形成的游牧经济本身是生态化的经济生活,这一点学界已经有了共识”。有学者指出,在蒙古族整个文化体系中,生态文明是其核心。蒙古人进餐前给天地万物抛洒的几粒粮食就是对子孙后代进行的最好的生态保护教育,用极为简单的举动告知子孙,所有食物都是天地父母所赐,一定要懂得感恩自然,回报自然,敬畏自然万物。老者们拿起酒樽,用无名指轻点粮食之精华——美酒,向上苍、大地母亲、世间所有灵物敬献美酒,这极为简单的举动,在暗示后者,世间万物依托上苍保佑、大地养育之恩才得以繁衍生息[3]。农耕两种经济方式尽管各异,但其共同点都是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组织劳动,进行生产,获取生存之需,这是北方生态保护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北方生态屏障中地方性知识的应用
在大一统下的农耕文明与游牧民族之间自古形成了互补共生的依存关系。在经济上长期互市贸易,取长补短,各取所需。以经济交往为基础的族际语言文字、历史文化、族际通婚等交流交融相伴而行,日渐深入,这是当今保护北方生态环境,构筑北方生态屏障的经济基础、思想根基,更是地方性知识广泛应用于北方生态屏障的基本前提。
北方生态屏障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议题,多次受到党中央及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到内蒙古、甘肃等地进行考察,在考察内蒙古时强调,要深刻认识到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4]。建设祖国北方和首都生态安全屏障是战略性的任务,是我们要世世代代做下去的事情[5]。因此,充分挖掘整理地方性生态知识,加强生态知识的宣传普及,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责任。
一是建立北方地方性知识统一挖掘整理的认证制度体系。地方性知识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共有的精神財富。摒弃地域歧视,共同挖掘整理北方地方性知识,建立北方各民族共有共建共享的地方性知识体系认证、评价制度体系,让遗忘和流失于民间的知识、技艺、项目、绝活回归大众视野,活跃于民间百姓生活舞台,赋予其生命和活力,展示其存在的价值,就是最好的保护和传承。
二是将地方性知识纳入通识教育,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我国北方历来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区域,其中内蒙古便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进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区和模范区,这里聚集了各民族创造的各具特色的丰富的地方性知识资源,自古以来互补共生,滋养了中华民族共有文明。将地方性知识体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编入通识教育内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有效发挥加强和促进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中的精神纽带作用,共同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北方生态屏障提供智力支撑。
三是地方性知识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地方性知识得以传承的重要路径在于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地方性知识有其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土壤、特定的时代性、具体的环境和存在方式。时代变迁、环境变化及存在发展呈现出动态性。因此,对地方性知识需要进行筛选、甄别、去粗取精。对一些不合时宜的内容要大胆摒弃,对合理内核要积极吸收,通过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赋予其时代新意,以适宜的形式流传。在传承的主体、载体、介体方面体现多元性、广泛性、协调性;在传播和应用上体现科技、信息、创意,实现经济社会双重效应,避免急功近利的短期效应。
参考文献
[1]蒙本曼著.知识地方性与地方性知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2]乌峰.保护蒙古草原、建立亚洲北部生态屏障——评马桂英教授保护蒙古草原的设想[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3(04):2+1.
[3]徐黎丽,王悦.中国西北边疆跨国民族地方性知识功能探析[J].广西民族研究,2018(02):66-73.
[4]始终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N].新华网,2019-07-18.
[5]习近平.建设生态安全屏障要世世代代去做[N].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201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