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故事中的民族精神基因
2020-03-30王岩平
王岩平
世界上凡是历史悠久的民族都有相对稳定的神话传说故事。中华民族的祖先在艰险、漫长的生活过程和社会发展进程中也创造了自己的神话传说故事——中华神话传说。中华神话主要是在中国上古时期(自新石器时代到早期殷商时代),文字尚未出现的历史时期,由中华先民所创造并以口口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上古时期因而也可以称为“神话时代”。
在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比较广泛的神话传说故事有盘古开天辟地、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精卫填海、鲧禹治水、刑天舞干戚、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造人、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燧人取火、神农尝百草、仓颉造字等。
仓颉庙文字始祖
中华神话是华夏民族历史的源头,是中华文化的滥觞,为中华文化的开枝散叶、枝繁叶茂提供了长久的滋养,沉淀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基因,并造就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国民性格。何新在《诸神的起源》一书中谈到:“在神话的深层解构中,深刻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早期文化,并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积淀在民族的精神的底层,转变为一种自律性的集体无意识,深刻地影响和左右着文化整体的全面发展。”下面就通过中华文化史上流传比较广泛的几则神话传说故事来探析中华文化的精神基因。
探索、创造自然的精神
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华文化中十分重视并且着力探究的一种关系。“天人合一”是中华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中所着力追求的理想状态,但中华先民在上古时代与自然之间最主要是探索和尽力改造的关系。
根据《艺文类聚》所引三国时吴人徐整的《三五历记》记载:“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盘古开辟了天地,并以躯体演化为大自然,是中华祖先的始祖神。盘古最可贵的精神是没有一直在混沌的蛋壳中沉睡下去,他醒来之后成为一个积极的探索者和开辟者,去开辟天地,探索自然,创造自然,为中华先民提供了最初的生存空间和环境,使得中华民族得以在这一环境中长久地繁衍生息。
若无盘古这样的开拓者和创造者,便无中华民族的立锥之地、生存之本。因此,开拓创造精神也成为中华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基因之一。中华民族在与自然的关系上崇尚开拓创造精神,在与社会的关系上也同样崇尚开拓创造精神。中华文化史上勇于开拓创造的人文故事不胜枚举,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的成就也证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勇于开拓创造的民族。盘古的躯体归化自然,但盘古的精神已内化为中华文化的精神基因,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
直面自然灾难、改造自然环境的精神
晚形成于盘古开天辟地神话的鲧禹治水神话在承继了盘古神话探索自然、创造自然的精神之外,又进一步傳达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基因:中华民族在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不退缩、不屈服,不畏任何艰难险阻,尽力应对大自然中出现的各种灾难和危险,将大自然改造得更适合人类生存。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史记·河渠书》记载:“禹抑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
大禹治水
鲧禹治水神话故事中所治理的“水”,特指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主要的发源地,黄河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水源条件,但其频繁的决堤和改道又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尽管如此,中华民族在神话之外的实际历史进程中,无论遇到黄河决堤还是改道,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治理。中华民族尤其是华夏族除了战争的原因,几乎未曾远离过黄河流域,而且历朝历代都有治理黄河的历史记载和感人故事。甚至可以这么说,华夏民族的历史与黄河的治理史并行发展。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也磨练了中华民族。鲧禹父子两代接力治水,鲧献出了生命,禹在外治水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让中华民族在精神基因上增添了直面自然灾难、改造自然环境的果敢和勇毅。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这两则神话也反映了中华先民不畏艰险、勇敢改造自然环境的精神特质。
中华文化在以上几则神话故事的基础上,又衍生出愚公移山的民间传说。愚公的做法看似很愚,实则是中华文化勇于改造自然的精神基因的进一步体现:自然环境虽然没有灾难发生,但如果不便于人类生活,不利于人类生存,那就努力去改造它,使之变得更宜居。
中华民族勇于直面自然、善于改造自然的精神特质代代传承,在中华文化史上创造了很多努力改造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故事。到了现代社会,坚忍不拔的中华儿女又打造了红旗渠、万仙山郭亮村挂壁公路、塞罕坝人造林等人工奇迹。这是远古神话传说赋予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基因所造就的改造自然的成果。
英雄主义
何新在《诸神的起源》一书中,将夸父逐日和后羿射日这类与太阳有关的神话分析解释为是中华民族对太阳神崇拜心理的体现。本文从神话主体角度来分析这两则神话在中华文化中所传递的精神符码。
关于夸父逐日神话故事在先秦典籍中有不少记载。《山海经·海外北经》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列子·汤问》载:“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通过对人类古往今来诸多文明的研究比较,提出“挑战—应战”模式来解释文明的起源。挑战,即人类的生存受到了根本性的威胁和压力。应战,即是人类对这种根本性的威胁和压力进行的有效抗争。
夸父为什么要“与日逐走”?为了与日逐走竟然“道渴而死”。如此艰辛、危险的事情夸父为什么不退缩或者放弃?关于夸父为何要逐日的问题学界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对太阳的好奇与探索;先民早期的地理测量活动;给部族采撷火种;为长距离的部族迁徙做准备;考察一年四季对农作物的影响等。
当前学界研究表明:夸父可能是一个部族的称号,也可能是一个部族首领的名字。夸父逐日的目的虽然众说纷纭,但结合汤因比的研究可以对夸父逐日的目的进行以下推测:这个部族要完成一件对于整个部族来说十分重要的事情,而且这件事情是相当艰辛和难以完成的,也可以说是一项艰巨的使命或者说是一项危险的挑战。
夸父是这则神话中行动的主体,危难时刻,夸父迎难而上,去勇敢应对挑战。夸父展现出的就是一种英雄特质:为了完成某项群体的使命或挑战而付出个体的精力或生命。虽然夸父并没有追赶上太阳,最终渴死在路上,但夸父在中华文化史上,仍然是伟岸的英雄形象。夸父死前还不忘“弃其杖,化为邓林”,泽被后世。夸父身上所具备的英雄主义特质被后人所不断称颂。东晋诗人陶渊明在《读山海经》诗中称赞到“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后羿射日神话所折射的英雄主义精神就更加明显了:天上有十个太阳,热量太大,把庄稼都晒死了,百姓苦不堪言。神话主体——箭法高明的射手后羿挺身而出,射落九个太阳,并除掉了影响百姓生活的怪兽,让百姓安居乐业。后羿也成为中华文化史上的英雄形象。
中华远古神话中的英雄主义成为中华文化史上耀眼的精神基因,中华民族敬仰英雄,崇拜英雄,并且并不介意英雄人物的失败,甚至赋予失败英雄以悲壮和崇高的色彩。屈原、岳飞、文天祥、史可法、谭嗣同、秋瑾皆是中华文化史上受人敬仰的英雄人物。
为民、利民的责任意识
后羿射日神话故事在传达英雄主义的精神特质之外,还传达着中华文化中为民、利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后羿箭法虽好,也可以选择多射猎一些鸟兽,让自己家人的生活资料更充足一些。但后羿之所以被后世目为英雄,是因为后羿所做并不是为自己谋利益,而全是为众生乐土、为百姓乐业。
精卫填海神话故事也传达着为民、利民之责任意识。《山海經·北山经》载:“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炎帝的女儿女娃在东海游玩,溺海而亡,化为精卫鸟。但这个鸟儿没有忘记自己溺亡东海之后造成的骨肉分离的痛苦,以渺小的身躯从西山衔来细小的树枝和小石子投入东海,以期把东海填平。精卫以个体的伤痛推及他人、苍生,为了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以羸弱之躯与浩瀚的大海抗争,希望有一天可以填平大海,让天下的骨肉不再分离,让苍生黎民安居乐业。精卫填海神话故事为中华文化注入利他、利民、护民、佑民、厚生的精神基因。这是一种推己及人的责任意识,在中华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责任意识,激励中华儿女积极投身社会洪流,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家国责任。
精卫填海
陶渊明在《读山海经》诗中写到:“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顾炎武的《精卫》诗中有:“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精卫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利民厚生的责任意识成为顾炎武的精神支柱。顾炎武在明亡之际发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号,在中华文化史上回响了三百余年,时时警醒中华儿女莫忘尽一份社会责任、家国责任,尤其是在国家有难的时候,民族危亡的时刻。
神农尝百草、燧人取火、伏羲制卦、仓颉造字等神话传说故事也是利民、为民精神的体现。同时从这些神话传说中还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善于探索研究、发明创造的精神基因。本文暂不赘述。
中华远古神话是中华文明的肇始,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基因,沉淀在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之中,淬炼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引领着中华民族穿越五千多年的艰难险阻,在世界民族之林永葆民族特色,永存文化自信。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河南警察学院校立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公安院校思政教育中的渗透路径研究》(编号:HNJY-2019-8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警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