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南传统古村落调查以千灯古镇为例

2020-03-30何文君

炎黄地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古村落民居村落

何文君

江南传统古村落承载着中华文化传统与乡愁情感,乡土文化景观是人类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发展形成的。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乡土景观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类的生活方式与民俗文化的缺失使乡土风貌和人文景观遭到了大规模的破坏。保护传统古村落,弘扬民俗文化,维护乡土景观的完整与特色是重中之重。文章研究与总结江南地区的乡土化景观及特色,探索适合我国江南传统村落的景观设计与保护方法。

千灯镇与其他江南村落一样,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旅游业开发,每逢假期或节日,大量的游客远远超出了古镇的承载能力,这对古镇带来了不小的破坏。一些名人故居与街边商铺基本保持完好,但还有待修缮与更大的提升空间。本调查研究以苏州市昆山千灯镇古村落为例,主要从环境背景,村落整体构成,建筑及建筑外环境景观,现状问题以及对它保护开发的建议与意义等方面进行调研与总结。基于千灯镇古村落的开发现状,从保护江南传统民居出发,将民居保护与合理规划融合起来,做到整体、科学与高效,并且体现中国传统的民族性和审美精神,研究如何更好地开发与保护千灯镇。

千灯镇民居建筑分类

千灯镇的建筑主要建于明代、清代与民国时期,从功能上划分为民居、商铺与两用建筑;从规划布局上来看,沿街、临河建筑占多数。建筑内部有一层和两层结构,其中大部分为两层民居。一层结构的形式主要为“前店后宅”,两层建筑为“下店上宅”形式(参见图1),整体布局没有固定的模式,灵活自由,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民居建筑中,名人故居的规模较大,普通民居规模较小,普通民居在千灯镇的核心区域数量较少,古镇中心贸易往来频繁,这是千灯镇商业兴旺的关键所在。

千灯镇民居建筑的历史变迁及形成原因

传统民居的分布与地形和当地气候紧密结合在一起,江南地區位于亚热带季风区,降水丰富、日照充足,不仅给人类提供了宜居的环境,也提供了丰富的土地资源。江南地带的村落多沿河伸展,交织的水网使得村落的密度很大,同时因为河流密布交通和耕作不便,因此村落规模小。从古至今,江南的文人墨客众多,文化的沉淀造就了今天的江南文化底蕴。

千灯镇地处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湖泊河流众多,土地肥沃,自然灾害少,这给千灯民居建筑“临河而居”提供了便利的自然条件。水陆交通的便利引来众多商贾定居,“商住两用”的建筑形式满足了当地商贾生活与经商需求,如今这里还保留着各个时期的商铺建筑。千灯镇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文人墨客造就了其独特的文化,也影响着建筑形式。例如顾炎武故居(参见图2),是当地的大规模民居建筑典型的代表,简洁大方,没有过分的装饰和陈设,尽显朴实。

千灯镇传统文化与民俗

千灯镇现存“三桥”,河东的方泾浜桥建于元代,河西的小木桥建于明代,中间的恒升桥建于清朝(参见图3),三桥相连,形成了千灯镇桥文化典型的先例。如今的千灯镇依旧保留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棋盘式格局。千灯镇的石板街长约1500米,由2072条石板铺设而成,是江南古镇中保存最完整的石板街。明清时延伸整修了石板街,直至民国初年,千灯人又一次筹款修缮了石板街。当时在当地有名的乡贤发动下,村民请来朱家角一个有名的石匠,重新设计了石板街,在石板街底部设置了下水道,通向村外的河里,因此雨天不易积水,这也体现出千灯“行善积德三件事,修桥、铺路、办学堂”的传统观念。

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风貌,孕育出了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昆曲的创始人顾坚就是千灯人,《浣纱记》《十五贯》《牡丹亭》《长生殿》等昆曲如今依旧时常被千灯人演唱。19世纪80年代,受外来文化的冲击,曾经辉煌一时的昆曲逐渐没落。2004年,千灯小学组织“小昆班”,昆曲才被重新捡起。

茶馆是千灯镇热闹的地方,千灯的茶馆有“一日三潮”的说法。喝早茶叫“头潮”,千灯人在凌晨三点便会坐在茶馆中;“二潮”在早晨八点,村民在集市上卖完凌晨打捞的鱼,便在茶馆小坐闲聊;快到中午叫“三潮”。往往“二潮”是古镇最热闹的时间,村民的生活在享受喝茶中富足宁静。

千灯镇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

千灯镇的旅游业发展使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古镇的开发与保护。现如今,古镇中心除了商业的店铺以外,一些民居建筑中依然有居民居住,这些建筑对居民来说依旧有使用价值,因此,保护村落不能用保护古董的方法,将村落划出范围封闭起来。因为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部门单纯地将保护村落理解为旅游开发,使得村落在短期之内达到了被保护的目标,但长期以往并不能使村落有很大的改善,一些建筑因为河流拓宽而被拆除,原有的乡村风貌残存甚少,村民的生活得不到保障,于是便有了冲突与矛盾。现如今古村落的常住人口大部分为老人,村落核心区域的年轻人也大多为商人,人口数量的减少也很大程度地影响着古镇风貌。

江南村落的建筑简洁而朴素,它们以有限的技术的可能性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多样性。这种简单性表现在多方面,首先在材料供给上很有限,且大都使用简单的工具;其次,缺乏像现在建筑师、工程师一样的专业人员,多数情况是居民亲自参与或在邻里亲朋及工匠的帮助下完成,村落及其住居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因此,在保护和开发村落时,当地居民的建议是不可或缺的。

在当前流行的西方风格、西方价值观、西方评价标准的浪潮下,许多设计师和学者都将目光转向西方,但当欧美的城市出现了环境恶化、人际关系疏离等问题后,他们又将目光转回东方,开始感叹中国传统村落“天人合一”的和谐,这种带有浓厚人居观念的审美特点,在中国延续了上千年,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方式是融于自然而不是一味地改造自然。传统的乡土景观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沉淀,最初的目的只是实用,在长期的发展以后成为一种文化行为,成为一种约束性的、似乎非功用性、非自发的行为。但其本质仍然是功用的,是集体无意识的表现。中国传统建筑和环境设计有助于帮助后人理解传统的审美精神,再次建立文化自信。传统的中国景观是基于人类的审美标准塑造的,并且蕴含了深厚的哲学思想,即绿化环境和保护生态。这不仅包含了中国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也体现了传统的设计原则,如何将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转换,在不破坏景观结构和审美精神的情况下为古村落景观重新注入生命,是设计师不断探讨但依旧没有找到合适解决方法的问题。

乡土景观首先应为当地人的生活而设计,充分了解当地的民俗和文化,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得灵感。其次要与当地村民产生情感与态度的交流,去探究他们对这片土地的感情有多深,对村落现状的满意度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值。因此,在设计或者改造某个地方的乡土景观时,需要深入地研究和解读乡土景观所蕴含的内容,在设计中考虑到一切因素,如何尊重人,满足人类生活和行为的需要,运用反规划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文明观。“规划是人性的体验,是活生生的,搏动的体验”。在尊重人的设计中,行为是一个关键要素。景观是行为的承载,只有能够满足行为需要的景观才是真正有价值和生命力的景观,否则,最终会为人们所抛弃。同时,设计应该具备民族性。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每一代人都在对乡土景观的感受中形成不同的精神和心理,而这种特有的文化心理结构带上了民族的特色。虽然现代的设计很多都依靠技术复原历史或创造景观,但由于技术本身是趋同的,因此现代设计也逐渐趋同,民族特色开始慢慢淡化直至被人遗忘。具有传统民族特色的设计,例如园林雕塑、装饰建筑的木雕、纪念性建筑的外观以及内部格局等等,都应在改造中突出,体现独特的民族性审美功能。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与旅游业的兴起为江南传统村落带来的并不是期望中的传承,而是一定程度的破坏。人们所失去的不只是大片的古建筑,还连带着一个时代的文化和记忆。现代设计应该在传统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意味着设计师必须深入研究一个地区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总结其传统景观变化和发展的历史经验,利用现代思想创造性地进行设计,而不是使用千篇一律的定式思维方式一味关注表面化和形式化,导致其文化特性的泯灭。另外,传统的乡土景观有着复杂的内在因素,背后不仅有深刻的政治历史,还有深厚的文化背景,理解乡土景观如同掌握最现代的科学和技术一样,设计出一种理想的景观,无论有没有设计师,或者基于科学研究结论,最终都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把传统科学地延续下去,不断创造、提高和优化,最贴近自然的,便是最适合人类的。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

猜你喜欢

古村落民居村落
基于文化符号理论的旅游古村落景观设计研究
福建周宁:古村落保护助力乡村振兴
古城中的巨大“印章”
油画《村落》
这样来介绍民居建筑
这样介绍民居建筑
引发海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