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民俗舞蹈“打莲湘”的保护传承
2020-03-30李梓林
李梓林
打莲湘是安徽地区重要的代表性舞蹈之一,百年来以其不可替代的舞蹈功能和变幻莫测的道具运用以及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源远流长,至今仍是安徽淮河一带颇具影响力的民俗舞蹈。改革开放后,在安徽安庆岳西县、马鞍山和县等地方文艺工作者和老一辈艺术家的努力挖掘下,安徽打莲湘舞蹈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 本文将从安徽舞蹈打莲湘的历史渊源和舞蹈的表现形式、风格特征、音乐以及道具的运用、传承创新等方面展开论述归纳,挖掘安徽打莲湘舞蹈的文化艺术价值。继而针对打莲湘舞蹈的发展现状和传播中出现的问题,研究打莲湘舞蹈的发展前景,为以后打莲湘舞蹈的编创提供新的思路,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开创途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贡献力量。
打莲湘舞蹈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地域性条件
莲湘的本名叫“连厢”。据查清代的姚燮在《今乐考证》写道: “金作清乐,仿辽时大乐之制, 有所谓莲湘词者, 带唱带演。 ”由此可见, 早在宋朝末年时期,北方女真族统治下的金国就已经出现了“打莲湘”的初始形态,元末明初逐渐形成,距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了。打莲湘又叫打连厢、霸王鞭、打花棍。关于打莲湘的起源一般有两种说法:
一是说起源于庙会、祭祀等宗教活动中,民间舞团是实现民族民间无目标的一种非常适合的形式,群体以文化社会的形式使其活动制度化,同时来达成人民的愿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抗灾抗旱、祭天祭祖等。每当庙会或者年节时,打莲湘作为一种舞蹈结构形式,运用舞蹈的语汇,来渲染神佛的威慑力,与舞龙、舞狮、花灯等民间舞蹈一同表演,打莲湘舞蹈在表演时会发出清脆的响声,节奏明快、动作轻盈。一方面是娱神作用,另一方面为了增加节日的热闹气氛。
二是相传起源于乞讨,旧时代路边的乞讨者在乞讨时手里总是拿着一根一米左右长的竹棍。这根竹棍既可以用来拄路,又可以用来驱赶恶狗。乞讨者为了能讨到食物和碎银两,便到富贵人家门前用竹竿打着节奏又唱又跳,并且说着恭维的顺口溜,来博富人的欢心,以此来换取食物和钱财,这种乞讨的方法后来逐渐流传开来。后来,富贵人家在逢年过节时为了曾添喜庆的氛围,便会花钱邀请一些人来表演打莲湘,把短棍换成竹子做的长棍,并且在里面放几颗铜钱,让其在敲打碰撞时发出清脆悦耳的节奏,由此形成了如今的打莲湘。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安徽省形成了南北迥异、复杂多样的民俗风情。基本上与农事和祭祖相关,比如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安苗节、送春、邀大岭等。这些祭拜农神的活动承载了劳动人民对丰收的期待和国泰民安的美好向往,每当祭拜活动成功后,人们便开始“做文”。“做”就是舞蹈、“文”即是唱歌。正是这些民间祭祀活动的需要,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应运而生,打莲湘舞蹈作为一种特色舞蹈在安徽多样的地理环境与风俗风情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是打莲湘在安徽多地区盛行的一大重要原因。
淮河流经安徽奔向长江,直到北宋“靖康之耻”前,两淮流域都是中国最核心的农业经济区。但是由于黄河侵占河道,淮河没有了入海口,富饶的淮河成了“灾难河”。常年淮水成灾和社会间歇性的战乱,苏、鲁、皖、晋、鄂地区相互之间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舞蹈作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载体,在迁移中被传播、改良和发展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就这样,打莲湘舞蹈在人口的不断迁移中扩大其影响力,在苏北、皖南、鄂西等地区广泛流传。
打莲湘舞蹈的表演形式
打莲湘与大部分民间舞相似的地方在于,它也没有固定的表演套路,首先人数不限,有单人,男女双人、多人互打和群组轮打等。“莲湘舞”有原地式和行进式两种形式。其步法有立、蹲、行进、停留、跳跃等。“莲湘舞”的程式有“二龙戏宝”“五梅花”“金鸡打架”等。经典动作有“穿花”“苦竹盘根”“雪花盖顶”“地盘子”等。“莲湘舞”套路有八节至十二节不等,每八拍八个动作作为一节,主要有交步、起步、转棒、敲肩、敲地、对打、转身等基本动作,以棒击打或碰击臂、腿、肩、腰、背、脚心、膝、胯、肘、手掌等部位或地面而发出“嘁嚓、嘁嚓”的响声,形成一套跳跃、舞打的连续动作。
现代的打莲湘表演,在表演时不需要遵循相应的次序,随着场地和人员不同的更迭,其表演的内容形式也可以随之改动,不会过于程式化。
打莲湘舞蹈对音乐伴奏的需求不是很高,简单的哼唱和竹板就可以满足。各地的区域差距并不大,通常以简单的小调和戏曲戏剧为主。
民间小调含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歌曲的每一句都会有衬词,每个地区的内容上都会有细微的差别,基本上以上、下对称两句为主,曲调流畅、结构规整。通常会有一个领唱,群舞应和。比如家喻户晓的民间小调《莲湘》的谱子:
歌曲《莲湘》简谱
这些民间小调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衬词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极其广泛。打莲湘在表演中也有唱戏剧片段的,大多通常都是比较经典的戏曲片段,比如马鞍山、芜湖地区流行的“含弓戏”。有的唱词也会有念白,用节奏配合,一般用“踩板”“竹板”。打莲湘的小调朗朗上口,所以群众基础庞大。
“莲湘”用竹棍或者木棍制成,一般竹棍因为较为轻盈故而使用频率偏高。通常选用长度80cm-100cm,直径2cm-3cm不等的竹竿,每一节钻一个小孔,两个小孔之间的距离4cm-10cm左右。有长空和短孔两种。一个长孔约长10cm,短孔的话大约开4-5个,在孔上钻出一个铁钉,栓上几枚铜钱或者铜钹,舞动莲湘时铜钱或铜钹撞击竹竿,在小孔处发出清脆的响声。“莲湘”的表面会涂上拼色螺旋状的漆,两头装上彩色的穗做装饰用,表演时通常每个演员拿一到两根“莲湘”,用其敲击地面、身体或另一根莲湘,使其阵阵作响,并且富有节奏感。
莲湘棍
“莲湘”使表演能创造出更复杂的节奏变化,而且这种节奏可以与各种舞蹈动作相结合。技艺高超的表演者还可以把它扛在肩上、头部、手掌和背部自由旋轉。这种乐器加舞姿的表演这种形式通常是一个人、几个人甚至十余人手持莲湘跳舞,它是城乡流行的民间歌舞表演形式。在另一方面来说,“莲湘棍”这一道具也大大丰富了舞蹈中的造型体现,使节目在开始或结束的造型拥有了层次感和空间感,笔者绘制了两幅打莲湘舞蹈的经典造型。
打莲湘舞蹈的经典造型
现如今打莲湘通常以健身舞蹈的方式在城乡社区和学校体操中传播,在安徽省虽然有着一定的群众基础,但是都是非职业的,涉及这方面的专业演员较少,使得打莲湘无法进一步加以专业化和系统化。加上此舞鲜为人知,宣传力度不够,文化影响力不足,所以并未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这是打莲湘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对于民间艺术的教育应该从青少年开始培养,让青年人接受民间艺术的熏陶并且积极参与进来。培养出专业的打莲湘演员能够使其艺术走向专业化和理论化。政府应该加强打莲湘的个性化宣传,如网络、电视、广播、 新闻等,从而引起社会各界对此舞蹈的关注,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培养一批优秀的打莲湘舞蹈接班人。
艺术文化作品是人民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外化体现,打莲湘作品也应该从实际出发,创新作品的内容,给打莲湘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注入新的活力。当下很多的打莲湘作品在音乐和服装上进行改进,使其脱离了娱神功能后仍然适应当下的审美需求,配合舞台的灯光舞美设计,打莲湘以新的形式展现在观众眼前,用浓重的乡野风情和当代的科技相结合的手法,让打莲湘舞蹈上升了一个新的层次。
宣传和发扬打莲湘的重要途径就是扩大其传播空间。政府应该加强宣传力度,争取从专业演员到人民大众、从学校教育到社区活动,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打莲湘表演艺术中来。社区和学校应该响应政府的号召,开展各项比赛、展演等活动,使打莲湘更多地被了解、被欣赏。
在新媒体网络高度发达和娱乐多样化的今天,打莲湘一类小众民俗舞蹈的生存空间逐渐被缩小。本文从打莲湘舞蹈的来源、风格及发展现状,揭示了民俗舞蹈打莲湘的宗教思想、丰富的舞蹈美学等艺术特征,总结概括出其所蕴含的合理性和文化价值以及传播发展的方向。希望为挖掘民俗舞蹈和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并希望以此为个案,探究中国民间舞蹈传承的意义和发展的新动力,本文旨在探索打莲湘舞蹈的艺术价值,重振打莲湘之风,为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文化强国”的“中国梦”增色添彩。
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明清以来安徽戏曲舞蹈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5YJC760036)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项目。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指导教师: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