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地区农耕时代的芦席文化
2020-03-30高美
高美
芦席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使用非常广泛,在当时,它不仅是一个生产用具还是一个生活用品,是农耕时期家家户户的一个必需品。芦苇篾子编织的席子平整光滑、结实耐用、隔热防潮、透气、便于擦拭;正因为芦席的这些天然属性,使得芦席的使用很普遍。芦席花纹规律、简洁、美观。芦席曾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随着社会发展、市场竞争、居住条件的改善、生活方式的改变,芦席慢慢地被其他产品取代,使用芦席的人越来越少,编织芦席的匠人也纷纷改行,芦席编织这项传统技艺也不常见了。
芦席的历史渊源及发展现状
芦苇属于天然材料,人们用芦苇编席由来已久。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依山傍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夜晚休息就在地上铺上干草,这些干草再经过原始居民的处理编织就是我们看到的席子了。
席的诞生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根据6000年前仰韶文化遗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陶片和陶器印迹可知,在六七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时期,半坡居民已经使用篮筐和席子等编织物。但真正属于编织的实物,我们还没有发现,发现的是在一些陶器的底部所留下来的印迹,大多是制造陶器时所垫的编席一类的东西,少部分是垫布的印迹。这种标本共有一百多块,由其印迹观察,其编织技术基本上采用四种不同的方法。由此可知,在当时编织物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且与现在芦席编织技艺无太大区别。
席是农耕文明时期每家每户都不可或缺的一件生产生活物品,因此家家都有人会编席子。
关中有名的席匠村位于终南山下沣河边扈邑区谷子硙村,沣河流经扈邑区,村子周围水塘地生长的芦苇,为村子人编席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原料。据《户县志》记载:牛东公社谷子硙和祖安公社元马店农民,用苇子编六五、七五、八五及满间规格炕席及席包,已有几代历史。据民国二十六年(1937) 燕京大学图书馆藏书《户县乡土志》载,户县土特物产丰盛。群众中流传的谚语有:“南羊村的板板薄(做箱子、铣板、梳妆盒子等),东羊村的眼眼多(编筛子),西羊村的端戳截(做铣把)”“响桥的雨帽,两旗的犁,占管营的担笼,谷子硙的席”等。谷子硙农民在1949年之前年编席约五千页,席包四千多个。据非物质文化遗产芦席编织技艺传承人鲍恒武说:五六十年代是谷子皚编席的辉煌时期,谷子硙两个村每天能编200张席子,根本不够卖,村里编的席走不出户县就卖完了。八十年代之前编的席子都是自产自销。九十年代,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再加上农村土炕逐渐消失,屯粮也不再使用了,晒粮食不再用芦席了,锅盖也不再用芦苇编了,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至于芦席需求量大减。
现在,随着时代变化、科技发展,席子已经不是生活必需品,加之芦席编织技艺艰辛、编席的人也越来越少,芦席也慢慢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传统芦席的使用
芦席的使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席子最初是人们的坐、卧用具。后来逐渐成为人们的生产用具和生活用品。古老的编席技艺在农耕社会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应用于建筑、家居、粮食贮存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还与唐以前席地而坐的习俗相关。
席子作为卧具沿用至今。北方人習惯睡炕,在陕西关中地区的村子里家家户户都盘有土炕,炕上都会铺一张芦苇席,因为常铺在土炕上,也叫“炕席”(图1),“席”的大小由炕决定,炕的长由房间的宽决定。编一张席子一般需要2-3天,需要100—200根芦苇。关中席子尺寸有六五席、七五席,席子长六尺、七尺、宽五尺,土炕一般都用7尺长5尺宽的席子,俗称七五席。家里铺炕席一是为了干净隔尘挡灰,二是用于隔潮散热,天冷在炕席上铺褥子,天热则把褥子拿掉,直接睡在草席上,冬暖夏凉。瓜果成熟时村民看果园,就把芦席一卷带到果园往地上一铺,能睡能坐。在以前不管是贫穷人家还是富贵人家夏天睡觉都铺芦席。
芦席用于房间顶面的叫“棚席”“顶棚”“仰棚”(图2)。“棚席”类似于现在室内的天花板装饰。棚席一般是结婚的人家用来装饰新房顶的,用芦苇秆搭成格子固定,将芦席正面朝下铺在上面。
席子具有防风挡雨遮阳的作用,应用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盖房子时也会用到席子,围栏遮挡时也会用到席子,需要晾晒粮食时也会用到席子。在当时,人们出行的马车也是用两张芦席搭建的车棚(图3),渡口的船棚也是用芦席搭建。
芦席在关中地区不仅是卧具,还是关中人民的生产用具。丰收时,人们用来晾晒小麦;贮粮时、用席包透气又环保;下雨时、人们用席子挡风遮雨。人们在贮存粮食时就用粮囤(图4)。席包主要是搁粮食,“人民公社时期”生产队搁储备粮、牲口料、有包谷、麦子、农副作物等。 过去农户丰收后 ,人们用芦席晾晒麦子,据芦席编织非遗传承人鲍恒武讲述:“晒1吨麦子用两张席,晒4吨麦子就得八张席。用芦席晒麦子很方便,装麦子也方便,晒完把席子一卷。”粮囤是将芦苇席围成筒状形。粮囤的编法和芦席的编法基本一样,粮囤是个无底的圆筒状,人要在筒中编,外行人钻进去也看不出来起头的地方,像是把席子围成圆筒一样,两头一编往中间合拢直接编成圆筒状。
锅席的使用就是锅盖。在生活艰难时期,人们家里的木头锅盖、铁锅盖缺了、烂了、不圆了,就拿芦席往烂锅盖上一盖,过一会儿锅开就能做饭了。
锅席的编法相较简单,就是席子的编织技法,在地下箍一圈,在中间恰一片席子。现在一些乡镇蒸馍的笼子就用的草席锅盖。
席子的使用范围广泛,它还用于婚丧嫁娶。在物质并不发达的过去,民间嫁娶新娘子进门用的红地毯都是用席子代替的,当时娶媳妇要铺新炕席、婚房也要搭顶棚席子,孩子满月也要添炕席;娘家给出门的女儿第一年也是送席子,有歌谣说道“今年女子出门给女子送粽子,头年就要送个凉席子”。
老百姓家中不管是办喜事还是丧事都叫“过事儿”,“过事儿”就会用到席子,用席搭棚子、搭戏台、做围栏、做顶棚等。“过事儿”就在自家院子用席子搭建一个棚子,请来厨师在家中办宴席,宴请亲朋好友。请戏班唱戏也用席子搭戏台。
席子伴随着人的一生。席编技艺既是人工所为,必然享受着自然的恩惠眷顾。人出生在席上、生活在席上、成长在席上,死了也用席一卷埋了。物质并不发达的过去,芦席曾作为丧葬常用之物。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半叶,关中地区遭遇大饥荒,后又暴发瘟疫,史称“民国十八年饥馑”,当时的关中地区饿殍遍野,穷苦人家无力置办棺木,皆以芦席裹尸掩埋。
席纹样式
席纹最早出现在原始社会农耕文明时期的陶器上。从西安半坡遗址、姜寨遗址出土的大量陶片与陶器印迹分辨出在原始氏族社会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席纹。一种是“人字纹”编织法,编织物和今天的芦席一样。另一种是横竖相交法。据《西安半坡》记载,席纹纹样最多,编织的方法和所用的材料也不同,最典型的是人字形的扁平纹。另一种是垂直交错纹,用圆条或扁条交互编的,纹样有六种之多。
陕西关中地处平原以农耕为主,芦席编织是关中地区农民传统的家庭副业,农忙务农,农闲从事草编生产。霜降时分割芦苇,等到农闲时,先用篾刀将芦苇破篾、再用羽刮撸叶、喷水闷两小时后用碌碡碾压,然后将压好的苇篾放在阴凉的地方储存,等需要编席的时候直接编织。芦席编织步骤有起心、延伸、收角(收边)、牵席等四个步骤,编织技艺虽然简单,但是包含着几何原理、具有科学性。
关中编席的老手艺人能编出四五种花纹图案,而现在常用的席纹主要有“三纹”“二纹”“棋盘格”。“三纹”“二纹”也叫“人字纹”,这种平编技法是席编技法中最常见的。还有一种“锁席”的席纹编法。(图5)席纹的变化主要依靠经纬篾的相互挑压而形成不同的几何纹样,具有规律性且重复出现,技法越复杂图案变化越丰富。不同席纹的编织技法不同,但是步骤一样,从中間开始向四周扩大,席子越编越大,编够尺寸结边、然后倒纹、最后收边。
平编纹样中的“三纹席”和“二纹席”编织出的矩形较大,周围有空间可以活动,在席的长宽上可以稍做压扁或拉长,以此调整尺寸满足具体使用。
“锁席纹样”与“平编纹样”的不同就在于挑压的经篾根数不同,平编纹样是固定的单数或双数挑压形成的席纹,而锁席纹样是在经篾上单双数混合挑压,依次循环编织形成四根经纬篾相套。锁席席纹相较于“三纹席、两纹席”席纹更紧密、经纬篾错落相叠,缝隙小,不能拉长压扁。但锁席经久耐用,寿命长,一般能用20-30年,在编织技艺上锁席比平纹席要求更高,对于尺寸的把握更精确。
芦席从原始社会沿用至今,直至上世纪末芦席已经不是家家必用的生产用具了,而作为生活用品,芦席只保留了夏日降温的卧具功能。芦席曾经是陪伴人类几千年文明发展的必需品,它是历史跨越最长、使用最广泛的一件物品,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它退出了历史的位置。
在今天,芦席作为关中农耕文明时期一个典型的生活物品,它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芦席虽然不用了,但是它优美的纹样,经纬交叠、排列紧凑、很有装饰效果,直到现在人们还是很喜欢这种席纹,不仅用它做装饰还将它运用到其他领域。芦席的编织技艺也被人们运用在其他材料中继续使用。芦席手工编织技艺是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一种纪念和延续,它带着农耕文明的记忆,带着农耕文明的痕迹,它是一种文化、一种历史,是值得我们回忆的。
作者单位:陕西服装工程学院